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回憶中蘇交惡起因:當時我們太天真
這枚導彈風波所帶來的不快滯留在我們的腦海里,敗壞了我們的心情。從前我們簡直是用天真的目光看待我們與中國兄弟的關系。我們?yōu)槟軌蚺c他們保持這種良好的交往而高興。
本文摘自《赫魯曉夫回憶錄(全譯本)》,(俄)尼基塔·謝·赫魯曉夫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在1957年出現(xiàn)的局勢下,召開國際共產(chǎn)黨和工人黨會議的問題迫在眉睫。大家著手準備。經(jīng)協(xié)商,會議定在慶祝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40周年時舉行。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起草預備文件。屆時我們在莫斯科會晤了。
中國共產(chǎn)黨派出了一個陣容非??捎^的代表團。代表團由毛澤東親自率領,團員我記得有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康生等人。孫中山夫人宋慶齡也是代表團成員。坦白地說,我們對此頗感困惑,因為無論當時還是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她是不是共產(chǎn)黨員。我們以為她是一位黨外人士。當然,她是一位非常進步的人士,在中國人民反對反動派的斗爭中,她多年來一直站在共產(chǎn)黨的立場上。她是否正式共產(chǎn)黨員,她有無黨證,對此我們并不感到非常不安。因為就信仰而言,她是一位接近于共產(chǎn)黨員的人士。在對待我們的態(tài)度方面,宋慶齡也表現(xiàn)很好,充滿同志情誼和兄弟情誼。
代表會議的工作,從總體上講具有很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各個代表之間沒有發(fā)生多么了不起的分歧。這次兄弟黨代表會議是自共產(chǎn)國際以來最廣泛的一次代表會議。80多個黨的使者前來莫斯科。我們討論了國際局勢,以及防止世界大戰(zhàn)的可能性。導彈核戰(zhàn)爭一向是這種會議的主題。一旦爆發(fā)世界大戰(zhàn),我不知道交戰(zhàn)各方能否堅持使用常規(guī)武器、經(jīng)典武器,事態(tài)是否將演變?yōu)橐粓鰧椇藨?zhàn)爭。因為對將要遭到失敗而又儲備有核導彈武器的一方,將很難阻止它使用這種武器:為了自救它甘愿按下“所有按鈕”。不過目前這還是未來的問題。我現(xiàn)在不想預卜未來,我談的是過去。
毛在這次會議上就戰(zhàn)爭問題發(fā)言。他的講話內(nèi)容大致是這樣:不要怕戰(zhàn)爭。既不要怕原子彈,也不要怕武器。無論這場戰(zhàn)爭是什么戰(zhàn)爭,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都一定會取勝。具體談到中國時,他聲稱:“如果帝國主義把戰(zhàn)爭強加給我們,而我們現(xiàn)在6億人,即使我們損失其中的3億又怎么樣,戰(zhàn)爭嘛,若干年之后,我們培育出新人,就會使人口得到恢復。”他發(fā)言之后,會場上是一片墳墓般沉默。對于如此對待世界戰(zhàn)爭的態(tài)度,任何人都沒有思想準備。正相反,大家都在思考尋求什么樣的辦法防止世界大戰(zhàn)。反對世界戰(zhàn)爭、爭取和平共處是首要主題??墒敲蝗惶岢隽瞬慌聭?zhàn)爭的口號,說戰(zhàn)爭會給我們帶來勝利,即使有損失又何妨,戰(zhàn)爭嘛!
