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小英:學習周恩來精神風范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甄小英:學習周恩來精神風范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在周恩來誕辰110周年之際,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進一步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浙江省紀委、紹興市委、市紀委舉辦了以周恩來精神風范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包括策劃、組織編寫了《周恩來精神風范》一書,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周恩來是中國人民的忠實兒子,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秀代表。人民群眾對他有一種特殊的敬仰和愛戴。張愛萍同志在談到周恩來時,講了一段很深刻的話,他說每當想起周恩來,就從心底產(chǎn)生一種意念:含辛茹苦,清貧安身的恩來原來是最富有的。細想一下,在得到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愛戴方面周恩來確實是很“富有”的。冰心老人稱贊他是中國亙古以來賦予的“愛”最多而且接受的“愛”也最多的一位人物。馬寅初通過與周恩來幾十年的交往,得出一個結論:“周恩來是最得民心的共產(chǎn)黨員。”

為什么周恩來能得到人民那樣廣泛、深切而持久的愛戴?因為他是大功大德集于一身的世界偉人,他不僅功蓋天下,而且品德高尚。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堅持黨性的楷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范。在他身上集中了體現(xiàn)了我們的黨魂、國魂、民族魂。他身雖去,功不朽,浩氣長存,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

1940年,延安馬列學院派人到楊家?guī)X接毛澤東去講課。毛澤東嚴肅地說,不要“接接送送”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都走過來了,這十里八里路算什么,“我們要養(yǎng)成一種新的作風——延安作風。我們要用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 中國共產(chǎn)黨正是以黨的優(yōu)良作風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與人民群眾建立了血肉聯(lián)系??箲?zhàn)時期,美國軍事觀察組來華考察后,得出一個結論:國民黨占有著大片的土地,而共產(chǎn)黨則占有大片的人心。美國作家海明威與周恩來談過一次話后,敏銳地指出:“如果這個人代表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形象,那么,中國的未來是屬于他們的。” “得人心者得天下”。正是靠著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支持,我們黨才領導人民推翻“三座大上”,建立了新中國。執(zhí)政后,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靠著人民的支持,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闖過一次次急流險灘,包括糾正了“文化大革命”那樣嚴重的錯誤。改革開放30年來,靠著人民的支持,我們開創(chuàng)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對長期執(zhí)政的大黨老黨來講,能否跳出歷代統(tǒng)治者掌權后,因腐化墮落而導致人亡政息的周期率,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近十多年來,包括執(zhí)政74年的蘇共、執(zhí)政71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等大黨老黨,紛紛垮臺。原因各異,但都與長期執(zhí)政產(chǎn)生懈怠、官僚主義、公權謀私、腐敗叢生,嚴重脫離群眾有關。在研究蘇共垮臺的教訓時,江澤民指出,“政權在手,不一定人心在握;群眾在手,不一定力量在握”。任何政黨,如果作風敗壞,喪失民心,不管它曾經(jīng)為國家為人民做出過多么大的貢獻,最終都會被人民拋棄,這是一條鐵律。

總結各國政黨執(zhí)政的規(guī)律,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優(yōu)良的黨風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巨大力量”,黨風廉政建設“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 我們黨向來重視黨風廉政建設,而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黨肩負著帶領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黨風廉政建設面臨空前復雜的國內(nèi)外環(huán)境,黨員干部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和陷阱,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對于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實現(xiàn)黨的執(zhí)政使命,維護黨的執(zhí)政安全,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十七大把黨風廉政建設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號召全黨要居安思、增強憂患意識,強調“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 周恩來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用半個多世紀艱苦卓絕的奮斗,譜寫了一部活活生生的共產(chǎn)黨人德典,把共產(chǎn)黨的性質、宗旨、奮斗目標、精神境界、思想作風,完美、形象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學習周恩來精神風范,對落實十七大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很強的針對性,這也是編寫這部書的初衷。

本書以周恩來精神風范為主線,由緒論和五章組成。

緒論著重從執(zhí)政規(guī)律的角度論述了學習周恩來精神風范的重要意義和現(xiàn)實針對性。一至四章以大量史實為依據(jù),集中闡述了周恩來精神風范的內(nèi)涵。

