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1月7日訊(記者周宇)2006年開始,北京首次在高校里選拔村官,至今已有6年,一批大學生轉變了“在農村工作沒有意義”的思想,不僅踏實做好農村的工作,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走進農村前曾猶豫
李嵐說,對于來農村工作,她猶豫過,“好不容易考進北京,畢業(yè)后又得下到農村,圖什么??!”但是她的爺爺鼓勵她說,農村是根據(jù)地,是福地,還把珍藏多年的紅軍戰(zhàn)士送他的一顆紅五星送給了李嵐,鼓勵她到農村工作。
李嵐爺爺?shù)睦霞以诰畬剑r候,沒少聽爺爺講的革命故事。一番深思熟慮后,李嵐填寫了報名表,不久她被任命為西王路村的黨委書記助理。當時她暗想,既然決定下去,就要干出個樣兒,不給爺爺丟臉。
做好工作全靠耐心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當時全市都在進行“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當時村里幾乎人人大嗓門;聊起天來,說不了幾句就是臟話;禮堂開村民大會,抽煙抽得烏煙瘴氣,吸煙室里面反倒沒人抽煙,落滿了灰。
李嵐把村民召集到禮堂里,當時下面的叔叔大爺就有笑的,“都這么說了一輩子了,哪能改得過來啊,都是一個村里的,帶點臟字顯得不見外。”
“要開奧運會了,咱們順義有比賽,有記者到咱們村兒,咱們就這素質,不是給國家丟人嗎?”
“你講的都是大道理,我們做不來。”一位村民一邊說一邊就從兜里掏煙。
“您要抽煙,就去吸煙室,這兒不讓抽!”
村民當時就急了。臺下特別安靜,大家都在看李嵐如何處理。她語氣溫和了許多,說:“大爺,這是為您好。您家里開著農家樂,客人來了,看您一嘴煙味,滿口臟話,會對您是什么印象?最后,還不是咱家賺錢少了!是不是這個道理?”
道理說通了,大家慢慢都信任她并逐漸改掉了農村的陋習。
3年村官沒有白當
李嵐在村委會工作的時候,還負責廉租房的申報工作,有的申請人文化水平低,表格總是填錯。每次重填,她都要上鎮(zhèn)里重新取一趟表格。
她說,自己只做了一點點事,村民給的回報卻是巨大的,這回報就是信任。在村民眼里,李嵐已經由那個青澀的大學生轉變成為一個能為村民辦實事的干部。有時,她走在村里,總會碰上村民熱情地招呼她,“李助理,上我家吃飯吧!”逢年過節(jié),村民也會把家里好吃的送給她。
3年的村官助理工作一晃而過,現(xiàn)在的她已經是牛欄山鎮(zhèn)的組織干事,坐在辦公室里,她仍然想念那個小村子。
李嵐感慨說,3年村官生涯讓她找到了自身的價值,更體會到了“為人民服務”5個字的分量。抽屜里那顆爺爺送的紅五星激勵著自己永遠奮斗下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