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北京進入了汛期,而排水是防汛的主要措施之一。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有著優(yōu)秀的排水系統(tǒng)。游客去故宮參觀,會注意到很多宮殿建筑的室外臺基欄板端部有龍頭造型的排水設施,其雙角后張,唇部上揚,眼如銅鈴,有震懾之感。...[詳細] 時間:2020-09-11 11:15 查看:118次 標簽:紫禁城排水暴雨
古建館總體區(qū)域涵蓋自午門至東華門段城墻、東南角樓、東華門和鑾儀衛(wèi)四個部分。城墻段不設專門展覽,作為古建筑的主要通道和戶外環(huán)境展示的重點。角樓展區(qū)設立“古建筑木結(jié)構(gòu)”專題展覽,展覽內(nèi)容和設施主要包括:多媒體角樓影視作品;角樓測繪圖紙,設置三棱錐體轉(zhuǎn)動式展板;角樓...[詳細] 時間:2020-01-14 13:43 查看:234次 標簽: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古建館城墻
《是一是二圖》是故官博物院收藏的一幅肖像名畫,圖中的主人公就是弘歷,即乾隆皇帝。此時他年逾不惑,身著漢家衣冠舒適地坐在榻上,身后懸掛著一幅與他畫中容顏一致的肖像,周圍遍布其所珍愛的器物。乾隆皇帝為這幅作品題寫了佛家偈語: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和畫中的弘歷一樣,畫...[詳細] 時間:2020-01-14 13:39 查看:236次 標簽: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家具館故宮
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guān)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并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宮廷演戲為世人了解皇家生活情景開啟了一扇絕佳的窗口。內(nèi)廷演戲,各朝發(fā)展并不平衡。乾隆朝社會穩(wěn)定,庫府充盈,...[詳細] 時間:2020-01-14 13:37 查看:310次 標簽: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戲曲館宮廷戲
雕塑館陳列的文物主要涵蓋陶俑、畫像磚石、佛像三大類。陶俑從戰(zhàn)國到明代,精品疊出,前后相續(xù),構(gòu)成一部完整的發(fā)展歷史,其中包括享譽世界的秦始皇兵馬俑等,數(shù)量上則以漢與唐居多。陜北與晉西南出土的畫像石,內(nèi)涵豐富,造型獨特。河北曲陽白石佛像時間從北魏直至隋唐,紀年造像...[詳細] 時間:2020-01-14 13:33 查看:231次 標簽: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雕塑館故宮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陶瓷是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標志之一。遠在10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我們的祖先就在中華大地上發(fā)明了制陶術(shù),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國家之一。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我國已能燒造原始瓷器。到了距今...[詳細] 時間:2020-01-14 13:31 查看:296次 標簽: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陶瓷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面...[詳細] 時間:2020-01-14 13:23 查看:252次 標簽: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太和殿奉天殿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于紫禁城南北軸線。其前有端門、天安門(皇城正門,明代稱承天門)、大清門(明代稱大明門),其后有太和門(明代稱奉天門,后改稱皇極門,清代改今名)。各門之內(nèi),兩側(cè)排列整齊的廊廡。這種以門廡圍成廣場、層層遞進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國古代“五門三朝”制...[詳細] 時間:2020-01-14 13:21 查看:228次 標簽: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紫禁城午門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故宮博物院的前身)是我國明清皇宮,擁有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每一個來紫禁城參觀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于其數(shù)量巨大的建筑,而自古以來我國民間也傳有紫禁城有9999.5間房的說法。有很多人認為,9999.5間房寓意帝...[詳細] 時間:2020-01-13 14:51 查看:591次 標簽: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9999.5間房故宮博物院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