第一章突出了周恩來確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并為之奮斗終生的政治品德。這是他的優(yōu)良作風、高尚人格的內(nèi)在根砥,即“誠于中而形于外”。 這一章突出了兩個觀點。一是理論清醒,行動才堅定。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建立在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才能堅定不移。周恩來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東渡日本,西赴歐洲,博覽群書,攻讀馬列,對各種“主義”、各種思潮、

各種社會主義流派“推求比較”,并實地進行社會考察。在此基礎上,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可以救中國,這樣確立的理想信念就不只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而定”的了,所以才經(jīng)得住各種風浪的考驗。學習周恩來精神風范,對黨員干部和青年,在紛繁復雜的國內(nèi)外環(huán)境下,如何樹立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有重要啟迪。二是突出了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生,必須處理好偉大事業(yè)與個人功名地位的關系。周恩來從青少年時代就自覺地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后,上升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融入推動社會全面進步、解放全人類的實踐。他立大志,不存大己;重事業(yè),不重個人權位;重名譽,不重個人名位。把個人的權位看成是為最大多數(shù)人謀取最大利益、實現(xiàn)“大志”的平臺,而不是人生目標的本身。所以,在遵義會議后,中央常委分工,毛澤東作為周恩來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后成立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周恩來為組長。周恩來從革命的最高利益出發(fā),自覺地退居助手地位,讓毛澤東全權指揮紅軍軍事行動,這對確立毛澤東對黨和軍隊的實際領導地位,實現(xiàn)黨的歷史性偉大轉折起了特殊作用。長征中,張國燾以四方面軍人多為籌碼,要挾中央,說如不解決“組織問題”(給他更大的權力),就“無法順利滅敵”。在非常危險的情況下,為顧全大局,周恩來與毛澤東商議后,把自己擔任的紅軍總政委的職務改由張國燾擔任。建國后,實行工資制時,有關部門提出了工資等級表,把總理與國家副主席放在一個等級欄內(nèi)。傳閱時,周恩來把“總理”勾下來,與副總理放入一個等級欄內(nèi)。他從不宣傳自己,也不希望別人宣揚他。中國革命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理論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特別是老一輩革命家集體智慧的結晶,而其中,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起,作出了特殊貢獻。但是,周恩來從不以功臣自居。甚至還竭力抹掉由他首創(chuàng)或帶有他個人印記的某些東西,把他的重要理論貢獻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集體智慧,融入到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之中,在周恩來看來,這是很自然的事。這反映出他做大事 ,不爭當大官,重事業(yè),不追求個人名位的崇高境界。

周恩來始終把領導職務看作一種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責任。他一生中為黨為人民進行過各種形式的斗爭,承擔過各種最復雜、最艱巨、最危險的任務,西安事變、勞山遇險、萬隆會議-----不知經(jīng)歷過多少次生與死的考驗,但不論在何種情況下,他都臨危不懼,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表現(xiàn)出一個共產(chǎn)黨員英勇奮斗,不怕犧牲,忘我獻身的精神。

這種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的使命感、責任感,還突出地表現(xiàn)在他“顧全大局,相忍為黨”上。六屆四中全會前后,是我黨歷史上極端困難、十分艱險、瀕于分裂的時期。周恩來面對黨內(nèi)斗爭中對自己的誤解和潑來的污水,不顧個人的榮辱毀譽,忍辱負重,竭盡全力維護黨的團結,兩次挽救黨于危局,使黨渡過了難關。

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這場歷史性災難中,他沒有選擇“遠事避禍,潔身自好”(他身患癌癥,去養(yǎng)病也未嘗不可);也沒有選擇“拍案而起,拂袖而去”,而是毅然選擇了堅守崗位,與黨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與“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忍不拔、頑強卓絕的斗爭,盡其所能挽救危局。他抱著“下苦海”、“入地獄”,犧牲自己的決心,盡最大可能減少這場災難對黨和人民的打擊,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鋪墊了結束這場災難的道路。表現(xiàn)出堅強的黨性、忘我犧牲精神和高超的斗爭藝術。李先念講:“他是在荊棘中潛行,在泥濘中苦戰(zhàn)”。葉劍英講“最艱難處顯奇才”。陳云講:“如果沒有周恩來同志,‘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設想”。他再次為人民立下了大功,也體現(xiàn)出他的大德。

