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辛亥革命激起人們無限的期待,它將中華民族的思想從封建專制的桎梏中解放出來,開啟了民主共和的新里程。
龍椅被撤走了,稱帝、復辟的倒行逆施為世人所唾棄;“洋人的朝廷”被推翻了,殖民者再難找到控制全局的統(tǒng)治工具;社會結構重新建立,民族資本主義開始發(fā)展,無產(chǎn)階級隊伍迅速壯大。革命者以民主立國、共和建國、憲政治國的政治理想,對中國社會進行著前所未有的改造。
在過去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中,封建專制是中國政治無計可逃的唯一選項,“天朝上國”是中國統(tǒng)治者們最為篤定的自我認知。戴皇冠的人或姓李或姓朱,而皇冠永遠高懸于華夏眾生之上;坐金鑾殿的天子或漢或滿,而皇權始終是“超級堅固的東方堡壘”。黑格爾曾經(jīng)指出: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的,它只是君主覆滅的一再重復而已,任何進步都不可能從中產(chǎn)生。
辛亥革命一聲槍響,把戴了幾千年的皇冠打落在地,敲響了封建制度的喪鐘。從立憲轉向革命的張謇敏銳地覺察出這場革命與中國歷史上一切“革命”的本質區(qū)別:“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過一朝之姓之變革而已,不足為異。孫中山之革命,則為國體之改革,與一朝一姓之變更迥然不同?!?/p>
對于這個“迥然不同”,毛澤東以極其通俗的語言,道破了它所帶來的歷史后果——“誰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痹绖P的“洪憲帝國”迷夢在83天里迅速幻滅,張勛的復辟鬧劇折騰了12天即告破產(chǎn),歷史的決斷,人民的選擇,讓一個時代強音振聾發(fā)聵:“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ㄆ撸┳鳛槎兰o歷史性的三大變化之一,辛亥革命與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與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一起,永遠彪炳于中國社會進步的史冊。
由當時中國尚無成熟的社會條件和新舊社會勢力力量對比所決定,辛亥革命是一場未盡徹底的變革。但“判斷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jù)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xiàn)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jù)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
辛亥革命讓“朕即國家”的時代成為歷史,標志著中國由一個自然經(jīng)濟占主導地位、閉關鎖國、王權體系十分牢固的傳統(tǒng)社會,轉向以民主共和制度為主體的現(xiàn)代社會軌道。它從制度層面為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探索了一條通路,斬斷了中國社會任何后退的可能。
辛亥革命啟開了封建主義之蒙,帶來了中國人精神世界的深刻變化,使思想解放的大潮奔騰東流。民主精神的蘇醒,平等意識的生長,令中國人的腦袋與雙膝不再為磕頭而準備著,而是為思考為前進而準備著。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一時之間,“自由盡是新風尚”。
辛亥革命為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救民道路打開了新的視野,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準備了經(jīng)濟基礎與階級基礎,為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社會條件,一個順應時代潮流、能夠領導中國政治變革的新的政治力量應運而生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