這次會后各代表團開始談感想。我還記得諾沃提尼諾沃提尼(1904~1975)時任捷克斯洛伐克共產(chǎn)黨中央第一書記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tǒng)。同志說:“毛澤東同志說他們準備損失6億人口中的3億。那我們怎么辦?我們只有1200萬。我們到那時將全部損失掉,就沒有人來恢復我國人口了。”哥穆爾卡哥穆爾卡(1905~1982)時任波蘭統(tǒng)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做出了更激烈的反應。然而,來自兄弟黨代表方面的批評對毛沒有產(chǎn)生一絲一毫影響。
南斯拉夫也派來了代表團,由卡德爾率領,蘭科維奇卡德爾(1910~1979)當時為南斯拉夫共產(chǎn)主義者聯(lián)盟中央執(zhí)委、書記處書記、中央主席團委員;蘭科維奇(1909年生)為南斯拉夫聯(lián)邦執(zhí)行委員會副主席和南共聯(lián)盟中央委員。也在代表團之中。他對我們態(tài)度很好,很友好,我們這方面對他也給予充分信任。但是,當我們開始協(xié)商會議最后文件時,南斯拉夫人提出了修改幾處表述的問題。我們認為這樣不可以。其他共產(chǎn)黨支持我們,他們說宣言必須按照原來的予以通過,那些表述是經(jīng)過一個由兄弟黨代表組成的委員會委員們擬定和修改而成的。這時南斯拉夫人說,他們不會簽署這樣的文件。我們別無辦法,只得繞開南斯拉夫簽署了這份文件。我們曾圍著這個代表團周旋了好久,對他們好言相勸,論證為什么必須按照委員會起草的樣式簽署這份宣言,但南斯拉夫人就鐵面無情。我甚至產(chǎn)生了一種印象,他們之所以存心挑剔,堅持修改表述方式,是因為他們對實現(xiàn)與兄弟黨關系正?;炇鸸餐膰H文件還沒有充分準備。他們一旦簽了,就似乎會失去他們在所謂的“第三種國家”中間的領導地位,而那些國家采取的是一種特殊的、介于帝國主義列強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立場。至少我曾產(chǎn)生這種印象,因為南斯拉夫人沒有任何合乎情理的理由不在這個文本上簽字。
我們與中方討論了這個問題,毛也說:“那好嘛。不愿意就算了,隨他們?nèi)ズ昧?。我們自己簽吧?rdquo;于是我們簽署了宣言,并沒有激化與南斯拉夫代表團的關系。我們依然希望南斯拉夫人以后會贊同這份共同文件,并且從自己這方盡一切努力促使與南關系正?;?,使這種關系建立在兄弟情誼和信任的基礎上。而我們同中國代表團和毛本人的會談是極其友好的,甚至可以說是親密友好的。然而后來才弄清楚,這是中國人耍的手腕。當我們和南斯拉夫的關系終于實現(xiàn)了正常化之后,有一位南斯拉夫同志講述了他們在會議期間與毛談話時,毛對我們做出了相當輕蔑的反應。他同我們討論如何勸說南斯拉夫人簽署聯(lián)合聲明問題,而當著南斯拉夫人的面卻說:“也好,這個聲明你們不簽也罷。隨你們的意辦就是了。其實這里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過我們的東道主蘇共代表們會發(fā)一點點神經(jīng)。隨后他們會平靜下來的。”總之,北京在我們背后挑唆南斯拉夫代表團不簽署共同文件,并向他們伸出鼓勵之手,這一點我們當時并不知道。
這枚導彈風波所帶來的不快滯留在我們的腦海里,敗壞了我們的心情。從前我們簡直是用天真的目光看待我們與中國兄弟的關系。我們?yōu)槟軌蚺c他們保持這種良好的交往而高興。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了。這一下子改變了全世界的力量對比。中國就是中國嘛!
在討論宣言文本時產(chǎn)生了分歧,不過是另一類分歧,而且還是同中方的分歧。當時我們覺得這個分歧微不足道。但后來事態(tài)表明,這個分歧是有其深層原由的。在起草宣言時,我們的代表團受蘇共中央主席團的委托,提議從文本中刪去所有提到蘇共在世界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領導地位的地方。我認為,在揭發(fā)了斯大林的錯誤之后,類似的提法,況且又是寫在一份國際宣言中,可能被理解為這是試圖重新拾起斯大林的共產(chǎn)主義運動領導方式,試圖使我們黨重新回到老路上去,確立自己凌駕于其他兄弟黨之上的領導權(quán)。這可能被理解為要改變各國共產(chǎn)黨如今以平等合作原則為基礎的相互關系。
