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牛海榮、藍建中、劉卓
在很多國家,高速公路是收費還是免費,同樣會讓政府感覺為難,收費有收費的問題,免費有免費的煩惱。參考其他國家的經(jīng)驗,中國的高速公路收費變革,才剛剛開始。
美國收費路段不到十分之一
美國的高速公路也很發(fā)達,目前,全美高速公路總長超過10萬公里,每個州即便同一個方向一般也有多條高速公路可供選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密如蛛網(wǎng)的高速公路系統(tǒng)中,收費路段僅有不到十分之一,且主要集中在紐約附近的東部人口密集地區(qū)以及東南部佛羅里達附近。其他地區(qū)即便有零星收費站,一般也只是象征性收費,小客車的繳費額度從25美分到幾美元不等。而一般的收費路段都是年久失修的老舊路段,收費主要是為了道路維修養(yǎng)護。
之所以可以低收費甚至不收費,主要因為這些公路的修建資金基本來自稅收。用納稅人的錢修路,自然不應該再向納稅人收錢。根據(jù)美國1956年通過的《聯(lián)邦資助高速公路法案》,美國全國州際高速公路路網(wǎng)的建設資金90%來自聯(lián)邦政府,其余10%由各州政府承擔。聯(lián)邦政府所出的資金來自“聯(lián)邦公路信托基金”,而這個基金87.6%的資金來自機動車燃油稅,其余部分資金來源則是針對卡車等大型車輛征收的銷售稅和使用稅等。比如說,美國聯(lián)邦政府對卡車使用者征收12%的消費稅且每年征收使用稅,對超過40磅的輪胎也會另外征收消費稅。
上個世紀80年代之后,由于道路修建的成本越來越高,早期的公路也開始老化,加上地方各級政府普遍缺錢,負責道路管理維護的各州開始對一些原本免費的路段進行收費,以專款專用于所收費路段的擴建及維修,各州按照各自情況自行制定收費標準。比如在加州,汽油稅比較高,因此道路收費情況很少,價格也很低。而新澤西由于考慮到使用本州高速公路的外州過路車輛居多,設立了不少收費站,而相應的汽油價格則低于全國多數(shù)地區(qū)。
記者所在的紐約市與新澤西州僅一河之隔,周邊地區(qū)屬于美國公路的密集收費區(qū),不僅有一些路段要收取過路費,很多隧道和橋梁也要收路費,價格在幾美元至十幾美元不等。
為了讓“高速公路”實現(xiàn)“高速通行”的初衷,美國各州在具體收費方式上也頗費心思。在紐約以及周邊的東部多個州,人們普遍使用一種煙盒大小名為E—ZPASS的電子繳費裝置。車主在行駛時將其放在擋風玻璃處,收費站的讀碼器就會自動對其條形碼進行掃描,之后從駕駛者的網(wǎng)上賬戶中扣取相應行車費。這個網(wǎng)上賬戶可與車主的信用卡相連,余額不足便自動從信用卡劃取,十分方便。還有很多地方的高速路為了減少擁堵,根本不設立收費站,架在空中的電子裝置可以對行駛中的車輛進行掃描,這樣不僅節(jié)約了收費站的建設和運營成本,也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