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分析(4)

摘要:今年我國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了。一方面這輪經濟繁榮周期內部矛盾積累到了發(fā)生變化的階段,另一方面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特別是美國經濟的衰退,全球經濟的減速。要避免經濟大幅下滑甚至出現硬著陸或者滯脹,如何認識和把握國內外雙重因素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

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置身于全球經濟之外獨善其身,因為我們參與全球化的程度很高,但我們也不要過高地估計這種影響,過多地擔憂。一方面,我國對美的貿易下降,但我們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出口也在迅速增加,比如對俄羅斯、印度、巴西。更主要的是,我國經濟增長主要還是靠內需來拉動,外需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程度從根本上取決于我們能不能有效的擴大內需和內外需的平衡關系。那怎么樣來擴大內需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擴大居民的消費需求。怎么樣擴大居民的需求呢?消費是收入的函數,必須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這是宏觀政策層面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第四,美國和全球經濟減速從外部上加大了我國經濟下行的壓力。進出口下來了,肯定對經濟下行有影響,但也會增強我國調整出口結構的動力。我們要培育自主品牌,提高附加值,增加產品的競爭力,向高端發(fā)展。同時也逼著我們走出去,加大海外投資并購力度。我國現在有1.6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走出去”的要求越來越迫切。

第二個影響今年我國經濟走勢的事情是雨雪冰凍災害。

應該說這場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是短期的,而且對全年的經濟基本面影響不大。這次災害主要是發(fā)生在1、2月份,因為春節(jié)放假期間,企業(yè)活動比較少,建設項目基本處在淡季,所以損失還是比較有限。從總體上評估,民政部的估算是1111億,不會影響到全年經濟增長的基本面。而且災害以后,有的地區(qū)都在加快重建,開足馬力,擴大再生產,把損失補回來,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會對GDP增速產生一個推動作用。

受雨雪冰凍災害影響最大的是農業(yè)部門,主要不是糧食作物,而是油菜、蔬菜、水果這些經濟作物。南方的果農損失很大,他們說大概五年緩不過勁來。竹農損失也很大,竹子差不多毀了一半。油菜損失也不小,今年植物油可能還會維持在高位。還有豬肉也受到影響,現在養(yǎng)豬場不再是一家一戶了,變成了用電、喂飼料的規(guī)模性飼養(yǎng),停電的時候很多豬都凍死、餓死了。原來說今年下半年豬肉價格會回落,現在大概要推后了。雨雪冰凍災害,可能對緩解旱情有積極意義,可能給有些地方帶來的增產效應。雨雪冰凍災害對經濟最有實質性影響的是推高農產品價格,使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

第三個影響今年我國經濟走勢的事情是我國經濟內部結構性矛盾。

外部因素也好內部因素也罷,對我國經濟走勢影響最大的依然是內部結構性矛盾。外部經濟變化加大了我國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但真正能夠影響你的還是你自己,我們必須看清楚自己內部的結構性問題。

首先,原來的一些問題沒有根本解決。比如投資增長,中央說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流通性過剩,這些問題解決了嗎?沒有根本解決。投資增幅雖然有回落,但是仍然存在,仍在高位,而且存在反彈的壓力。為什么存在反彈的壓力?因為流動性過剩這樣一個投資高位增長的條件還存在。

第二,流動性過剩的問題沒有完全解決,信貸擴張的勢頭依然很強勁。從銀行的數據來看,今年1月份新增貸款是8036億,以往1月份大概就4000億新增貸款,如果加上外匯的話是9100億。雖然2月份新增貸款是2434億,有所回落,但1、2月份加起來新增貸款超過了1萬億,而去年總貸款規(guī)模3萬多億。銀行也是上市公司,也有放貸壓力,要不那么多錢,誰給它付利息?這個壓力也很大?,F在銀監(jiān)局通過監(jiān)管機構,控制銀行的貸款規(guī)模,你貸款多我就罰你,但總的來說銀行還是有抵觸,因為它是一個上市公司,要追求利潤最大化。

流動性過剩就是說總的資金流量非常大,這樣就會從一種需求的壓力推動通貨膨脹,前一段時期剩余資金被房市、股市吸收了?,F在股市跌破4000點,有些資金開始抽回。房子方面,國家也采取了很多政策。如果這些資金都出來進入商品和服務市場的話,那可真是不得了,所以房市和股市一定要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

第三,外貿順差可能回落,但全年的外貿順差仍然在高位。今年1月份出口就開始回落了,當月的順差是195億,2月份更低,只有85億。當然這里有些特殊的因素才導致外貿順差大幅度回落,這是短期現象,3、4月份的數據很快就會反彈。我國經濟的基本結構沒有變,盡管國際上經濟有些減速,使我們受到一些影響,但總體上說今年的外貿順差也不會太低,去年是2622億,今年我們原來預測會有3000億,當然還要看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總的來說順差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外貿順差是流動性過剩的主要資金來源,我們的外匯要結算,結算管理部門把相當于外貿順差的人民幣放到市場上去,就不斷產生新的流動性。那銀行怎么把這個放出去的錢收回來呢?無非就是提高商業(yè)銀行的存款里面的準備金率,還有就是發(fā)行央行票據,另外就是調利息。我們受美元利率的制約,如果美元再降到一百個基點的話,咱們還敢調利息嗎?中國美國之間的利差,再加上人民幣的穩(wěn)定升值預期,將有大量熱錢涌入,所以我們不敢輕易動利率。