各兄弟黨代表幾乎全體都正確地理解了我們的建議,并對之表示贊同。偏偏是中國人突然提出反對。他們聲稱蘇共實際上在領導著世界共產(chǎn)主義運動,會議文件應對此有所反映;必須有一個協(xié)調(diào)各國共產(chǎn)黨和工人黨反帝斗爭政策的領導者。我們不能同意這種提法,更何況我們猜想(后來的事態(tài)證實了我們的看法)這樣做并非沒有原因。如果由所有其他黨認定某一黨為領導者,那么這個領導者也可以更換嘛。今天一個,明天又一個。我們認為中國人是在為自己將來謀取這一角色而做鋪墊。因此我們對中國同志承認蘇共對世界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功績表示感激,但我們又堅定不移地說,我們反對寫進這樣的文字。其他黨再一次表示同意我們的意見。文本討論便以此告終。然而這事卻證明中共當前的政策并非突然憑空產(chǎn)生出來的,而是老早就已經(jīng)在悄悄地醞釀了。
在代表會議開會期間,我們與許多代表團、甚至與所有代表團舉行過會晤。我同毛及其隨行同志談了很多。這些會談看上去極其友好而又令人愉快。順便提一下,在私下會晤中毛曾給出了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們的評語。毛指著鄧小平說:“這個矮個子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非常有前途。”
在那次會晤之前我?guī)缀醪徽J識鄧。中國革命勝利以前,我國報紙上沒有見過他的名字。然而朱德的名字早在中國內(nèi)戰(zhàn)爆發(fā)之初便如雷貫耳了。朱德上校投向共產(chǎn)黨,領導反對蔣介石的武裝斗爭。他在資產(chǎn)階級軍隊骨干軍官當中是最早舉起為人民事業(yè)而斗爭大旗者之一。我也記得高崗的名字,他也是為共產(chǎn)黨理想而戰(zhàn)斗的老戰(zhàn)士之一。當然那時高崗已經(jīng)不在了,所以在我們開會期間不可能談到他。而毛在后來把他描述成最壞的人。當他對自己身邊的人給出這種評語時,我不由得把他與斯大林相比。
斯大林也是這樣給所有親近他的人壞評語的。我不知道他曾經(jīng)表揚過什么人的優(yōu)點。而且他不僅用惡言惡語對人評頭品足,還從肉體上消滅那些他曾與之共事的人。列寧逝世后留在身邊的人,大多數(shù)不在人世。這里讓人隱約地感到毛與斯大林氣味相投。我在這里看到了他們兩人的心靈相似,盡管不盡相同。當時我還無法想象得到毛的性格后來會增添何種色彩,他將把自己的人民引向何種災難。
毛問我們的情況如何。我們告訴他我們的情況很好,我們齊心協(xié)力地工作。但我也告訴他,我們的同志當中在討論說應當把布爾加寧同志撤換下來,調(diào)到別的崗位上去,任命一位新人擔任部長會議主席,因為同志們對布爾加寧的工作不滿意。我之所以把這些告訴了他,是因為我認為,如果毛離開后我們開始做一些人事變動而又未向他通報,不大合適。他會以為我們對他有所隱瞞。我坦率而又真誠地同他談了我們黨內(nèi)問題,談了領導班子成員之間關系。“你們打算提拔誰來接替呢?”“我們還沒有決定。我現(xiàn)在雖然還不大肯定,但我打算提名柯西金柯西金(1904~1980)于1957年任蘇聯(lián)部長會議副主席,后任第一副主席并兼任蘇聯(lián)財政部國家經(jīng)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曾當選為蘇共中央主席團候補委員。。”“柯西金是誰?”我對他講了柯西金的情況。“請您把他介紹給我!”我介紹他們認識,然后他們走到一個角落里去談話。毛希望認識一下將要領導蘇聯(lián)政府的人,我的心情很愉快。我把這件事看作是愿意今后加強我們兩國之間和兩黨之間的良好關系。
會議結(jié)束了。中國人離去。但自那時以來周恩來曾多次正式來訪或秘密來訪。他的到來總是令人感到愉快。我們和他很合得來,我們待他非常好,這些會晤給我們帶來歡樂。他向我們通報中國的情況,他們那里一切都好,我們都很滿意。那個時期中國農(nóng)村集體化已告結(jié)束。集體化進行得很順利,我們?yōu)橹械脚d奮。從前,每當我個人思考農(nóng)業(yè)社會主義改造時,我會預先設想每一個承擔這項工作的人都會遇到哪些不可思議的困難。我可是知道我國農(nóng)業(yè)社會主義改造有多么艱難。中國是一個比俄羅斯更貧窮、更破落的國家,幾乎沒有任何技術(shù)設備,到處都以使用木制犁和鋤頭的手工操作為主。耕犁并不是戶戶都有。在這種條件下如何搞集體化呢?
