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己的心理免疫力
那么,我們怎么培養(yǎng)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怎么提高我們的心理免疫呢?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觀念。心理學里頭的自我觀念,也稱為自我概念,實際上是內(nèi)心深處一個個體對自己的評價和接納程度,即自己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對自己的評價特別重要,你如果說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人,那做什么事情就很有干勁,如果說自己是一個失敗者,那可能就干什么都不情愿。所以說人內(nèi)心深處的自我認知非常重要,自我接納程度越高的人,心理越健康,自我接納度越低的人,心理越不健康。我們除了接納優(yōu)點、接納長處,還要善于接納缺點,接納生活中無法改變的事實。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問你們,“你是一個成功的人嗎?”你們怎么回答?很少有人說我是成功的人,為什么?大部分人把成功的標準定得非常高。什么叫成功的人?有人覺得我現(xiàn)在只是一個處級干部,或者我只是什么什么,我不成功,他可能覺得局級干部是成功的;有人認為自己年薪只有5萬,是不成功的,什么時候我年薪到20萬,我就成功了;有人認為自己現(xiàn)在住70平米的房子是不成功的,什么時候住上300平米的豪宅就是成功了,等等。會有很多這種不切實際的概念,來影響人們的自我認知。
什么叫成功啊?成功在于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實際上,成功存在于我們?nèi)粘I畹拿恳惶欤晒κ侵该恳患唧w的事情,假設我今天在這里講課,晚上回家,我給我先生做飯,色香味俱佳,一盤菜端上來,大家吃得特高興,我覺得這就是成功。成功在于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我們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手頭的每一件事情,用心去過好每一天,這就叫成功。所以,良好的自我觀念在于自我接納。再問一下大家,“你喜歡自己嗎”?有人說喜歡。你喜歡自己的什么?大家可能會說,我喜歡我的性格,我喜歡我的工作,我喜歡我的朋友,喜歡我的興趣,喜歡我的家庭,但是我要再問一句,尤其對女士,你喜歡自己的身材和容貌嗎?很多人會說不喜歡。這就是說,有時候我們從內(nèi)心深處愿意接納美好的東西,排斥自己認為不完美的東西,那么這種排斥的東西越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會越低。要真正做到心理健康,就要愉悅地接納自己的缺點。比如說,我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會讓我的學生做一個試驗,這個試驗我把它命名為照鏡子試驗,就是讓學生第二次上課每人帶一面鏡子,下次上課之前,讓所有學生把鏡子掏出來,看看自己的臉,告訴我,從鏡子里面看到了什么?照鏡子的時候你是越照越高興,還是越照越不高興?你是越看越滿意,還是越看越不滿意?很多人告訴我說,越看越不高興,越照越不滿意,就像我的學生,都20來歲,風華正茂,卻都對自己不滿意,有的說“老師老師,我看見了我的雀斑”,有的則說,“老師,我的眼睛怎么那么小”,“老師,我的牙齒怎么那么黑”,“老師,我的頭發(fā)怎么那么枯黃”?等等。其中有一個同學照著照著,竟然說:“有什么好看,難看死了”,“啪”把鏡子蓋在桌上生悶氣。后來我就說,“同學們,你們剛才的回答太讓我失望了,凈是負面的評價,難道就沒有點正面的評價嗎?我現(xiàn)在要求每一個同學把鏡子拿起來,不許說負面的評價,只能說正面的評價。”這些學生拿起來鏡子又仔細照了照,“老師,我這眉毛長得還不錯啊”,“老師,我這耳朵還行”,“老師,其實我覺得我笑起來的時候挺好看的”。學生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說明什么?說明一個人在評價自己的時候,習慣于否定自己,不習慣于欣賞自己,更不習慣于接納自己,會把別人所不在乎的缺點放大。一個人會在內(nèi)心深處追求完美,內(nèi)心深處會去排斥你認為不完美的東西。
