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速發(fā)展離岸人民幣金融市場,加強金融監(jiān)管與國際合作,在人民幣離岸業(yè)務和國內業(yè)務之間建立有效的防火墻,使得境外人民幣利率與國內利率之間保持聯動。目前人民幣跨境貿易計價結算規(guī)模為貿易總額的10%,未來五年該比例有可能提高到15-20%,發(fā)達的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既能夠為國外人民幣資產提供保值增值的場所,又能夠為人民銀行通過調整利率來引導境外人民幣流入或流出,避免境外人民幣直接沖擊國內金融市場提供便利。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擁有足夠深度和廣度的金融市場,是我國有效管理通脹預期的物質基礎。
第三,加大自主研發(fā)力度,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來提高我國的科技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為價格下降創(chuàng)造可能性。美國經濟增長的70%得自科技進步,技術進步是美國物價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如果我國的技術進步在經濟戰(zhàn)爭中的貢獻率能夠從當前的不到20%提高到40%,價格能夠按照技術進步的幅度下降,無通脹的經濟增長就有了強大的技術保障。
第四,通貨膨脹管理應該與人民幣匯率政策更加緊密地配合。在增加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后,外匯供求的變化容易引起匯率的波動,并通過進出口貿易迅速反映到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中,增加了價格波動的風險。因此,要控制通貨膨脹,就必須對匯率波動的幅度進行一定的控制。明確人民幣匯率波動的目標區(qū),有利于引導市場預期,產生蜜月效應⑤,進而減輕匯率不規(guī)則波動對物價的不利影響,為實現通脹目標增加一個有效手段。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