列寧說過,只有在機械化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把農(nóng)民聯(lián)合起來組成合作社。他曾寫道:如果我們有10萬臺拖拉機,農(nóng)民就會說他贊成公社。中國不但沒有拖拉機、煤油、干部,就連耕犁幾乎都沒有。但是,盡管困難很大,中國人還是拿下了集體化。這顯然是因為他們的要求不高:稍有改善就滿足,所以當他們把自己那點可憐巴巴的生產(chǎn)資料合在一起時,就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耕種土地,從所付出的勞動中獲取更多的實惠,讓農(nóng)民得到更好的保障。我們對中國共產(chǎn)黨取得的這項成就感到慶幸。
我已經(jīng)談過了有關中國的工業(yè)情況。在我們的援助下,他們正在建設拖拉機廠,汽車廠,生產(chǎn)大炮、裝備、飛機的國防工廠。我們?yōu)榇烁械阶院?,我們也樂于援助中國,而中國則對我們報以關注和友誼。所以從表面上看我們之間的關系良好之極。在領導成員會晤時,我們可謂無話不談,對于我們這里所見到的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毫無隱瞞。大家常常打趣,開懷大笑。
這枚導彈風波所帶來的不快滯留在我們的腦海里,敗壞了我們的心情。從前我們簡直是用天真的目光看待我們與中國兄弟的關系。我們?yōu)槟軌蚺c他們保持這種良好的交往而高興。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了。這一下子改變了全世界的力量對比。中國就是中國嘛!
我記得,當我們訪問中國在全國旅行時,我們看到了全靠人力、沒有機械化的土石方簡陋施工方式。中國人排列成行站在那里,用手傳遞著盛滿泥土的籮筐。這真像是別出心裁的傳送機。有人用肩扛著籮筐,有人則用背背著。咱們的愛說俏皮話的人杜撰了(我不知道這句俏皮話的發(fā)明權(quán)屬于我們中間哪一個人)這么一句話: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臺中國步行式挖土機。要叫我說,這個比喻還相當貼切呢。有一次在飯桌上,我們開了許多玩笑。而中國人喜歡開玩笑,他們往往挑頭兒開玩笑。這一次我談了在我們看來這些步行挖土機在中國是怎么工作的。他們哈哈大笑。后來我又一想:這話可別惹惱他們呀,要知道中國人是非常愛生氣的。不,他們正確地理解了這句玩笑,沒有生氣。也或許他們生氣了,但沒露聲色。他們善于偽裝,這也是他們的一個特點。他們善于帶上一副假面具,既不表現(xiàn)出自己對事物的真實看法,也不表露出自己的感情。
1958年中國人向我們提出援助武器的請求,因為他們打算實施一次新的反對蔣介石的軍事行動。他們索要空中掩護用飛機、遠程大炮、海岸大炮,還有一些別的什么。我們?nèi)冀o了他們。我們以為他們正在策劃一次消滅蔣介石的決定性戰(zhàn)役。我們當時不僅沒有阻止他們,而且正相反,我們認為這個行動是正確的,有助于統(tǒng)一中國。于是他們開始實施自己的行動。具體地說這次行動就是攻擊兩個與中國大陸毗鄰的沿岸小島即臺灣海峽澎湖列島64個小島中幾個最大的島。。這個戰(zhàn)役并不輕松。雙方交火許久,而且美國人還積極支持蔣介石。然而優(yōu)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方。我們當然全心全意關注他們的勝利,我們把同情心全部寄托在毛這個方面。必須把這兩個島上蔣介石分子的窩點端掉,因為在向中國大陸派遣登陸部隊時它們可以作為跳板。那個時候蔣介石還在抱有這個幻想,根據(jù)我們的情報,美國人則慫恿他進攻中國大陸。
當我們看到天平指針正在向有利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方向傾斜、這些島嶼可以奪取而毛卻停止進攻的時候,我們是何等驚愕可想而知。戰(zhàn)斗偃旗息鼓了,而這次行動竟無果而終。后來,周恩來來訪,見到他時我們問道:“你們當時為什么這么做?”他說:“我們是有意識這么做的。”“怎么是有意識這么做?你們并沒有拿下那幾個海島嘛,你們發(fā)起這次行動不就是為了占領它們嗎?你們的'有意識'是什么意思?你們這種行動有什么好處呢?”“我們只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但又不想讓蔣介石離開我們太遠。我們希望他留在我們的軍事能力所及范圍之內(nèi)。我們不僅可以用空軍襲擊這些島嶼,而且也可以用岸邊大炮打到它們。如果我們占領了這些島嶼,蔣軍就會離我們太遠,我們就喪失了在我們需要的時候用軍事手段騷擾他們的可能性。”“在自己的岸邊擁有敵占島,等待敵人實施登陸,這哪里是什么好事?這么近的距離豈不是為敵人提供可乘之機嗎?