那么,為了要有良好的自我觀念,我們要做什么呢?首先,就是我們內(nèi)心深處要能夠悅納自己,要接納自己的缺點,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一個人都有缺陷,我們要去接納這種不完美。所以我經(jīng)常跟我的學生說,大自然物種萬千,但是沒有兩片葉子是一模一樣的,我們?nèi)俗鳛閭€體,和明星影星相比,你可能長得不漂亮,身材不夠苗條,但是你要記住,在全世界60億人口當中,你是獨一無二的,在全中國13億人口當中,你也是獨一無二的,你不僅有獨一無二的外表、獨一無二的個性,還有獨一無二的人生經(jīng)歷、獨一無二的情感體驗。這種獨一無二在今年,在你們30歲、,40歲的時候獨一無二,將來到50歲、60歲、80歲,甚至是100歲的時候仍然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每一個人生存的價值。送給大家三句話,第一句話叫做“人必先自愛,然后人愛之”。一個人首先要接納自己,要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挑自己的毛病,一天到晚看自己不順眼,他也會挑別人的毛病,也會看別人不順眼,只有一個內(nèi)心快樂的人,才會給別人帶來快樂。如果一個人內(nèi)心深處斗爭特別厲害,自我矛盾沖突厲害,一定會在人際關系、在工作各方面表現(xiàn)出來,他心里不平衡,“我不好受,我就不能讓你好受”。他會制造很多事端來折磨別人,在同事關系、夫妻關系里面都是這樣。大家看《中國式離婚》里面林小楓后來怎么折騰宋建平的?林小楓自己不痛快,不痛快他就折騰宋建平,無中生有,捏造出第三者,一天到晚折騰他。所以大家要“人必先自愛,然后人愛之”,如果你自己都討厭自己,別人怎么會喜歡你呢?第二句話叫“人必先自助,然后人助之”。一個人面臨了困難,面臨一種窘境,一定要想方設法自救,想方設法改變,別人才會幫助你,如果你自己都不改變,自己都不動,別人沒法幫助你,所以說要靠自己的力量,必先自助然后人助之。第三句話是“人必先自信,然后人信之”。一個人要培養(yǎng)對自己的自信,別人才會相信你,一個人對自己不自信,你怎么去贏得他人對你的信任呢?這是培養(yǎng)積極健康心態(tài)的第一個方面,即大家要有良好的自我觀念,內(nèi)心深處要充分地接納自己,肯定自己,欣賞自己。當然,我們不是說自戀,自戀是指認為自己什么都好,沒有任何缺點,那也是一種心理疾病。而自我接納是指自己明白自己的缺點在哪兒,但是自己能接納它,這是一種理性。
其次,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善于自我激勵。這要從兩個方面的含義來理解。第一個是知識的激勵。因為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是一個知識經(jīng)濟的社會,我們現(xiàn)在的理念是終生教育的理念,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和以往理解的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不同的含義。以往學習是為了拿一個好文憑,找一份好工作,現(xiàn)在我們再談學習,是為了自我完善,這種完善是一生的計劃。第二個是情緒的積累,一個人的情緒好像一臺發(fā)動機,不可能永遠高速地運轉(zhuǎn),有時候轉(zhuǎn)轉(zhuǎn)就沒油了,它需要你加油,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你可能情緒就低落了,低落的時候怎么辦?在低落的時候,你要善于去激勵自己。有時候我們會為很多事情所煩惱,所以我們要把生活中的事情分成三大塊,第一塊是已經(jīng)過去的事情,對于過去的事情要讓它過去,不要再去想,不要去后悔,不要去埋怨,不是去指責;未來的事情也不要想太多,未來的很多東西是預料不到的,也無法去想它。我們要把時間、所有的精力放在手頭要干的事情上,全力以赴把它做好。
其三,是要保持樂觀情緒。快樂使人健康,快樂使人長壽,這是勿庸置疑的道理。美國心理學界經(jīng)過長達10年的時間,對10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一萬多人進行了詳細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快樂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心理感受。但是誰最快樂,什么樣的人快樂?這是不確定的??鞓肪哂袧庵氐闹饔^色彩,它和種族、年齡、職業(yè)地位以及個人占有的財富沒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它就是一種主觀感受。你說錢多了快樂嗎?不一定。有人調(diào)查過,說如果一個抑郁型個性的人,他很窮,很貧困,有一天,突然中了五百萬彩票大獎,他當時確實會快樂,但是這個快樂的持續(xù)時間最多半年,半年以后,他又陷入抑郁當中。