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1923-),生于新加坡。著名政治家,曾任新加坡總理。
本文是李光耀1971年4月28日應邀在新加坡大會堂舉行的“共產主義與民主制度”研討會上所作的一篇精辟的政治演講。
1959年到1965年這六年當中,我們是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半島合而為一作為策劃基礎的。但1965年8月9日,我們獨立,自己當家,從那里起,我們不得不在我們的政治、社會和安全政策上,作一些基本的調整和改變。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教育方面。必須改變原來的方向和節(jié)奏,為你們納進一個和以前不同的生活方式作準備,我們明白在安全或防衛(wèi)事務上,我們須跟馬來西亞多方合作,但是我們也明白,要發(fā)展經濟合作,是需要慢慢來的。轉口貿易將會逐漸減少。我們一定要更集中于制造業(yè),主要是運銷世界市場的輸出品。因此我們需要書記和商店職員較少,技術人員、工程師和執(zhí)行人員較多。
我把政治、經濟和安全這三項,按照它們對你們前途的重要性的先后加以排列。沒有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以及合理和現(xiàn)實的政治領導,那就不可能談到經濟發(fā)展。投資開設的工廠一定很少,工作職位也一定很少,失業(yè)的人數(shù)就一定很多,危險的內部安全書面也就一定跟著產生。沒有繁榮的經濟,你們就不必擔心如何保衛(wèi)你們還沒有建立起來的優(yōu)美家園,和還沒有制造出來的財富。
不幸的是許多新興國家的情形正是如此。在混亂的政治局面下,要爭取那些教育水準不夠的人民支持,往往得靠情感,而不是理性的辯論。結果,選出新政府之后,它也無從兌現(xiàn)所許下的諾言。人民在失望之余,暴力行動就發(fā)生了。
像新加坡這樣一個新興國家,面對許多問題。它所缺乏的是建立有效率的政府的工具,是足夠的受過訓練的行政谷、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是足夠的資金,是少有的工藝方面的專門人才。受過訓練的人才本來已經很少,再加上沒有把他們健全地組織起來,使問題變得更糟??墒?,如果有了剛毅和誠實的政治領導,這些問題是可以慢慢克服的。
在西方,像英國這樣根基已穩(wěn)的社會,它的政府制度經過三個多世紀,一直沒有什么改變,或者只是逐漸地改變。這種社會培養(yǎng)出大批的人才,他們一方面為他們個人或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斗爭,另一方面,他們已經養(yǎng)成了把國家利益放在本身利益之上的習慣,他們從經驗當中學到如果沒有國家安全和強有力的經濟,他們本身的利益將會跟著喪失。他們一方面求個人的生存,也同時培養(yǎng)出集體生存所必需的自然反應。
在發(fā)生嚴重危機的時候——像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他們就聯(lián)合組織一個全民政府,把政黨之間的敵對放在一旁,以確保國家的生存。
新興國家沒有這樣一個連綿不斷的作為核心分子的人民,來提供政治領導方面的連續(xù)性。更糟的是他們甚至沒有足夠的對本國經濟有任何認識的領袖,知道如何推動經濟的成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