第二章重點寫了周恩來的“廉潔奉公,鞠躬盡瘁”。周恩來是忠實、高效、廉潔的人民公仆,真正做到了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勤政廉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他是黨內(nèi)做工作最多的人,最忙的人。他為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嘔心瀝血,日夜操勞。鄧小平講,周總理“一天的工作時間總超過12小時,有時在16小時以上,一生如此。”華僑稱他為不知疲倦的“鋼人”,外國人稱他為“全天候”總理。他被看作新中國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代表。

他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辦事嚴謹周密,一絲不茍。帶出了好的隊伍,形成了好的作風。我國“兩彈一星”事業(yè)是周恩來親自領導的,他對國防科技戰(zhàn)線的同志提出“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wěn)妥可靠,萬無一失”的十六字方針,并制定了一整套嚴格、科學的工作制度,培養(yǎng)了一支對人民高度負責、具有嚴細精神的科技隊伍。錢學森講,由于總理的精心組織領導,我國的“兩彈一星”事業(yè)死人最少,花錢最少,發(fā)展很快,效果很好。創(chuàng)造了一流的工作業(yè)績。從中可以體會到,胡錦濤同志要求黨員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這不僅是個作風問題,也是提高執(zhí)政能力、領導水平、實現(xiàn)更好更快的發(fā)展問題。

艱苦奮斗是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它是開拓進取,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是吃苦在前,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業(yè)的精神。今天看來,也是堅持科學發(fā)展觀的必然要求。周總理終生保持了艱苦奮斗的精神。

建國后,有人提出要修政府大廈,周恩來說:“我們一定要執(zhí)行毛主席勤儉建國的指示,在我任總理期間,決不修政府大廈。”他反對各地建樓堂館所,要求國務院要帶頭艱苦奮斗,勤儉建國,樹一代共產(chǎn)黨人的新風。困難時期,國務院開會,不上茶。在一個大盤子中放上一小包一小包的茶葉和煙,上面都標著價,誰用誰付錢。他個人生活非常儉樸。他所住西花廳的房屋,窗戶列開大縫,冬天工作人員只好用報紙把窗戶縫糊起來。地面潮濕,鋪的是大塊方磚。有關方面,幾次要給他修房子,都被他拒絕了。有一次,趁他外出工作,把房子簡單地維修了一下。他回京后,在全體國務委員會議上,做了多次嚴肅的自我批評,檢討自己沒有把好關,承擔了全部責任。后來部長們說,“總理,你別再檢討了,再檢討,我們都要落淚了。”總理說:“我做檢查是應該的。我最不安的是,我的房子修了,帶了頭了,這是個很壞的頭。副總理、部長們的房子修不修?我心中不安。”其實,他的住房設施非常簡單,辦公室連個沙發(fā)也沒有,還是他檢查出癌癥后,毛主席送給他一個特別的單人沙發(fā)。他的筆筒就是個普通玻璃杯。他日夜批閱文件,連個臺燈也不讓買,還是中南海的工人用鐵棒、鐵皮給他制作了一個。西花廳有養(yǎng)魚池、水榭,但是,周總理生前沒有讓放過水,他說浪費。他之所以終生艱苦奮斗,是因為他參加革命不是為了追求個人的榮華富貴和高官厚祿,而是把為最大多數(shù)人謀取最大利益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和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1963年他對國務院各部委的領導同志講,領導干部要過生活關,“生活關分兩種: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方面,我們領導干部應該知足常樂,要覺得自己的物質待遇夠了,甚至過了,

覺得少一點好,人家分給我們的多了就應該居之不安。要使艱苦樸素成為我們的美德。這樣,我們就會心情舒暢,才能在個人身上節(jié)約,給集體增加福利,為國家增加積累,才能把我們的國家更快地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精神生活方面,我們應該把整個身心放在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上,以人民的疾苦為憂,以世界的前途為念。這樣,我們的政治責任感就會加強,精神境界就會高尚”。這些教誨,在今天聽起來也是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的。