這個研究結(jié)果表明,快樂是一種主觀評價,快樂屬于每個人自己。也就是說,每個人掌管自己快樂的鑰匙,不在于你的外界因素怎么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樂觀主義者往往會有比較好的免疫力,當一個人感覺到愉快的時候,腦內(nèi)就分泌出有利于緩和精神緊張的物質(zhì),人的免疫力就提高了;當一個人感覺不痛快的時候,這個物質(zhì)就分泌不出來,人的免疫力就降低了。有人研究過15000名胃病患者,發(fā)現(xiàn)4/5的人是由于心理原因而得的胃病。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要大力倡導積極心理學,他認為,以前的心理學老幫助病人,其實心理學應該關注健康人群,這是更廣泛的,心理學要使健康人群的幸福指數(shù)、快樂指數(shù)提高。塞利格曼測試了70個心臟病人,17個被測試為最悲觀的病人中有16個沒有經(jīng)受住第二次心臟病發(fā)作而去世,而19個被測試為最樂觀的人當中,只有1個人被第二次心臟病的發(fā)作奪去了生命。大家可以看出來,態(tài)度樂觀可以有效地去抵御疾病。
其四,是要心存感激。心存感激是指我們對所擁有的東西,對所處的環(huán)境要有一種心存感激的心態(tài)。前兩年,我到浙江臺州去給培訓班講課,這個培訓班名字非常有意思,叫“中共臺州市委領導干部配偶廉政建設學習班”。培訓班第一個活動是組織學習班的學員到監(jiān)獄參觀,由她們丈夫的原上司,已經(jīng)淪為階下囚的現(xiàn)身說法,聲淚俱下地給她們做報告:你們好好聽著,千萬別走我的老路,我今天什么都沒有了,家產(chǎn)全部被抄沒了,妻子改嫁,兒子改姓,自己被判了刑,如果有可能重來,我一定會選擇另外一種生活,我不會選擇這條路。然后回到課堂上,由我給她們講課。在講課當中我就運用半杯水的例子,說在座的都是第一夫人,縣長的太太、縣委書記的太太、局長的太太、廳長的太太,你們在當?shù)匾呀?jīng)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有了豐厚的物質(zhì)財富,你們已經(jīng)擁有了很多,你們已經(jīng)擁有了半杯水,甚至大半杯水。如果你們每一個人能對這半杯水心存感激,那半杯水就總是有,但是如果你不平衡了,說我怎么才半杯水???她怎么兩杯水啊?她怎么五杯水?。磕憔蜁絹碓讲黄胶?,到最后你是覆水無收,一滴水也沒有,所以要對我們擁有的東西心存感激。實際上,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是什么也沒有,赤條條的,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擁有了很多,這些東西足以讓我們心存感激。如果我們能用心存感激的心態(tài)面對每一天,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原本是非常美好的。
最后,送給大家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關于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第一,有充分的安全感;第二,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對自己的能力做恰當?shù)墓烙嫞坏谌?,生活目標和理想切合實際;第四,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要保持接觸;第五,能保持個性的完整和諧;第六,具有從經(jīng)驗中學習的能力;第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第八,適度的情緒發(fā)泄和控制;第九,在不違背集體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地發(fā)揮個性;第十,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情況下能適當?shù)貪M足個人基本需要。
(根據(jù)“宣講家”網(wǎng)站報告錄音整理,未經(jīng)本人審閱,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報告人系中華女子學院教授)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復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chǎn)權(quán)法律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