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廣州指揮學院黨委抓住與官兵息息相關的生活與發(fā)展問題,把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轉化為推動學院科學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動真情、下真功、求實效。
今年5月21日,一份名為《關于干部駕駛私家車資格認定的通知》下發(fā)全院,學院干部不能駕駛私家車的歷史從此結束,27名通過考核的機關干部和教員成為第一批“準駕者”。
前些年,由于學院地處偏僻,學院附近沒有公交車通行,出租汽車也很少光顧這里。一些機關干部、教員只好開私家車上下班。由于存在不少安全隱患,情急之下,學院采取一刀切的辦法,禁止所有干部和教員駕駛私家車。
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過程中,黨委“一班人”認識到,我們工作的一切出發(fā)點、落腳點就是讓官兵生活得更幸福。私家車管理不能搞“一刀切”,因勢利導、疏控結合才是正確的方法。
兩個月前,對畢業(yè)學員第一次摸底考核,發(fā)現(xiàn)約12%的學員因訓練傷不是住院就是未能隨隊參加訓練,16個軍事課目竟然無一優(yōu)秀。這令院長盧信允十分不安:即將畢業(yè)的學員有那么多“瘸腿病”,到部隊還怎么帶兵?
帶著對部隊建設高度負責的責任感,他和學院政委李進一起,分頭深入班排,深入訓練場,調(diào)查研究,不放過導致訓練傷的細枝末節(jié)———
蹲在訓練沙池里,盧信允用指尖磨搓著沙子:“這沙子又雜又粗,一下雨就會變得硬邦邦的,像廣東這種多雨氣候,還有什么保護效果?”四米障礙訓練場,只見獨木橋、高板墻全是水泥做的,學員們在上面翻躍,硬邦邦、響當當,沒有一點彈性,不出訓練傷才怪……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