這一章特別突出了周恩來的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兩袖清風,一身正氣”。他身居高位從不謀私。平時外出,吃飯、洗衣、喝茶,都是自己付錢。乘車到醫(yī)院看病、看望朋友,每次都要司機老楊記下公里數(shù),自己交汽油費。他從不收禮,也不允許地方給中央送禮。1961年青海省委知道中央機關的生活很艱苦,就從青海湖打撈了2000多斤鰉魚運到中央辦公廳。周恩來知道后,要求退回去。但因為路途遙遠,退回去,魚會腐爛,他才同意作價,把款匯過去。為此事,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發(fā)了通報,要各省、市以此為戒,不準再送東西給中央。凡是送給他個人的禮品,他一律退回,不能退的,就付款,然后交有關部門處理。他認為在中國這個經(jīng)濟文化比較落后,封建主義思想影響很深,民主傳統(tǒng)十分缺乏的國度里,干部往往被看得特殊一點。請客送禮不僅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助長一種腐敗的社會風氣。

要經(jīng)受住執(zhí)政的考驗,周總理還強調執(zhí)政黨的干部要過好親屬關。他說:“過親屬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的總有這么幾口子。特別是干部子弟,到底是你影響他,還是他影響你?這個問題十分重要。”“不要造出一批少爺。老爺固然要反對,少爺也要反對,不然我們對后代不好交代。”他沒有子女,但對自己的親屬、晚輩,不僅不用職權為他們謀取任何私利,而且提出比一般人更嚴格的要求。他唯一的胞弟周同宇在20年代曾投入大革命洪流,解放后是政府工業(yè)部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后因胃病不能堅持正常上班,被有關部門安排到內(nèi)務部任參事。周恩來認為當參事等于不工作,拿干薪,影響黨的形象。為此向內(nèi)務部部長曾山提出意見,讓胞弟提前辦理了病退手續(xù)。他的侄子周爾輝在北京一所大學當教員。為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問題,有關方面把周恩來的侄媳婦孫桂云從淮安調到了北京。周恩來知道了,說照顧夫妻關系,為什么不能從大城市調到小城市?勸侄子侄媳帶頭響應國家壓縮城市人口工作的號召,后來一同調回淮安。周恩來的表兄萬敘生寫信請他為當臨時工的表姪女安排個正式工作,周恩來回信說:“這是關系到遵守國家制度和服從國家需要的問題,我沒有權力要求國家對自己的親友給予特殊照顧。我從來也沒有這樣做過。”我國剛開始實行機關干部下基層勞動鍛煉的制度時,周恩來就讓侄兒周榮慶由北京到河南當了農(nóng)民。在黨中央號召知識青年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時,周恩來又鼓勵侄女周秉建到內(nèi)蒙插隊。 1970年12月,周秉建按正常手續(xù)應征入伍??偫韺χ鼙ㄖv:女兵很難當,怎么就偏偏挑上了你?那還不是看在我們的面子上,這樣影響不好。“我們不能搞這個特殊,一點不能搞!”后經(jīng)部隊批準,周秉建又回到內(nèi)蒙古大草原當牧民去了??偫砩皩τH屬制定了十條家規(guī):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來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無工作者總理付伙食費;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準用招待券;不允許請客送禮;不允許動用公家汽車;凡個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別人來辦;艱苦樸素;不炫耀自己;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他嚴格要求身邊工作人員,不能有任何特殊。五十年代,周總理身邊工作人員制定了一個工作細則,提出警衛(wèi)??偫淼陌踩?,醫(yī)生保健康,秘書保工作 ,周恩來看后,又特別加上一條, “保政治影響”,即周總理、鄧大姐和身邊工作人員共同維護黨的政治影響。在商品短缺年代,總理出差,規(guī)定身邊工作人員不能在所住招待所買內(nèi)部價的便宜東西,需要什么,到市場上去買。“文化大革命”中,總理知道身邊工作人員也有人走后門,把孩子送到部隊當了兵,很生氣,都讓他們給孩子辦理了退伍手續(xù),仍送回農(nóng)村插隊。

