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網絡直播的倫理底線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守住網絡直播的倫理底線

近日,江西宜春一對夫妻意外身亡,留下8個尚未成年的孩子。隨后,涉事家庭變成“網紅地”,一些主播扎堆“圍獵”8個遺孤,家屬不堪其擾。12月10日,宜春政法委@平安宜春發(fā)出提醒:“請勿過度打擾!”

8個未成年孩子痛失雙親,成為遺孤,遭遇之悲苦,令人動容。一些網紅聞之卻“如獲至寶”、蜂擁而至,不顧對孩子們造成“二次傷害”的可能,為的僅僅是博人眼球、增加流量。這種直播消費悲苦、冷血無情、毫無人性,不是病態(tài)是什么?對這類突破基本倫理底線的行為,就該旗幟鮮明地制止,依法予以嚴懲;對那些“動機不純”的主播,該封號就封號。令人憂心的是,這樣毫無底線的直播絕非僅此一例,而是屢見不鮮。

從由“夫妻播黃”順線查出200余家平臺直播涉黃、涉毒內容,到某地醫(yī)生邊診療邊直播,罔顧患者隱私,再到此次眾多網紅爭相消費痛失雙親的未成年人。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下一些網絡主播已然染上了一種為“博眼球”不擇手段的“流量病”,一些網絡直播行為正在肆意洞穿基本的社會倫理底線,而且大有成為一種現(xiàn)象的趨勢。如果再不剎住這股歪風,只怕一些人會在“爭先恐后”地比丑、比俗、比壞中,干出更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網絡直播是一種新的傳播形式,它為草根“造星”提供了更多機會。對新傳播形式我們應該報以善意的眼光。然而,對任何一種新傳播形式來說,可以變的是傳播的手段和表現(xiàn)形態(tài),不能變的是尊重事實、明辨善惡、健康向上、志趣高雅等基本社會價值準則?;ヂ?lián)網上,有的主播通過直播方式送流浪漢回家,引起社會對流浪漢群體生存困境的關注;一些網紅線上銷售農產品,助力武漢疫后重振,引發(fā)大量粉絲關注;一些基層民警直播反詐騙走紅,被贊“正能量滿滿”等,這樣的直播才有社會價值。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直播不能毫無底線。為加強管理,相關部門早在2016年就出臺了《互聯(lián)網直播服務管理規(guī)定》,明確提出“主播實名制登記”,建立“黑名單制度”。今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安部等部門又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加強網絡直播規(guī)范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劍指直播行業(yè)亂象。進一步加強管理,對傳播淫穢色情、無節(jié)操無底線內容的,對利用網絡視聽進行違法犯罪和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堅決打擊、決不手軟,將為網絡直播劃定更明確的倫理底線;媒體對有獵奇、恐慌、色情、宣泄等色彩的直播平臺、直播行為保持高度警惕,及時批評鞭撻、揚善抑惡,有助于提高公眾的審美標準。

網絡直播具有很強的個人色彩,相應的也應具備很強的公共特性——不能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以丑為美,過度渲染;不能搜奇獵艷、一味媚俗、低級趣味,把作品當作追逐利益的“搖錢樹”,當作感官刺激的“搖頭丸”;不能粗制濫造、牽強附會,制造文化“垃圾”……期待相關部門以更有力的實招硬招,堅決剎住網絡直播的無底線趨勢,讓健康向上的價值觀成為流量經濟的先決條件,繼而把網絡直播引入積極向上的發(fā)展軌道。

(作者:李思輝,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劉宇同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