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致恩格斯(1853年12月14日)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曼徹斯特
1853年12月14日[于倫敦]
親愛的弗雷德里克:
你知道,每個人有時都有他自己的怪癖和《nihil humani》〔“人所具有的”〕[注:《homo sum humani nihil a me alienum puto》——“我是人,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普卜利烏斯·忒倫底烏斯《自我折磨者》第一幕第一場)。——編者注]東西,等等。關(guān)于“秘密活動”和諸如此類的胡說,我自然從來沒有想過。[321]我的一些忌妒,你已經(jīng)習慣了,實際上使我生氣的是,我們現(xiàn)在不能同生活,同工作,同談笑,而你的那些“受保護者”卻能很方便地同你在一起。
附上《騎士》[注:卡·馬克思《高尚意識的騎士》。——編者注]的副本一份。另一份今天可到達華盛頓,或者昨天已經(jīng)到達了。我把這篇東西寄給克路斯,是為了在兩個聲明[322]之間不致出現(xiàn)矛盾的地方,并使他可以刪去那已經(jīng)用過的部分。在寄往美國的副本上還作了一些細小的文字上的改動。寄給你的副本缺少最后一頁,是丟失了;那上面只有幾句幽默的結(jié)束語。
雖然沒有聽到有關(guān)維利希的任何消息,但他現(xiàn)在也許又到倫敦了。你在《改革報》上看到了安內(nèi)克主持下的一次會議的精彩記錄沒有?會上沒有一個人表示愿在“維利希麾下”作為“革命的戰(zhàn)士”回到德國去。
談到帕麥斯頓[注:卡·馬克思《帕麥斯頓勛爵》。——編者注],只要有把握以后能找到一個愿出版這部著作的書商,我就同意把它搞成“德文”。問題是我沒有德文手稿,因為自從我不得不用英文寫作所有這些無用的東西以來,我就直接用“盎格魯撒克遜文”寫作了。給《論壇報》寫的稿,我想以1840年和1841年的條約[323]來結(jié)束,為此,除了《漢薩德》和《通報》以外,我還要參閱一些很厚的藍皮書。帕麥斯頓在希臘、阿富汗、波斯和塞爾維亞的勾當,由于不大重要,我就不提了。誠然,還剩下一個革命的時期,但是,那些藍皮書對此可以提供豐富的材料,雖然材料被歪曲得很厲害;關(guān)于我們在什列斯維希—霍爾施坦的“衛(wèi)國”戰(zhàn)爭等等,也是這樣。
至于你的充當炮兵上尉或作家的波拿巴,我看最好由你自己署名把這種文章送到:(1)《每日新聞》;或(2)《觀察家》,或(3)《韋斯明斯特評論》。也許送到《每日新聞》最好。你用這類文章可以一下子——通過政變——在倫敦報界贏得一種地位,使你有可能“控制報界”,同時保證你有機會用英文在倫敦出版你論匈牙利戰(zhàn)局[注:見本卷第69、365—366、588—590頁。——編者注]的著作,這無論如何比在可憐的萊比錫出版要更有效更有利。
《論壇報》自然以你的文章而大肆自我吹噓,人們認為可憐的德納是這些文章的作者。此外,他們既然把論帕麥斯頓的這篇文章也據(jù)為己有,所以八個星期以來,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成了真正的“編輯部”,《論壇報》編輯部。
比較大的文章被他們作為社論據(jù)為己有,而且這些文章只能論述一些比較重大的事件或者某些階段,例如戰(zhàn)爭爆發(fā)、沃耳特尼察會戰(zhàn)等等,除了這樣一些文章,如果你還能(假如時間允許的話)把比較次要的、各階段中間發(fā)生的情況用“英文”寫成一兩頁的敘事短文寄來,那就好了。這些小東西甚至在語言方面給我?guī)淼睦щy,也要比深奧的(?。┳h論或者特別是我多年來由于閱讀英文書籍而必須用英文與之打交道的那種材料大得多。這自然只有在沒有“大事件”的情況下才對我是必要的。主要問題是,在我感到自己不能完全掌握的那些東西上我擔心我的批判意識。我的競爭者[注:普爾斯基(見本卷第225—226頁)。——編者注]只單純地抄錄一些事實(或者確切些說,倫敦報界假冒為事實的東西)。
附上我的妹夫尤塔的建議,他建議每月為《南非人報》(卡普施塔德[注:開普敦。——編者注])寫一次東西,你對此有何意見?尤塔的法文修養(yǎng)很差,但他是一個可愛而懂事的人。[324]要是我們——你和我——當時在倫敦創(chuàng)辦一個英文通訊社,你就不用在曼徹斯特受辦事處的折磨了,我也不會為債務(wù)所累了。不過我相信,只要你現(xiàn)在開始為倫敦各報寫些軍事文章,過兩三個星期你就會得到一個固定的地位,提供給你的物質(zhì)報酬將同曼徹斯特的一樣多,而給你留下的空余時間卻更多?,F(xiàn)在“軍事作家”供不應(yīng)求。
能弄到一個軍事撰稿人,《泰晤士報》自己大概也會十分高興,因為它這一欄很不行。值得試一試。我的出發(fā)點,自然是認為英國所有的報紙都是一種商店,只要自己的“商品”[注:文字游戲:“商店”的原文是《Magazin》,也有“雜志”的意思;“商品”的原文是《Artikel》,也有“文章”的意思。——編者注]不被損壞,無論陳列在哪里,都毫無關(guān)系。
你的 卡·馬·
注釋:
[321]看來馬克思引用的是恩格斯1853年12月14日左右寫的一封信,這封信沒有找到。——第314頁。
[322]指馬克思的抨擊文《高尚意識的騎士》和早些時候魏德邁、克路斯和雅科比發(fā)表的給維利希的答復(fù)(見注320)。——第314頁。
[323]指1840年7月15日英、俄、奧、普就援助土耳其蘇丹以反對埃及的穆罕默德-阿利帕沙所簽訂的倫敦公約(法國因支持穆罕默德-阿利,未參加),以及1841年7月13日以俄、英、法(它參加會議就證實自己已放棄對穆罕默德-阿利的援助)、奧、普為一方,以土耳其為另一方在倫敦簽訂的有關(guān)黑海海峽的公約。公約規(guī)定,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在和平時期禁止列強的軍艦通過。
馬克思關(guān)于寫抨擊文《帕麥斯頓勛爵》最后幾篇的沒有實現(xiàn)的計劃,見注307。——第315、617頁。
[324]馬克思回答同意約·卡·尤塔關(guān)于為《南非人報》撰稿的建議(該報同時用英文和荷蘭文發(fā)行)。但是馬克思寄給該報的三篇文章中,刊登的只有一篇——《東方戰(zhàn)爭》(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0卷第20—31頁)。——第316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