但北京一再表白他們的理由。我們還是沒能弄明白他們?yōu)槭裁淳芙^把這個行動實施到底。既然如此,何必給這些島嶼造成巨大損失呢?他們狠狠地打擊了這幾個島嶼,蔣介石甚至撤走了其中一個島上的駐軍。這個空島本來就可以占領了。我直到現(xiàn)在也沒搞明白,為什么不把這個耗資頗多的戰(zhàn)役進行到底。早在準備這個戰(zhàn)役的時候,我們就認為或許有必要更加積極地援助中國?我們曾建議把我們的殲擊機調(diào)到他們那里,調(diào)一個飛行大隊或者需要多少就調(diào)多少。他們對這個建議卻突然做出了非常神經(jīng)質(zhì)的反應,并且讓我們明白了這個建議使他們感到尷尬,感到屈辱:他們不要這樣的援助!我們沒有再勉強。我們本來是想助他們一臂之力,因為他們先前曾主動向我們提出。我們給了他們飛機、大炮,派出了自己的空軍教官,還派出一些將領充任顧問。但是,當我們要派兵團過去而被他們拒絕時,我們感覺到他們對此舉做出了很壞的評價,雖然我們除了愿意幫助朋友和兄弟鞏固其國家邊境和統(tǒng)一國家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目的。我們一貫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消滅蔣介石政府、收復沿海島嶼和把臺灣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圖。
當這次行動正在進行時,那兩個海島的名字頻頻出現(xiàn)在全世界的報刊上。也發(fā)生了其他一些引人注目的事情,向我們揭示了北京在對我們友好關系上的真實面目。中國上空正在進行著空戰(zhàn)。蔣介石的空軍裝備有攜帶”空對空“級導彈的飛機。蔣軍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飛機發(fā)射的導彈有一些發(fā)生故障,墜落在地面上。其中有的保存得相當完好。我們的顧問知道這個情況,就向我們匯報了。不言而喻,我們對美國軍事上的新發(fā)明,特別是和導彈有關的一切,都很感興趣。那是一種很小的叫作”響尾蛇“的導彈即AIM-IXL型的響尾蛇導彈,其起飛質(zhì)量為84千克,射程為18公里。,但它的結(jié)構(gòu)卻極其復雜。
我們又有了一次了解美國技術(shù)的機會。正所謂,美國人通過中國把樣品親自給我們送上門來了。于是我們致函中國人,說我們知道他們繳獲了什么什么導彈,我們想對這些導彈進行研究,從而以后可以利用美國技術(shù)為我們的共同利益服務……沒有回音。過了些時候我們催問。他們再一次不答復。我們很奇怪:怎么能這樣?我們把什么都給了中國:我們的機密軍事技術(shù)、圖樣、生產(chǎn)工藝流程圖、樣品,我們直接向中國人提供裝備,而他們在和蔣介石軍隊作戰(zhàn)時繳獲了武器卻不肯給我們?莫斯科對此感到不可理解。我們擺出了百折不撓的姿態(tài)。這時他們才答復說:他們自己現(xiàn)在正在研究這枚導彈,因為只有這一枚,所以他們不能給我們。待到他們研究好了,便主動與我們交換情報。
我們對此不能同意。導彈技術(shù)很復雜,而中國的技術(shù)發(fā)展還沒有達到能夠迅速地、內(nèi)行地研究這枚新型導彈的水平。我們認為自己在這方面的素養(yǎng)更高些,因為我們國家已經(jīng)在建造這類導彈,并且這類導彈已經(jīng)被用于裝備了,所以我們需要美國的樣品以便用來進行對比。我們當然預料到美國人可能有所創(chuàng)新,搞出點有趣的東西來,這些可供我軍借鑒。除此之外,這種答復實際上大大刺傷了我們,使我們感受到委屈。我設想,任何人處在我們位置上都會做出與我們完全相同的反應。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什么東西都不對中國保密,我們把什么都給他們,援助設備、顧問、安裝技師、工程師、設計師,像親兄弟一樣和他們分吃最后一塊面包,而他們繳獲了武器卻不愿意交給我們!