第三章“海納百川,品德純美”,著重寫周恩來以人為本,堅持唯物史觀,從內(nèi)心深處尊重人,關心人,平等待人。他是富有人情味的共產(chǎn)主義者,有解放全人類的胸懷,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求真務實的品格。他重義守信,待人以誠。他是把理性與情感、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得恰到好處的政治家。他立場堅定,原則性強,實事求是,在關系黨和國家及人民的利益等大是大非問題上,決不退讓;在該堅持的原則問題上,決不動搖。他堅持真理,但他又非常重感情,講信義,通情達理,為人敦厚熱情,品德純美,產(chǎn)生了很強的親和力、凝聚力。黨內(nèi)黨外,國內(nèi)國外,上層下層,都有他許許多多的知心朋友。在人們心目中,他是領袖、偉人,又是良師、益友,是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好公仆。

第三章特別寫了一節(jié)“志同道合,模范夫妻”。周恩來品德純美,不僅表現(xiàn)在戰(zhàn)斗、工作、社會生活、人際交往方面,而且也表現(xiàn)在婚姻和家庭生活方面。周恩來與鄧穎超的婚姻,是思想和靈魂的結合,是共同信仰、共同理想的連結,他們的婚姻是幸福的,互敬互愛的夫妻情感人至深。

在艱難困苦、生死關頭他們互相關心,互相支持。長征過草地時,周恩來患阿米巴肝膿瘍,鄧穎超三天三夜守在他身邊。因無法消毒,只好用雪山上的冰塊敷在肝區(qū)上部,以控制炎癥的發(fā)展。三天后,周恩來排出半盆膿,才轉危為安。周恩來清醒后沒有兩天,鄧穎超因掉下沼澤后就發(fā)高燒。當時僅有一支退燒針了。鄧大姐堅持把這支針留給周恩來,自己靠堅強的信念挺了過來。

在事業(yè)上,他們互相理解、互相鼓勵,配合默契。解放初期,很多人要求鄧大姐出任政務委員職務,擔任部長。周總理都沒有同意。他說:“我是政府總理,如果鄧穎超是政府里的一個部長,那么我這個總理和她那個部長就分不清了。人家會把她做的事當成是我支持的。這樣家庭關系、夫妻關系、政治關系、政府關系就混到一起去了,這不利于我們黨的事業(yè),也不利于我的工作。”“我當一天總理,鄧穎超就不能到政府任職。”

實行薪金制時,有些人爭級別,鬧待遇。周恩來為在全黨樹立廉潔奉公,正確對待名權位的好風氣,總是帶頭壓低自己和鄧大姐的工資、職務和待遇。定工資時,鄧大姐被定為5級,周總理又給改為6級。1974年底,籌備四屆人大時,毛澤東提議讓鄧穎超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總理不同意,就把這件事壓下來了??偫砣ナ篮?,1976年12月,鄧穎超被任命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當她的秘書趙煒問及是否知道當年毛主席的提議時?鄧大姐說,早就知道此事,并且很平靜地講,“恩來這樣做,我很理解,那時不讓我上是對的。”。

在生活上,他們互相關心,相濡以沫。周恩來日理萬機,仍無微不至地關懷著鄧穎

超的健康。他有夜間辦公的習慣,有時開會,凌晨三、四點鐘才驅車回到家。為了不影響鄧大姐休息,總是與工作人員躡手躡腳地從屋后的小道繞行。外交秘書陳浩親切地稱這條小路為“周恩來小道”。

有一次會見客人,按組織上安排,鄧穎超與周恩來一起見客。平時是在樓上會見客人,秘書正要做準備,總理到了,吩咐說:“今天小超也參加,就在樓下見客吧,省得讓小超上樓了。”事情雖小,但讓人體會到關心之細微,愛情之深厚。

參加萬隆會議時,周恩來在一個星期中只睡了l3個小時的覺,他怕鄧穎超擔心,回國前特別囑咐秘書:“不要讓小超操心,她身體不好,我睡得少,回去補上就行了。”

“文化大革命”中,周總理有時到早上八九點了還沒有睡覺,鄧大姐怕干擾他的工作,又擔心總理的健康,就寫個紙條,讓工作人員放在總理的辦公桌上,提醒他“恩來,該休息了!”

