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斗要把為個人和為國家一致起來,用共同理想統(tǒng)領個人理想,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人生價值。人生如夢,轉眼就是百年,然而共產(chǎn)黨人的人生卻可以閃耀永久的光輝。像董存瑞、黃繼光在烈火中永生那樣,像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那樣,像保爾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那樣,當我們把短暫的人生融入中國夢之中,為之克己奉公、夙夜在公、勤勉為公的時候,人生的事業(yè)就會無限廣闊,生命就有了永恒的意義。
艱苦奮斗要從小處入手,善于和樂于過苦日子、緊日子。艱苦奮斗中的“艱苦”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在艱苦的條件下奮斗,不管怎樣艱苦都始終堅持奮斗;二是奮斗的過程艱苦,即使是工作生活條件改善了,但只要奮斗就一定會伴隨著艱苦。艱苦時過苦日子固然不易,更難能可貴的是條件變好了仍能保持艱苦奮斗本色,善于樂于過苦日子。無論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人生啟示,還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經(jīng)驗教訓,都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吃苦猶如“吃補”,淡泊才可明志,寧靜方能致遠。當年,美國記者斯諾從陜北共產(chǎn)黨領袖們打補丁的衣服上看到了“興國之光”,陳嘉庚從蔣介石和毛澤東招待他的不同菜肴上看到了誰可“得天下”,當1949年解放軍進入上海都市后,人們從好八連官兵的草鞋、針線包、紙糊信封上讀懂了我黨我軍的性質宗旨。今天,人們也從新一屆中央領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和身體力行、扭轉作風的細微行動上,看到了中國的希望。
艱苦奮斗重在奮斗、貴在行動。一位作家說:“夢想永遠是現(xiàn)在時,而決非將來時。”中國夢不是自欺欺人的“黃粱夢”,不是只有一場空歡喜的 “南柯夢”,不是烏托邦式的“桃源夢”,不是戲臺上下云霓明滅的“紅樓夢”,不是誰夢誰都搞不清楚的“莊周夢”,而是目標明確、切實可行、求真務實、奮斗之夢,是現(xiàn)在時、正在進行時。習近平同志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離開現(xiàn)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這就是說,要解決思想問題,堅定理想信念;同時要解決行動問題,把理想信念付諸艱苦奮斗的實踐之中。當前最重要的實踐就是要發(fā)揚艱苦奮斗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讓它在新形勢下發(fā)揚光大。例如,共產(chǎn)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而不是高高在上搞特殊化;兢兢業(yè)業(yè)吃苦耐勞,而不是熱衷于作秀圖虛名;厲行勤儉節(jié)約過緊日子,而不是鋪張浪費追求奢侈豪華;求真務實注重實效,而不是比闊氣、講排場、勞民傷財;潔身自好嚴于律己,而不是用人民賦予的權力謀取私利。惟有如此,中國夢才不僅僅是夢,是要艱苦奮斗、不懈追求的美好目標。
(作者系南京政治學院教授)
(未經(jīng)宣講家網(wǎng)站同意,請勿轉載。轉載需注明:來源宣講家416w.cn)
宣講家評論自3月1日上線以來,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稿件一經(jīng)采用,必付稿酬。宣講家評論團隊郵箱:xj71pl@163.com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