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記者 陳新洲 趙仁偉)“這一場天災讓我們這一家老小15口人與死神擦肩而過。水火無情人有情。我們村子是房山平原地區(qū)受災最嚴重的地方,轉移走了400多人,沒有一個人死亡。但我們的村支書劉海波卻拖著被石頭...[詳細] 時間:2012-12-11 02:36 查看:298次 標簽:百姓故事
本報訊(記者周宇)2006年開始,北京首次在高校里選拔村官,至今已有6年,一批大學生轉變了“在農村工作沒有意義”的思想,不僅踏實做好農村的工作,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走進農村前曾猶豫&...[詳細] 時間:2012-12-11 02:30 查看:380次 標簽:村官自身價值百姓宣講
從“十一五”期間解決了40余萬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到“十二五”期間,本市計劃建設、收購各類保障性住房100萬套,越來越多的困難家庭改善住房不再是夢。 雪中送炭的保障房...[詳細] 時間:2012-11-05 10:07 查看:778次 標簽:十八大百姓宣講
信訪辦的工作是解決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兒,真誠地了解百姓的所需、所想,實實在在為民服務,讓百姓真正得到實惠,架起黨和百姓間的連心橋。 氣憤居民闖信訪辦 徐琳來自西城信訪辦,有天快...[詳細] 時間:2012-11-02 09:31 查看:425次 標簽:居民
荒山植樹,既防風治沙又可為農民創(chuàng)收。2004年,北京還出臺了山區(qū)生態(tài)林補償政策,家在延慶的陳雙來就是受益人之一。 曾是山林砍成禿山 陳雙來是延慶縣森林資源巡查大隊舊縣分隊巡查員,也...[詳細] 時間:2012-11-01 10:14 查看:493次 標簽:十八大百姓宣講
法院受理農民工討薪的案件不少,但是款要上來后為300塊錢,親自送到已經回到家鄉(xiāng)的原告手里,這樣的事兒可不多。這件事就發(fā)生在門頭溝區(qū)人民法院,法官從北京飛到四川,將34490塊9毛錢一分不少地分別送到了22位農民工手中。 要回...[詳細] 時間:2012-10-31 10:11 查看:490次 標簽:十八大百姓宣講
樓宇黨支部,這個新名詞兒可能很多人都非常陌生,這是開在寫字樓里的黨支部,北京第一家建立樓宇黨支部的寫字樓就在朝陽門附近的鴻安大廈。 外籍企業(yè)家要入黨 蘇博來自朝陽門街道工委,那天他剛一到鴻安大...[詳細] 時間:2012-10-30 10:31 查看:496次 標簽:十八大百姓宣講
又到了一年一度征兵的日子。從舊社會到新中國,人民對于黨和解放軍的愛跨世紀,卻絲毫未變。尉紅英是市委講師團干部,她家住在司馬臺長城腳下,幾輩子都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他們山里出了兩位偉大母親,兩人送子當兵的故事流傳至今?! ?...[詳細] 時間:2012-10-26 09:58 查看:728次 標簽:十八大百姓宣講
大興區(qū)榆垡鎮(zhèn)劉家鋪村位于北京的最南端。村民年收入從幾千到幾萬、十幾萬;從過去的養(yǎng)兒防老到人手一份養(yǎng)老保險……該村黨支書李書國參與并見證了這一切的變化,他說,只要時刻把村民放在心上,村民就能凝聚在一起,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 ...[詳細] 時間:2012-10-25 10:03 查看:475次 標簽:十八大百姓宣講
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讓很多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當上了股東,不用辛苦勞作也可獲得豐厚收入。而從最初的矛盾重重到實現(xiàn)改革,則是由干部一戶戶不懈的談話講解中得來的。 土地補償亂了村中秩序...[詳細] 時間:2012-10-24 09:44 查看:284次 標簽:百姓宣講
張述泉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博士,在宣講中,他講述了老師王華明34歲被評為博士生導師,2000年起牽頭主持重要科研項目,以及研發(fā)出合金部件生產技術的故事。 5年研發(fā)掌握世界先進技術 王華明是恢復...[詳細] 時間:2012-10-23 10:32 查看:351次 標簽:合金生產技術部件飛機領先我國世界
相信很多人都體會過那種震撼和感動,在看到殘疾運動員在運動場上拼搏時,他們殘缺的身體放大了運動魅力和人性的光芒。使殘疾人不再受歧視,融入社會,是黨和國家一直在努力做的。 意外致殘但幸運入學...[詳細] 時間:2012-10-22 10:07 查看:445次 標簽:
從幸福天堂墜到地獄,再從地獄一點點爬上來,越爬越高……石青華的人生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從流浪乞討到108個流浪孩子的爸爸,他說,有愛就有希望。 遭意外生活巨變 ...[詳細] 時間:2012-10-19 09:47 查看:520次 標簽:青華
2009年,市政府部署為全市60歲以上全口無牙低保老人實施免費鑲牙。馮征是北京口腔醫(yī)院技工中心的工作人員,正是因為做了這次義診的志愿者,馮征和懷柔的一位老人成了朋友。 老人享受免費鑲牙 ...[詳細] 時間:2012-10-17 10:53 查看:340次 標簽:老人
在生活中常能見到的廢品回收人員的背后也有許多故事,艱辛的、奮斗的、溫暖的、成功的,甚至浪漫的、不可思議的。高樹義就是這樣一位在北京干了19年廢品回收工作的山東人,他說,是首都北京的包容、大氣鼓勵了和自己一樣尋找夢想的人。 用...[詳細] 時間:2012-10-16 10:37 查看:440次 標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