但沒有辦法:武器在他們手上嘛。于是我們決定向中國人施加點壓力。當時我們正在準備給他們發(fā)送中程彈道導彈生產(chǎn)資料,而他們也非常著急地催促我們趕快發(fā)出。我們向我們的軍事顧問下達指示,讓他們在談判時表達自己的不滿,并以自己的名義在私下對他們說,我們向中國提供我們的最新技術(shù),而他們連作為戰(zhàn)利品繳獲的武器都不愿意給我們,這讓我們感到委屈。顧問們應當暗示說,我們在移交導彈生產(chǎn)資料方面遇到了”技術(shù)性困難“,并說很可能我們無法如期交出。我們確信,這些話一定會傳到那些應該聽到的人們耳朵里。果然不久我們就獲悉中國人同意把那枚導彈移交給我們。導彈交由我們的顧問發(fā)往莫斯科。北京方面在這里玩了一種很不明智的”保密把戲“。這個把戲當然在我們的關系上留下了某種印痕。我倒想說,這件事讓我們頭腦清醒了,正像那句俄羅斯諺語所說,兄弟歸兄弟,錢財要分清相當于漢語中的”親兄弟,明算賬“。--譯者注!
我們拿到了這枚導彈,它被送往莫斯科附近的一個科研所。我們的設計師很快就報告說這枚導彈很令人感興趣,說我該前去參觀一下。我去了那個研究所。人們向我演示了導彈的組裝和拆卸。從作戰(zhàn)部隊條件下使用角度來看,這枚導彈令人極感興趣。它很容易拆卸和組裝,只消用一把扳手就可以。我們的導彈并不比它差,但工藝性不夠好,組裝起來較為復雜,重量也較大。就戰(zhàn)斗性能而言,我們的導彈不比美國的遜色。但我們衡量了一下,認為美國的導彈制作更精良。我們的設計工程師就這樣完全客觀地做出了報告。于是我們決定開始生產(chǎn)這種導彈,只是做一些小小的修改。
關于這枚導彈的研究情況,設計師后來經(jīng)常向我報告。我那時在軍事技術(shù)方面下功夫頗多,因為軍備問題很尖銳地擺在面前:我們認為我國落后于美國。必須把失去的東西補回來,主要是在導彈和導彈運載飛機方面。用軍事基地把我們包圍起來的敵人擁有強大的轟炸機,我們迫切需要裝有空對空導彈的殲擊機和地對空導彈,用以防衛(wèi)。必須盡快地、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以便武裝起來應對戰(zhàn)事突發(fā)。后來人們告訴我,中國人沒有把熱感應自導頭部的敏感組件交給我們。這種組件尺寸很小,形狀像鈕扣。沒有它們,導彈就不成其為完整的導彈。我們再一次向中國人索求,但他們回答說全部都交了出來。我們沒有再堅持。也許他們在拆裝導彈時將這些零件丟失了,也許他們故意不給。后來我們的幾家科研所自己解決了這個課題,不過花了許多時間才破解了技術(shù)秘密。最終人們向我報告說這個課題已經(jīng)解決。
這枚導彈風波所帶來的不快滯留在我們的腦海里,敗壞了我們的心情。從前我們簡直是用天真的目光看待我們與中國兄弟的關系。我們?yōu)槟軌蚺c他們保持這種良好的交往而高興。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了。這一下子改變了全世界的力量對比。中國就是中國嘛!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個幅員遼闊的陸地大國,并且緊鄰我國的邊境。此時整個社會主義體系形成了邊境連綿不斷的統(tǒng)一陣營,而這是一支相當強大的力量。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世界陣營形成。我們的意識形態(tài)、我們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逐步取得勝利,日益深入人心??删驮谶@時發(fā)生了這種迫使我們深思的事件。我們的關系仍在友好地發(fā)展著。然而沖突也開始臨近。我們的道路開始出現(xiàn)分歧。那個時期中國很明顯地形成了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對我們先前的真摯關系產(chǎn)生了強烈的影響。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