第四,價格上漲仍在持續(xù),而且通貨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價格上漲有翹尾的因素,今年一季度如果沒有新的漲價因素,翹尾因素大概是5.3%,這意味著價格一點都不動,CPI就會是5.3%,更何況有新的漲價因素呢?所以今年一季度的居民消費價格可能會超過7%。但是價格上升也有恢復和補償的性質,有一定的合理性,現在價格僅僅比1997年的價格漲了0.6%,就是總體來算,現在工資漲了多少了?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漲了多少?尿素漲了26.6%,柴油64.4%,農膜漲了60%。農產品不漲價,城鄉(xiāng)收入怎么縮???我們的農產品價格比國際市場價格低很多,比日本,韓國更低,比發(fā)達國家農產品更低。我們到國外去,老是說買一根芹菜也要那么多錢呢?比我們貴得多,為什么我們漲一點就不行啊?問題的關鍵在于,怎樣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

除了CPI之外,PPI、房地產價格等漲幅也是很大的。房地產價格,很多人說拐點、回落。我告訴大家,今年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銷售價格上漲11.3%,從全國來看,沒有什么大的變化。有人說,上海、深圳的房價降了,那是郊區(qū)的房子,城里的房子好像沒有大的變化。北京郊區(qū)的樓盤也有打折的,但是城里的房子總體上沒有變化。最近媒體報道,房市又開始活躍了?為什么?股市不行了,資金又進房市了,房市又有一點活躍了。

第五,隨著準備金率和利率的多次調整,央行對沖流動性的空間越來越窄。可以調存款準備金率,現在已經到15%了,但不能無限上調。銀行總要有流動性,你把它流動資金全收回來了,銀行不就死了?

現在的流動性過剩只是現象,根源是我國經濟結構失衡,這才是矛盾的根源。經濟結構失衡表現在儲蓄、投資和消費的失衡,根源還是政府、企業(yè)、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失衡。所謂儲蓄投資和消費結構的失衡,按照宏觀經濟的恒等式,儲蓄可以視為消費的剩余,那么儲蓄應該恒等于投資和進出口,換句話說,在儲蓄率很高的情況下,投資的增加和進出口的增長都是合理的。

由于中國長期保持高儲蓄率,所以對投資和出口的高度依賴這種格局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儲蓄多了就會投資,投資形成的生產能力相對于居民消費能力越來越大,必然就有一塊剩余,剩余你就要出口,出口轉成順差,順差變成流動性,流動性大錢就更多,錢多了再投資,這樣就形成一個循環(huán)。為什么投資過快?跟儲蓄率高有關系。為什么出口過多呢?跟鼓勵出口的戰(zhàn)略和政策有關。我們以前出口有減免稅,出口有退稅,出口有信貸優(yōu)惠。進口就比較麻煩了,要審批?,F在這套體制在開始調整,但沒完全調整過來。再加上我們的匯率缺乏彈性,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10%,歐元對美元升值了60%,但人民幣對歐元升值了嗎?不但沒有升值反而是貶值。這是第一個結構失衡,儲蓄、投資、消費這個結構失衡。這里面的根源是儲蓄率過高。

為什么儲蓄率過高呢?收入分配存在問題,政府的財政收入增長、企業(yè)利潤增長超過居民收入增長。政府收入占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001年從21.1%上升到24.2%,企業(yè)從15.1%上升到17.5%,居民從63.8%下降到56.5%。這跟儲蓄的結構正好是對應的。國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業(yè)傾斜,沒向居民傾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結構性問題。

居民為什么儲蓄呢?人民銀行做了一個調查,居民儲蓄首先是為了孩子上學。上學不是義務教育嗎?為什么還要儲蓄呢?怪了,這就是問題所在。第二是為了看病??床〔皇怯谢踞t(yī)療保障嗎?第三是買房子。香港人均GDP4萬多美元,我們頂多才到2600美元,香港有一半的人住廉租屋、公屋,為什么我們都要去買商品房?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英國有篇評論說,如果成品油、水電、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能在一個比較適當的時期內從政府手中松綁,投資過熱、貿易順差、流動性過剩等目前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市場的無形之手將會使這些生產要素成為中國經濟的自動穩(wěn)定器。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就是我們現在把要素價格扭曲了,把它理順后,投資規(guī)模就不會那么大,剩余生產能力就不會那么多,順差就不會那么大,流動性就不會那么多。這是一個循環(huán)關系。

國民收入分配的這種格局對宏觀經濟有很大的影響,當然調整收入不是那么簡單的,所以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之一就是,在儲蓄、投資、消費之間要大幅度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怎么提高呢?關鍵是調整政府、企業(yè)、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大報告中說了三條,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chuàng)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因為時間的關系,就講這些。我的講話不代表任何機構和單位,都是我個人的觀點。謝謝大家!

(報告人系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據宣講家網站報告錄音整理)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權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李賢博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