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上,人大代表對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評價特別高,對今年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社會發(fā)展工作部署也都非常贊同并充滿期待。今年的宏觀調控政策以及要著力解決的一些突出問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表述得比較清楚了,在此,我準備對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及調控措施談一些體會。
2010年經濟形勢的復雜性
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提到今年是一個經濟復雜年,媒體對此很關注。我覺得這個復雜性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理解:一是不排除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甚至可能出現二次衰退,但是我們有信心避免中國經濟出現二次衰退。二是全球經濟具有不確定性。歐元危機使得貨幣市場的投資者對歐洲經濟缺乏信心,甚至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意大利和英國等國的投資者對持有歐元都缺乏信心。三是大家對美國經濟能否延續(xù)去年二三季度的回升趨勢也很擔心。四是中國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股票、房價、收入分配等。
從全球角度看,現在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總量的份額比以前大了很多。前年全球經濟總量是60.4萬億美元,去年全球經濟總量是60萬億美元左右。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總量的比重現在大概占到了8.5%,這些年全球經濟的增量部分主要來自中國。所以全世界很關注中國的情況,怕中國出現重大調整而導致中國經濟下滑,最后影響全球。
對于中國經濟來說,今年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今年的不確定性在增加。去年我們的物價是往下走,所以一心一意把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提上去就可以了。實際上去年只講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保增長。所謂保就業(yè)、保民生,實際上就是保增長,因為保了增長就保了就業(yè),保了就業(yè)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就保了民生。這樣,政策、目標都比較單一。因此,大家的認識也比較一致,而今年就不一樣了。今年我們既要保增長,更要處理好三個利害關系:第一是要促進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第二是要調整經濟結構;第三是要管理好通脹運行。就是說,我們要做得更多,既要保增長,又要調結構,還要控通脹,所以情況更復雜。此外,今年也是為“十二五”規(guī)劃打基礎的最后一年,因為明年就是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了。這就要求我們對今年和以后幾年的工作有一個準確的把握。
對今年和今后幾年經濟增長的趨勢,我們不能只看GDP的增長,或者說不能只看黑色的GDP、金色的GDP,還要看綠色的GDP。現實的情況是全世界都在關心增長,而要增長就必須關心經濟總量,因為沒有經濟增長就沒有就業(yè)??梢?,經濟增長是無法繞開的話題。但繞不開的經濟增長問題又必須用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那就是要真正實現科學發(fā)展。其中尤其是對于地方區(qū)域經濟來說,增長得快,資金必然會多一些;增長得慢,資金肯定就少一點,但我們要求的是又好又快,以往的經驗,做到快比較容易,做到好且快則比較難。
怎么樣來看這個增長?從去年經濟情況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由一季度的6.2%提高到二季度的7.9%,三季度達9.4%,四季度10.7%,全年是8.7%。我們基本上走了一個V字形的右側。今年怎么走?我比較認可的一個觀點是,今年會有一個前高后穩(wěn)情況的出現。前高后穩(wěn)不等于前高后低,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會延續(xù)去年后三個季度的增長速度。今年一、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有可能會上漲到11%以上,因為我們一、二月份的工業(yè)、投資、消費、出口都是加速的,這還只是保守估計。