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健康,誘因何在?
我們再看看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各種影響因素。什么叫健康?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它的憲章當中提到健康的概念,是指一種軀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美狀態(tài),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tài),這是整體健康的概念。以前說什么叫健康?。磕闳ンw檢,體檢表一拿回來,各項指標正常,這叫健康,從完整的意義上理解,這不叫健康,健康還包括除了軀體健康以外的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完好狀態(tài),人際關系和諧,心理上能正確地認知識別自己的情緒,能夠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tài)。
影響人們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主要是心理因素、生物因素、社會因素這三個方面。任何一種心理疾病都是三種因素交替作用的結果。什么叫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你面對緊張、沖突和挫折事件,心里極度地不平衡。當然這有一個程度的問題,每個人的應對方式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心理免疫力和調(diào)節(jié)能力是不同的,同樣一件事情落在你身上,可能你沒事,落在他身上,就不行了。最關鍵的是提升我們的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來有效應對各種緊張沖突和挫折事件,因為我們的應對能力越強,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生物因素,主要是個人方面的遺傳因素,也包括身體健康的原因。就是說,抑郁癥有它的生物基礎,就跟一個人的體質(zhì)似的,你就比較容易得,別人不容易得,為什么?你遺傳基因里可能攜帶這方面的東西,如果母親是抑郁型的人格,她的孩子將來得抑郁癥的比例是其他正常的人好幾倍。有一些精神疾患,比如說像精神分裂癥,這個與遺傳的關系就更大了。此外,生物因素也包括身體健康方面的原因,比如說這段時間我正好感冒了,本身就難受,這時候突然有一個重大生活危機出現(xiàn),我的應對能力肯定不如健康的時候。所以說,我們大家要好好鍛煉身體,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一個基礎,甚至有一些身體上的問題會導致心理上的問題?,F(xiàn)在所有的疾病當中70%是屬于身心疾病,有一些疾病和你的身體因素有很大關系,比如說糖尿病,它屬于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屬于情緒引起的內(nèi)分泌紊亂,還有胃潰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這些都和人的情緒是否健康有很大的關系。社會因素,主要指社會環(huán)境方面的因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下,人們的生活、工作和諧有序,心理健康就得以保障,而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會使人們心理上的混亂和沖突增加。
看到困難,還是發(fā)現(xiàn)機會
同樣的一件事情,對不同的人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比如說這有半杯水,不同的人看到這半杯水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很高興,“呀,我已經(jīng)得到了半杯水!”他所關注的是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但有人越看越不高興,“怎么回事,才半杯水,那半杯水哪去了?”他所關注的是沒有得到的東西。同樣的半杯水,同樣的一個生活事件,不同的人的心理感受會不一樣,由于心理感受不一樣,所引發(fā)出的情緒反應也不一樣,行為后果也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所面對的很多客觀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每個人的主觀感覺是不一樣的,所得出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词虑榈膽B(tài)度會決定人的行動,如果一個人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做什么事情都會充滿熱情,他會不斷給自己設置目標,不斷地從事件當中總結經(jīng)驗;如果一個人心態(tài)非常消極,他做什么事情都會給自己設置很多的障礙,有時候本來一個很簡單的事,他越想越覺得復雜,最后就放棄不做了。所以有一句諺語這么說的,“有些人在機會面前看到了困難,但是另外一些人從困難面前發(fā)現(xiàn)了機會”。
美國有兩個心理學家根據(jù)5000個精神疾患病者所經(jīng)歷的事件,做了一個生活時間量表,他們把這個量表賦予不同的分值。在這個量表中,大家看,我們生活當中很多事件都會給你的心理帶來一些沖擊,有的沖擊比較大,有的沖擊比較小,喪偶分值是最高的,100分,突然你的親密愛人去世了,對你的沖擊力是非常大的。離婚73分,婚姻破裂65分,判刑入獄63分,親密的家人死亡,比如說你的父母啊、兄弟啊,孩子啊,63分,疾病或者外傷53分,結婚50分。大家一看“結婚”出現(xiàn)在這里,可能比較的驚訝,前面都是負性生活事件,結婚是正性生活事件,是人生一大喜事啊,怎么會成為一種生活事件呢?這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無論這個事件是正性還是負性,對人的心理沖擊是一樣的,要不然我們就很難理解范進中舉了怎么還瘋了。就是說,正性生活事件也會給你帶來影響。工作正在改變29分,子女離家29分,突出的個人成就28分,與老板發(fā)生矛盾23分,遷居搬家20分,換學校20分,甚至休假也有13分,輕微違法11分。
用此量表統(tǒng)計一個人生活當中過去六個月發(fā)生的所有生活事件,總分若在300分左右則意味著他遭遇了重大生活危機,總分在200分到299分為中度生活危機,總分在150分到199分為輕度生活危機,總分低于150分為正常。當然,這里所說的只是統(tǒng)計學的概念,實際生活中還有個體的差異。比如說同樣的生活危機事件,擱在不同人身上的反應是不一樣的。同樣的生活事件,對一些人而言壓力大得不得了,可是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他會說這沒什么,只是我鞋里的幾顆沙子,把它倒掉就是了。倒掉之后,他沒有任何負擔了。所以我們說,一個個體如果應對生活危機能力越強,心理免疫程度越高,他的心理就越健康。就是說,別人都過不去的事情,他能過去,別人想不開的事情,他能想得開,別人無法化解的疙瘩,他能化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