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連任美國總統(tǒng)的奧巴馬來說,現(xiàn)在是最好的時候,也是最艱難的時候。
再度入主白宮的喜悅,即刻被“財政懸崖”危機沖淡,為了解決接踵而至的難題,奧巴馬需要盡快組建新的政府,選擇新的“戰(zhàn)友”。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已多次直言,想盡快從國務卿的位置上退下,華盛頓也已經(jīng)在廣泛猜測到底誰將是新的國務卿。同樣,財政部部長、國防部部長以及司法部部長等位置都將有新人上位。這些高級職務的人事更替,也必將導致更大范圍內(nèi)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式的人事變動。
有華盛頓知情人士稱,奧巴馬正在謀劃“內(nèi)閣大洗牌”,其中白宮辦公廳主任杰克·盧(Jack Lew)最有可能被任命為新的財長,而前參議員、溫和派共和黨人查克·黑格爾(Chuck Hagel)則在國防部部長的備選名單中。
又一位女國務卿?
事實上,奧巴馬陣營為第二個任期進行的規(guī)劃已經(jīng)數(shù)月,奧巴馬的內(nèi)務管理專家正在列出各個職位的可能候選人,但名單和相關細節(jié)一直處于保密狀態(tài)。“他們甚至都還沒有開始打電話,相關人士還未被問及意愿。”一名了解進展的民主黨人稱。
關于國務卿一職,目前有兩位最主要的競爭者:美國駐聯(lián)合國代表蘇珊·賴斯和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約翰·克里。而這可能迅速成為一場有趣的內(nèi)閣斗爭。
這兩位中,賴斯和奧巴馬以及奧巴馬政府其他高級官員都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克里則曾經(jīng)在2004年時“提攜”奧巴馬,令其有機會作出了一次對其政治生涯至關重要的主旨演講。克里還在2008年的初選中為奧巴馬背書,甚至在今年大選的候選人辯論期間,扮演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甘愿充當陪練。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如果奧巴馬選擇賴斯,共和黨人必定會用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遭襲事件攻擊她。最近賴斯因為對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遭襲事件的描述受到質(zhì)疑,甚至出現(xiàn)了要求其辭職的呼聲。而如果選擇克里,那克里將讓出一個參議員席位,如果該席位為共和黨人所取代,那顯然是奧巴馬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CEO中“撈”財長?
如果不是礙于即將到來的“財長懸崖”談判,美國財長蓋特納可能會在奧巴馬成功連任的那一刻就向他提交辭呈。多數(shù)觀察家認為,在“財政懸崖”問題談妥后,蓋特納會在第一時間提交辭呈,他仍有可能成為大選后第一個離去的政府官員。
財長一職對于奧巴馬的第二個任期來說至關重要,促進經(jīng)濟復蘇和就業(yè)恢復、大量的預算重建、歐債危機以及世界經(jīng)濟疲軟等諸多問題就在眼前。蓋特納曾明確表達過疲于應對超負荷的財長一職,但奧巴馬卻公開表示和蓋特納相處愉快,甚至認為有蓋特納在橢圓形辦公室讓人有安全感。
看起來,想要找到能給奧巴馬帶來同樣感覺的新人選,無疑是非常困難的。
前述熟悉內(nèi)情的人士稱,現(xiàn)在目標越來越集中在盧身上。“在最后一星期,他(盧)的名字出現(xiàn)得越來越多,甚至只有他的名字。”另一位熟悉奧巴馬圈子的民主黨人士稱,“他們喜歡杰克,他們能讓杰克同意接受,杰克也有能力擔當此職。如果是其他人成為新財長,我會感到很震驚。”
華盛頓也有一些關于新財長是厄斯金·鮑爾斯(Erskine Bowles)的傳言,但這位白宮辦公廳前主任并不為奧巴馬政府核心圈子所信任,而自從鮑爾斯-辛普森委員會之后,也再無甚大作為。此外,克林頓政府時期的財政部副部長羅杰·阿爾特曼(Roger Altman)也被視為新財長候選人。
有知情人士稱,奧巴馬的內(nèi)務管理專家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花在從財富排行榜500強的CEO中尋找合適的財長人選,比如黑石集團CEO拉里·芬克、霍尼韋爾國際CEO大衛(wèi)·科特,甚至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Facebook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的名字也在備選名單中,因為奧巴馬非常喜歡她,而且她曾在拉里·薩默斯時期的財政部工作過。
而當前國防部部長的熱門人選,除了前述的黑格爾外,另一位則是奧巴馬第一任期初期擔任負責政策的副防長的米歇爾·弗盧努瓦,如果她出任防長,將成為美國首位女防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