周恩來與鄧穎超的愛情熱烈而經(jīng)久不衰,老而彌堅。1969年,越南共和國主席胡志明逝世,周恩來率代表團前往吊唁。當時越美戰(zhàn)爭仍在繼續(xù),美國飛機經(jīng)常在上空轟炸,大家都為總理的安全擔心??偫戆踩稻贿M門,鄧大姐就快步迎上去,說“老頭子,你可回來了!你得親我一下。”周總理把鄧大姐攬到懷里,兩人溫柔而又有風度地擁抱在一起,周總理深深在鄧大姐臉上吻了一下,那么自然,那么親熱,那么令人羨慕,那么令人感動。

他們的婚姻達到了“革命與生活的和諧”。如黑格爾所講,“愛情是男女青年共同培育的一朵鮮花,倘若它囿于個人私生活的狹小天地,就要枯萎凋零,只有使它植根于為人類幸福而努力奮斗的無垠沃壤中,才會盛開不衰。”學習周恩來精神風范,對于我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很有教益。

第四章著重寫了周恩來的“民主平等,嚴謹守紀”。

他是平等待人之典范。他平等地對待每個人。有一次,由于周恩來的汽車馳入中南海時車速較快,警衛(wèi)戰(zhàn)士小韓沒有看清規(guī)定的汽車出入信號,就揮起指揮旗攔住了汽車。但當小韓看到周總理在車內(nèi)向他微笑致意時,頓時不知所措,竟忘了向總理立正敬禮。周恩來看到了小韓緊張的神態(tài),所以,一下車,就給警衛(wèi)處領導打了電話,請轉達對小韓的歉意,并熱情地贊揚小韓堅持原則的負責精神。

在一次外事活動中,當記者為了搶拍毛澤東與外賓握手的照片,把照相機的長鏡頭放在了周恩來肩上。拍完照片,發(fā)現(xiàn)把總理當成了長鏡頭的“支架”,十分內(nèi)疚和不安。周總理卻微笑著點點頭,似乎是在說:同志,沒關系,這有什么呢?周恩來經(jīng)常提醒身邊工作人員:“不要只記得我是總理”,“在國務活動時我是政府總理;在黨內(nèi)活動時我是一個普通黨員;在群眾中活動時我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

他平等待人,因為他投身革命,就是為建設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他認為執(zhí)政黨的一項基本任務就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他指出:黨在執(zhí)政后,“權力是相當集中相當大的,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忽視民主。蘇聯(lián)的歷史經(jīng)驗可以借鑒。所以我們要時常警惕,要經(jīng)常注意擴大民主,這一點更帶有本質的意義。”執(zhí)政黨必須“經(jīng)常反官僚主義”,“官僚主義不是能夠一下子徹底反掉的,今天反掉了,明天它又來了。你掌握政權,總有這個問題,權力過分集中時就會有偏向。”,“這就使我們很容易忽視發(fā)揚民主而犯官僚主義和主觀主義的錯誤”。在如何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方面,他不僅注重對黨員干部進行民主教育,而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即“要在我們的國家制度上想一些辦法,使民主擴大。”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完善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完善黨的執(zhí)政方式問題。

周恩來具有很強的民主意識。要求黨和政府的各級領導,不僅要敢于和善于聽取各種意見,而且還要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尋找”各種意見,并創(chuàng)造條件使人能發(fā)表各種意見。他鼓勵干部獨立思考,敢于發(fā)表不同意見,討厭那種唯唯諾諾,看領導眼色行事,人云亦云的作風。1971年9月上旬,一天晚上,總理在人大會堂召開會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稿。參加會議的有各部委負責人和起草小組工作人員,近200人。討論中,有一個用詞,總理認為不準確,要修改,并談了自己的修改意見,問大家“這樣改行不行?”還沒等大家發(fā)言,一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提出意見,認為總理修改后用的詞也不妥當,應再修改。這就是總理辦公室秘書紀東。開始總理也不同意紀東的意見,大家各抒己見,展開爭論。經(jīng)過爭論,總理說,“我看小紀講得有道理,可以按他的意見修改,你們大家的意見怎么樣?”大家表示贊成。最后,總理語重心長地講,“討論問題,應當提倡平等的爭論,不要認為領導者的意見就百分之百的正確。其實,有些問題,做實際工作的同志、年輕的同志,往往有很好的見解。他們接觸實際多,框框少,所以有些意見比我高明,我們就按他的意見修改嘛!------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誰的意見對,我們就按誰的意見辦。”

