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機關服務基層是個歷久彌新的話題,也是一項需要久久為功的工作。在部隊建設發(fā)展中,各級黨委和機關一直在探索改進服務基層工作的理念方法,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期“特別關注”,介紹兩個基層單位的有益嘗試:南疆軍區(qū)某團將機關周工作計劃表下發(fā)基層掌握,提高了工作效率;第73集團軍某旅轉變工作方式,變被動接待為主動服務。希望能給其他單位以啟發(fā)。
“機關周計劃”下發(fā)基層
■縱恒 劉程 于紅軍
“一表在手,工作全有!”上周五下午,南疆軍區(qū)某團火力營文書陳琳滿心歡喜地領到了機關下周工作計劃表。
仔細翻看計劃表,陳琳列出機關各業(yè)務股室集中辦公時間,依此將下周需要前往機關處理的事項進行了安排。
但在前不久,陳琳還因把不準機關的工作節(jié)奏而常常煩惱。
一天操課后,陳琳抱著材料前往人力資源股咨詢士兵證辦理事宜??吹疥惲者M來,負責這項工作的干事安沖邊處理手上工作,邊略帶歉意地讓他稍等片刻。
然而過了半小時,安沖仍然忙得抽不開身,陳琳只能在旁邊繼續(xù)尷尬等待。這一幕,恰好被團政治工作處主任金鑫看到。
其實,安沖并不是故意把陳琳晾在一旁,而是剛好有重要材料需要上報,一時顧不上。但對陳琳來說,這樣的情況并非第一次遇到。雖然連隊還有其他工作等著處理,但既然來了機關,等著把事情辦完總比空跑一趟強。
“機關服務基層要講究效率,如果基層官兵提出的需求長時間得不到回應和解決,必然有損機關威信,同時也不利于基層建設。”帶著這些思考,金鑫在第二天的交班會上把這個問題擺了出來。
對此,機關人員和基層官兵各有說法。宣傳保衛(wèi)股股長肖淵表示,機關服務基層無可厚非,但機關人員也有學習、訓練任務,還要做好上傳下達工作,有時確實分身乏術。防空連指導員龐雙雙認為,基層工作千頭萬緒,有時一項工作耽誤了進度,后續(xù)工作便會受影響,機關和基層只有在時間上有效銜接,才能推動各項工作有序展開。
“將機關周工作計劃表下發(fā)基層營連,讓基層掌握機關工作安排。這樣一來,基層官兵可以錯開機關工作高峰期前來辦理業(yè)務,減少無效等待、避免白跑一趟。”經過討論,金鑫提出的解決辦法得到了一致通過。
這一做法試行后,機關和基層全都給予好評。“現在去機關辦事,基本能一步到位。”防空連文書閆程說,近兩周,他通過機關周工作計劃表摸準了機關的工作節(jié)奏,每次去遞交文件、辦理證件、開函蓋章都能順利完成。
“基層根據機關的工作安排,有針對性地來辦理業(yè)務,這讓我們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安沖說,雖然最近的工作依舊忙碌,但再也沒有出現讓基層官兵干等空耗的情況。
減少了反復折騰,提高了辦事效率,提升了工作質量。該團領導說,如今機關和基層同一個節(jié)奏步調,事事都能合上拍,真正做到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迎兵服務站”升級亮相
■葛斌 楊燁鋆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廖曉彬
最近,第73集團軍某旅中士蔣逢濤到旅機關申請家屬來隊臨時公寓房。許久沒來機關辦理業(yè)務的他發(fā)現,原來的“一站式服務窗口”的牌子不知何時換成了“迎兵服務站”。
等到業(yè)務辦理完成,蔣逢濤才真切感受到,牌子更換的背后是機關服務基層工作理念的更新。
蔣逢濤剛一進門,機關人員就熱情上前詢問來意。接過材料、立即審核,申請通過后,機關人員就將家屬房鑰匙、水電卡和一本《家屬生活服務指南》遞給了他,并告訴他這上面對家屬來隊期間可能遇到的出行、就醫(yī)等難題進行了解答。原來,考慮到暑期是家屬來隊的高峰期,機關早就協(xié)調好了家屬房,并針對大家關心的生活問題制作了服務手冊。
“沒想到現在機關考慮得這么周到!”去年國慶期間,因愛人要來隊探親,蔣逢濤到機關“一站式服務窗口”申請家屬房。他本以為交完材料就能拿到鑰匙,沒想到過了一個禮拜都沒動靜。幾次詢問,機關的回復都是“正在辦理”。最后他只能向一名休假干部借用公寓房。
類似的遭遇,不少官兵都經歷過。在去年底的機關基層雙向講評會上,一些官兵反映“一站式服務窗口”辦理業(yè)務慢、回復不及時等問題,引起旅領導的高度重視。之前,他們就發(fā)現,“一站式服務窗口”在運行一段時間后開始遇冷,原來癥結在此。
在去年的“我為基層辦實事”活動中,為了更好服務基層,讓官兵來機關辦理業(yè)務“最多講一次、最多跑一次、最多辦一次”,該旅黨委決定整合機關各業(yè)務科室資源,開設“一站式服務窗口”。各科室抽調干部輪流擔任全時值班員,負責接待基層官兵,并根據業(yè)務內容協(xié)調對口科室辦理。
“我們也想把事情抓緊辦妥,但有時確實有心無力。”聽到基層的抱怨,機關人員覺得有點委屈。保衛(wèi)科科長石海源說,窗口工作人手有限,有時遇到業(yè)務高峰,確實很難保證效率。
“機關服務基層,不能坐在屋里被動‘接單’,而要提高工作預見性,做到料事在先。”該旅領導一針見血指出,機關工作質效不高,根源在于缺乏主動服務意識,沒有站在基層角度思考。
經過討論研究,今年初,該旅黨委一班人提出將“一站式服務窗口”升級為“迎兵服務站”,變被動接待為主動服務。
隨后,該旅先后歸納梳理官兵常見問題7類50余項,制訂了服務指南,方便官兵了解業(yè)務辦理流程;將過去的一個服務窗口改造為兩個辦公區(qū),日常業(yè)務區(qū)由專人值班負責辦理,而在官兵入黨考學、退役轉改、家屬集中來隊等業(yè)務辦理高峰期間,組織業(yè)務骨干提前入駐專項業(yè)務區(qū),確保“一來就辦,馬上辦好”。
該旅部隊管理科參謀郎帥告訴筆者,以往他們都是在辦公室等著官兵上門,現在他們專門成立了調研組,經常到基層一線了解困難需求,將工作做在前面。
“還沒等我們上門提需求,機關就提前幫我們想到了。”前段時間,該旅營區(qū)整體升級改造完成,機關辦公區(qū)和部分營連宿舍位置發(fā)生了變動。針對這一情況,部隊管理科牽頭協(xié)調營房科、財務科等科室,第一時間制作下發(fā)營區(qū)導航圖,并開通了班車,得到了基層廣泛好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