二是要有干好本職的實干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任何舉世矚目的豐功偉績,首先源于平凡小事,源于無私奉獻。雷鋒的偉大正是出于他的平凡,德國著名詩人歌德說得好:“你若喜愛你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使命在崗位,責任在肩頭,奉獻在本職,離開了本職崗位,實現(xiàn)理想、成就事業(yè)就只能是一句空話。我們從地方步人軍營,有遠大抱負和志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熱愛本職、立足本職、干好本職。如果一個人連本職工作都干不好,我想要想干好其他工作也不太可能。試想,如果一個中隊隊長抓不好訓練和管理,指導員做不好思想政治工作,班長帶不好兵,炊事員煮不好飯,哨兵站哨發(fā)現(xiàn)和處置不了情況,會是一種什么現(xiàn)象?有人曾對200多名基層成才典型進行過統(tǒng)計,其中85%以上是在本職崗位上成才的。不平凡的業(yè)績,往往是在長期不懈的平凡工作中積累而成的。正所謂:“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高臺,起于壘土。”大家都知道張思德,他17歲時就投身革命,參加過長征,立過戰(zhàn)功,當組織安排他去深山燒炭、許多人不理解時,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務,并且努力工作,受到了中央直屬機關和毛澤東同志的高度贊揚。他犧牲后,毛澤東同志還專門作了《為人民服務》的悼詞。張思德是平凡的,但他所做的卻又是驚天動地、為人們世代景仰的。再看看我們所熟知的徐洪剛、方洪宵、雷敏等英模人物,沒有一人不是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yè)績的。在我們支隊,近兩年評選表彰的一批“愛崗位、盡職責”先進典型,也都是在本職崗位上做出了很多成績的。所以,我們每一名同志不要小看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有把本職工作干好了,才能為今后成就大事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石,才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大理想。
三是要有堅決抓落實的執(zhí)行力。1989年“6 4”事件中,北京軍區(qū)司令員周依冰調不動他所屬的三十八軍,時任三十八軍的軍長徐勤先是個非常難得的將才,但在政治信仰上發(fā)生了變化,拒不執(zhí)行上級的決策。二十八軍也是這樣,在向天安門廣場開進途中行動遲緩,軍長何燕然和政委還呤詩作對,劉華清副主席要求他們不顧一切前進,何燕然根本不聽。大家可想而知,這兩名軍長后來是個什么樣的結果。我們支隊目前照樣存在執(zhí)行力不好的問題。上級的一些決策部署很難落實下去,一項工作部署了很難看到落實的影子。今年支隊黨委工作報告把增強執(zhí)行力作為重要內(nèi)容進行強調。對于這個問題我想談談我的一些體會,我以前感受不深,到基層后就有了很深的感受。當一項工作部署下去后,有的說馬上落實,有的不置可否。過兩天一看,現(xiàn)象還是以前的現(xiàn)象,工作還是以前的工作。這讓我感到很納悶,為什么會是這樣呢?為什么執(zhí)行力這么差呢?我認真思考后得出這么幾個原因。首先從領導來講,一是安排部署的工作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二是領導沒有強調工作的重要性和進行全程監(jiān)督。其次從部屬來講,一是缺乏堅決抓落實的意識;二是缺乏抓落實的能力;三是工作較忙,忘記了;四是可能認為這名領導在部隊呆不長了,他的話聽不聽無所謂。上次在參加主官集訓時我跟一些主官交流過一個問題,就是主官到底喜歡什么樣的領導?很多同志跟我談了真心話,不喜歡管得太多,胡亂指揮的領導。想想也對,沒有哪個人喜歡胡亂指揮的領導,喜歡插手敏感事務的領導。我想,作為上級,工作原則應該是“宏觀指導、微觀督促,搞好幫帶,授人以漁”。
四是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生命是一種狀態(tài),生活是一種心態(tài),我們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奮斗目標的同時,還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成功除了要孜孜不倦追求外,有時還有一個機遇問題。世界上像比爾蓋茨那樣有理想并付出相同甚至更多辛苦勞動的人不少,但比爾蓋茨只有一個。一生都在奮斗和吃苦的彭德懷元帥說:“不以為然、不得不然、順其自然”,可見其心態(tài)之好。著名哲理散文家周國平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追求成功,不要讓過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們,在人生中還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凌駕于一切成敗福禍之上的豁達胸懷。這也是講的心態(tài)問題。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理想也是一種欲望。一位哲人分析,人的追求不外乎滿足三種欲望。一是追求做官,滿足自己做官的欲望;二是追求成名,比如,科學家錢學森、數(shù)學家陳景潤之類的,干出一番事業(yè),滿足自己名垂千史的欲望;三是追求財富,滿足自己擁有很多錢財?shù)挠?。我們有的同志可能要問,我的欲望很簡單,就是想學個技術,想入個黨、想轉個士官,不難實現(xiàn)吧?我要說的是,追求在過程,不在結果,當事與愿違時,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去對待。全國政協(xié)原副主席、中國佛教學會會長趙樸初先生92歲時作了一首《寬心謠》,讀給大家聽聽:日出東海落西天,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領取養(yǎng)老金,多也喜歡,少也喜歡;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御寒,破也御寒;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內(nèi)孫外孫同樣看,兒也心歡,女也心歡;全有老少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勞勤鍛煉,忙也樂觀,閑也樂觀;心寬體健養(yǎng)天年,不是神仙,勝似勝仙。
五是要有一個好人品。這個問題和堅定理想信念沒有多大聯(lián)系,但我仍然要說一說。劉亞洲將軍說,我什么都可以沒有,但必須有思想。套用這句話說,我們什么都可以沒有,但必須要有一個好人品。著名作家海明威非??吹米鋈?,他說:“在寫別人之前,自己先要成為一個人品好的人,無論干什么事,做人永遠是第一位的。”想想我們在部隊工作不是一輩子的事,真正一輩子的是做人。不要為了官而傷害別人,不要為了名而抵毀別人,不要為了利而不擇手段。人應該具備這樣的品質:善良、誠實、熱忱、勤奮、豁達、感恩。當別人進步時,內(nèi)心要衷心的祝福別人;當別人有難時,要誠心的幫助別人;一個人既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只有這樣,你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你也會得到更大的快樂。以前一位老領導給我們講過,說人與人交往時如果老是想到占便宜的話,即使笨一點、智商低一點,也只會一次、兩次吃虧上當,難道還會三次、四次、永遠吃虧上當嗎?所以我們每一名同志,要做一個人品好的人。
最后,我用汪國真的一首詩《走向遠方》來結束今天的講話。
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走向遠方是為了讓生命更輝煌。走在崎嶇不平的路上,年輕的眼眸里裝著夢更裝著思想。不論是孤獨地走著還是結伴而行,讓每一個腳印都堅實而有重量。
我們學著承受痛苦。學著把眼淚像珍珠一樣收藏。把淚水都貯存在成功那一天流,那一天,哪怕流它個大海汪洋。
我們學著對待誤解。學著把生活的苦酒當成飲料一樣慢慢品嘗,不論生命歷經(jīng)多少委屈和艱辛,我們總是以一個朝氣蓬勃的面孔,醒來在每一個早上。
我們學著對待流言,學著從容而冷靜地面對世事滄桑,“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便是我們的大勇,我們的修養(yǎng)。
我們學著只爭朝夕。人生苦短,道路漫長,我們走向并珍愛每一處風光,我們不停的走著,不停走著的我們也成了一處風光。
走向遠方,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我們從星星成了夕陽……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