比如進出口貿易,從貿易順差角度來講,前年我們是2600多億,去年1900多億,今年2月份是100多億,我預計全年是1500億左右,比去年會少一點。但是,整個出口貿易將會加速,進口貿易也會加速,尤其是今年的進口貿易。溫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就提到,我們會大幅增加進口。我的看法是,中國的需求上來了,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不要留錢,要把我們應該采購的原材料、緊缺物資采購回來,中國需要更多的鐵礦石,需要更多的有色金屬,需要更多的石油等。比如石油,我們在1993年以前是凈出口,1993年以后是凈進口,現在我國消費石油4.2億噸,我們實際生產的只有2.2億多噸,進口石油占總消費石油的比重是52%還多,所以我們現在要趕緊打通通道,進口石油。在汽車銷售方面也一樣,今年1月份到2月份我們的汽車銷售量已有287萬輛。前年我們全年的汽車銷售量是938萬輛,去年是1364萬輛。我估計,今年的銷售量少則1550萬輛,多則會有1700萬輛。因為現在買汽車的不僅僅是北京、上海、深圳這些發(fā)達城市,中國的中部城市甚至農村買汽車的人也越來越多。再加上政府對低排量、低能耗的汽車有補貼,我們的汽車銷售量就會更大??梢?,我們的消費需求在增長,整個經濟的總需求在增加。
在增加進口的同時,中國也會增加出口。歐洲的債務危機和歐元的貶值不能阻滯全球經濟的復蘇。我甚至認為,歐元貶值會使下半年歐洲的出口增加,因為他的出口成本會下降,出口的增加意味著它的生產活動會更好,投資就會增加,采購也會增加。所以,中國一再強調自由經濟就是一個雙贏的經濟。但是,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入世后十來年,尤其是最近幾年,講自由貿易聲音最響的是中國,而現在的歐洲和美國在自由貿易方面不談自由了,反而搞限制了。以前他們可是高唱自由貿易的呀!大家現在講迪拜,前段時間那里曾出現債務危機,但后來的石油漲價救了它。只要有石油,我估計半年以后迪拜的房價可能會上漲,現在迪拜的房價可能是最低的,總要有一個緩沖,現在石油已經到82美元了,迪拜出問題的時候石油是76美元。我覺得,只要中國的CPI超過3.4%,美國歐洲的CPI絕對會上漲。
總之,我認為世界經濟復蘇將由局部到全局,而且今年全球經濟很可能復蘇,不會因為小事情而出問題。
如何看待美國經濟及其影響
我認為,經濟回升看中國,經濟穩(wěn)定看美國。美國搞了兩次拯救計劃,就是反危機計劃,一個是布什、鮑爾森當時搞了7000多億美元,后來奧巴馬又搞了7000多億美元,美國最重要的是要融資,它不像中國有60多萬億的國民儲蓄。所以,要扭轉全球經濟下滑趨勢,美國擔當不起這個責任。美國是個發(fā)達國家,但也是一個欠債國家,美國全年的GDP14.2萬億美元,而其政府債務、企業(yè)債務、家庭債務達50多萬億美元。所以說,這一次扭轉經濟下滑趨勢靠中國,但中國也不能老承擔這個責任,因為中國自己這么搞下去,信貸也受不了,信貸總是要還錢的,我們必須平衡信貸。
那么我們研究美國經濟能不能上來。我覺得美國經濟今年肯定復蘇,會延續(xù)去年二、三季度以來的復蘇趨勢,一、二季度快速增長,三季度會有所收斂,四季度會稍微弱一點,但只要經濟一上來,它就會保持一個增長趨勢。理由如下:
第一、現在美國的企業(yè)狀況開始改善。美國的中、大銀行,特別是特大銀行,現在復蘇很快。除了金融類的企業(yè)外,其他實體類的企業(yè)狀況都出現好轉的態(tài)勢,比如美國的汽車最近就出現增長的趨勢。此外,美國的電子信息、新能源和其他類實體經濟,甚至包括農業(yè),現在也好轉了。美國的勞動生產率也由原來5%一下上升到現在的8%多點。
第二、美國的勞動力就業(yè)市場開始發(fā)生變化,出現就業(yè)的增長。2008到2009年下半年,美國的用工情況主要是大面積裁員,甚至有的企業(yè)幾萬地裁員。最近,出現了就業(yè)指數的增加。雖然它的失業(yè)率還有9%多點,但因為它的勞動力供給增長速度快,美國的就業(yè)指數仍然是增加的。
第三、美國的資本市場現在還保持著旺盛的趨勢。比如說道瓊斯指數,去年3月份是6500點,到了去年12月份是11000點,最近一兩個月又稍微有些回落,也就是說,從去年3月份到現在,它有70%都是升。還有一個是CRB大宗商品也在不斷往上漲。
第四、美國經濟總量指標呈現上升態(tài)勢。去年一、二季度美國GDP負增長,最高-0.5%,二、三季度2.2%,四季度到5.9%。今年一、二季度美國GDP肯定是往上的。
最后,美國也在講發(fā)展方式轉變。我們講的轉變發(fā)展方式是把出口導向拉動向內需轉變,靠創(chuàng)新驅動內需增長,這是從內外關系來講的。從自身發(fā)展來講,我們講增長也講效率,而美國講的是出口推動戰(zhàn)略。以前美國是過度消費,現在它要促進出口,就想限制進口中國產品,推動人民幣升值。最近美國的出口增長就不錯,逆差在減少。把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我認為美國經濟不會有二次衰退。因為美國經濟與中國經濟關系太密切,是中國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所以我用了這么多時間講美國經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