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回顧和總結了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yè)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明確指出,一項重要成就是“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相對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立的“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工作“基本格局”來說,這是一個體現(xiàn)習近平法治思想重要理論特征的最新論斷,具有繼往開來、承上啟下的里程碑意義。
第一,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標志著過去十年全面依法治國各項法治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十年來,我們采取一系列戰(zhàn)略性舉措,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在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成就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全面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廣泛開展,人民當家作主更為扎實,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
不難看出,將“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這樣的重要論斷安排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一部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重大變革”,顯然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用法治作為治國理政基本方式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過程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的充分肯定。經(jīng)過十年努力,無論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理論、大政方針,還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綱領和具體工作,都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全面”要求下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體系,具有了較大的確定性,各項法治工作有機協(xié)調,呈現(xiàn)出要素齊備、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連接順暢和運行有序的“法治格局”。“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對過去十年法治中國建設的各項成績作了高度概括和總結,與 “全面”的價值要求相適應,使用“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來闡述目前全面依法治國的現(xiàn)狀恰如其分。
第二,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為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提供了路線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第七部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中強調指出,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習近平總書記的上述論述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什么?“道路”的起點在何方?如何才能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為此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既然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了,這意味著法治中國建設的各個方面的法治要素都已齊備,法治工作已經(jīng)形成系統(tǒng)化思路,全面依法治國走上了穩(wěn)定發(fā)展的軌道。如果沒有“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這一重要論斷,那么,在法理上就無法斷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清晰路線圖,因此,就無法回避“摸著石頭過河”這樣只有改革開放初期才適宜提出的大膽改革思路。但改革開放已逾40多個年頭,尤其是法治建設,早已度過了“有法可依”“有法總比沒法好”“立法宜粗不宜細”的粗放式發(fā)展時期,進入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新時代。所以說,作出“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重要論斷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路線圖基本清晰,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當滿懷信心、方向明確、前途光明。
第三,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構建了扎實的制度基礎。“在法治軌道上”推進黨和國家某項事業(yè)的發(fā)展,既是對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形成的總結,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依法治國各項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法治軌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路線圖”的代名詞。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14年2月28日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就明確指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jù)。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fā)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xié)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在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充分體現(xiàn)了法治對改革的保駕護航作用。
2020年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指出,當前,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tǒng)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很顯然,習近平總書記上述講話要把疫情防控工作納入法治軌道。2020年1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提出“十一個堅持”,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上述“堅持”事項已經(jīng)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與法治軌道相連接,彰顯了法治與現(xiàn)代化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zhí)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fā)揮法治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在上述講話中,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的重要論斷又與中國式現(xiàn)代化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進一步闡明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提出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與“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之間的新型“四個全面”之間的辯證關系,突出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法治保障。沒有法治,就沒有社會主義,更不可能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意味著各項法治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系統(tǒng)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供了充分有效的制度基礎,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越走越寬、越走信心越堅定。
第四,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意味著法治中國建設的各項工作必須向更深更實處發(fā)展。如前所述,既然“法治格局”已經(jīng)出現(xiàn),接下來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就是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下,按照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路線圖和“一規(guī)劃兩綱要”描繪的施工方案,把各項法治工作往更深處、更實處做,而不能再停留在宏觀和政策層面的疊床架屋。雖然不能說法治理念無須繼續(xù)創(chuàng)新,但至少可以說,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之后,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下,法治中國建設的各項法治工作主要應當往“深”處走,要解決許多法治領域“最后一公里”問題。特別重要的是要整體提升公民法治素養(yǎng),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第七部分提出了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各項法治工作做實做細的具體政策要求,包括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嚴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設法治社會等。很顯然,與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要求相比,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必須要“以憲法為核心”,這就對立法工作進一步提出了“合憲性要求”。相對于2004年3月22日國務院發(fā)布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出的依法行政六項要求來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是“扎實”推進依法執(zhí)政,這里的“扎實”二字是對已經(jīng)進行的依法執(zhí)政工作如何“做實”“做細”的進一步政策期待。“嚴格公正司法”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公正司法”之前再加上“嚴格”二字,進一步強調了“嚴格”對于“公正司法”的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快建設法治社會”是為了呼應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現(xiàn)行憲法正式頒行三十周年大會上講話中首次提出的“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政策主張,對于“一體建設”對象中的“法治社會”提出的特殊要求。相對于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建設來說,法治社會建設所遇到的問題更加復雜,因此,為了保證法治社會建設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建設的同步,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必須要“加快建設”法治社會,否則就可能因為法治社會建設的“滯后”而影響了“一體建設”的總體進程。
總的來說,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的“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重要論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過去十年在法治中國建設領域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的充分肯定,為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同時又為未來五年和到2035年的法治中國建設的具體任務和目標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方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供了現(xiàn)實和可靠的法治保障。假以時日,在全面依法治國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基礎上,中國式現(xiàn)代化事業(yè)必然能夠如期實現(xià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