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結合、思寫并進是劉少奇非常重視的學習方法。在早年求學時期,劉少奇就常帶著問題讀書,并經常練筆,他在玉潭學校學習時的同學賀執(zhí)圭追憶到:在玉潭學校學習時,劉少奇讀書十分刻苦,而且勤于寫作,“文章寫的很好”,經常以“葛天氏”的筆名為《長沙晚報》、《湖南晚報》撰寫一些小品文。劉少奇認為讀書、思考和寫作是學習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如他一貫主張要勤動筆,因為“多寫文章能夠幫助讀書”,他還號召黨員干部既要“學習寫理論的文章,而且要注意寫現實性的文章”。
劉少奇還特別重視教學相長、學學相長的學習方式,他一貫主張向一切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同志學習。1959年初,劉少奇因繁重的工作再次累倒了,毛澤東要他到海南休養(yǎng)一段時間。在這段難得的休息時光,劉少奇依然沒有休息,而是組成了一個學習小組,集中精力學習蘇聯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這個學習小組,包括了薛暮橋、王學文兩位學者和在劉少奇身邊工作的同志。學習之前,劉少奇約法三章:一是大家都是學員,不分上下級,一律平等;二是采用座談方式,人人都要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三是既要學習理論,又要聯系實際。這樣,一個由黨和國家領導人、經濟學家、秘書、警衛(wèi)員、護士組成的“罕見”的學習小組,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和交流,這充分體現了劉少奇謙虛謹慎、不恥下問、虛懷若谷的博大心胸和在知識面前一律平等的學習信念。
現在,正值全黨全國大興學習之風之際,重溫、記取并發(fā)揚劉少奇博學勤思的學習精神,對于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建設不無裨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