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3月24日《京華時報》報道,一家知名企業(yè)負責人透露,該企業(yè)耗時4個多月,跑了10多個部門,蓋了20多個公章,花了10多萬元,目前仍未“備齊”辦理廠房房產證所需的全部材料。他表示,希望這次政府機構改革要真正“甩開膀子”,“不放空炮”。
跑公章的傳奇,可謂“一把辛酸淚”,很多人除了抱怨、憤慨,多是無奈。譬如前不久,在北京工作的育齡婦女王梅意外懷上了第二胎。因符合生育二胎的條件,全家人為此一起行動辦生育證,在老家和北京來回奔波蓋了30多個公章,復印資料達50多頁。
對于普通人來說,除了受累于繁雜的程序之外,還可能受氣于服務態(tài)度的惡劣。今天相關人員出差了,明天檔案室打不開了,后天打印機出現(xiàn)故障了……種種麻煩都可能讓你折騰往返。說不盡的好話,求不完的人,往往證照辦畢,人也累得心力交瘁。
有人認為,解決“公章旅行”關鍵在于放權,減少行政許可事項??陀^說,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規(guī)范和約束權力行為,將其“關在籠子里”。假若行政主導一切的思維沒有改變,那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就可能淪為一句空話,就會淪為上頭減下面增,此處減彼處增。
蓋了20多個公章辦不下廠房房產證,折射出改革的難度所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從2001年10月就已經(jīng)開始,以大部制為代表的政府改革也經(jīng)歷多輪,減少、合并和取消的許可項目也越來越多,但“公章旅行”現(xiàn)象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正是因為如此,此輪改革才將“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核心,并將其提升到“志士斷腕”的高度。
針對新一輪改革,國務院已經(jīng)提出了警告,“各部門都要自覺行動,限期完成職能轉變各項任務,絕不能‘換湯不換藥’。”承載公眾期望的改革能否實現(xiàn),“甩開膀子”,“不放空炮”很有必要。什么時候,公眾不再為跑公章而糾結痛苦,行政職能調整才真正取得了成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