他是遵守紀律的楷模,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他仍然像普通黨員一樣,自覺地參加黨組織生活,自覺接受和主動爭取黨組織和基層黨員的監(jiān)督。按時加納黨費。周恩來有個特點,凡是要求黨員、干部和公民做到的事,他首先做好,凡是要求他人不做的事,他帶頭不做。對于黨內(nèi)的保密紀律也是如此。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即將爆炸時,當時不知能否成功,要求全體工程技術人員絕對保密。周恩來說:“這件工作與鄧穎超沒有關系,我也沒有必要告訴她。”鄧大姐是見到我國原子彈試驗成功的號外,才知道此事的。

他是開展批評的榜樣。周恩來是人,不是神。他一生中有過失誤,也犯過錯誤。但他襟懷坦白,嚴于律己,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從不隱瞞。大一點的錯誤,他真心誠意地作檢討。對小的失誤,他也不敷衍了事。他作自我批評,決不強調客觀原因,而是首先著重從自己的思想、作風,從立場、觀點、方法上去找根源。他所領導的工作出了問題,首先自己承擔責任,決不諉過于人,而且?guī)椭嘘P同志盡快彌補損失。他經(jīng)常嚴肅地、公開地檢查自己的錯誤,求得黨和群眾的監(jiān)督,并用于教育干部、群眾。他說,一個領導者,應該永遠赤裸裸地站在群眾面前。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同志偶像般地來看領導,要具體地、全面地看他是不是夠一個好的領導,即使夠,也還要看他有什么缺點,幫助他改正。他強調,“缺點和錯誤的改正要從領導做起,首先領導上要自我批評,要多負一些責任,問題總是同上面有關系的。”他常講:多少戰(zhàn)友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這些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幸存者,還有什么缺點不能克服,有什么錯誤不能丟掉呢?

周恩來對干部、對工作要求很嚴,他也批評人,但總是出以公心,同時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他注意批評的方法和藝術,注意保護同志的積極性。因此,對于他的批評,人們心悅誠服,受益匪淺,甚至想多聽聽他的批評。

如果每一個黨員,特別是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能夠像周恩來那樣,帶頭繼承和發(fā)揚黨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作風,我們的黨就會更加充滿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順利發(fā)展就有了更加可靠的政治保證。

第五章著重寫了周恩來自覺進行黨性修養(yǎng)的方法和途徑。英籍女作家韓素音曾經(jīng)說,她之所以要寫《周恩來與他的世紀》這本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青年渴望英雄,渴望那些能夠向他們揭示人生真諦的人物,而不是現(xiàn)在西方宣揚的那些被扭曲了的人生‘價值’。”周恩來的一生,不僅向青年揭示了人生真諦,而且也揭示了如何成為“英雄”的“奧秘”。本書第五章,就是想使黨員干部包括青年了解周恩來成為大功大德集于一身的共產(chǎn)黨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自覺地加強黨性修養(yǎng)。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英雄。周恩來之所以成長為人們公認的一代楷模,與他經(jīng)歷的波瀾壯闊的社會實踐密不可分,也與他長期自覺地進行黨性修養(yǎng)緊密相連。這是他幾十年如一日,在實踐中刻意進取、自我完善的結果。他在領導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同時,也率先改造、完善著自己,成為自我完善的典范。研究他進行黨性修養(yǎng)的特點、正確途徑、科學方法,對于我們增強黨性,完善自己,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和黨的執(zhí)政能力是會有很大啟發(fā)的。

中央黨校出版社及責編張克敏同志為此書的出版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勞動,書的版式、封面設計精美,照片也配得很好。在此表示感謝!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時間倉促,在本書的編寫上,也留下一些遺憾,書中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責任編輯:郭浩校對: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