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2月:奴隸·公仆·主人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1921年12月:奴隸·公仆·主人

八道灣胡同走出了阿Q

北京趙登禹路北口路東,有一條消失的小胡同——八道灣胡同,胡同11號是魯迅先生的舊居。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經(jīng)典人物形象阿Q,在這里從魯迅的筆端走向了世界。

1919年8月19日,魯迅賣掉紹興的老宅后,買下八道灣胡同里的一所三進四個院落的大宅門。11月21日,遷入新宅。1921年10月,剛從北京大學畢業(yè)不久的孫伏園任《晨報副鐫》編輯,跑到八道灣向魯迅討文章。魯迅在《〈阿Q正傳〉的成因》中寫道:“每周一次。他就來要我寫一點東西。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確已有了好幾年,但我一向毫無寫他出來的意思。經(jīng)這一提,忽然想起來了,晚上便寫了一點……”同年12月開始,《阿Q正傳》每周或隔周在《晨報副鐫》上發(fā)表。

小說《阿Q正傳》是魯迅對舊中國病態(tài)國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統(tǒng)清算。阿Q生活在一個叫未莊的農(nóng)村,連姓氏和身份都不清楚,是個被人看不起的人。一旦被別人打了,他就安慰自己說:“我總算被兒子打了。”心里充滿了優(yōu)越感。精神勝利法貫穿阿Q的一生。即使要被殺頭了,他還在用精神勝利法忘掉砍頭的苦楚。魯迅對此解釋道:“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著,即一天一天的墮落著,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魯迅用漫畫式的夸張手法,將精神勝利法的荒謬性揭露得淋漓盡致。

而今,八道灣胡同雖然消失了,但11號魯迅舊居變身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園內(nèi)的八道灣魯迅紀念館,修葺一新的前罩房西頭魯迅住處,被定為《阿Q正傳》誕生地。

總統(tǒng)實在是全國人民的公仆

陳炯明率領(lǐng)粵軍攻入廣西,趕走桂系軍閥陸榮廷、譚浩明后,想搞聯(lián)省自治,不執(zhí)行孫中山出兵北伐的命令。于是,孫中山毅然入廣西,督師北伐。

1921年12月7日,在桂林各界76個團體召開的歡迎大會上,孫中山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現(xiàn)在民國的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國家是人民公有的國家……諸君今天來歡迎本大總統(tǒng),絕不可抱那種舊思想。本大總統(tǒng)受國會的付托,總攬全國政權(quán),雖然說是全國的行政首長,實在是全國人民的公仆。本大總統(tǒng)這次是來做你們奴隸的,就是其余文武百官,也都是你們的奴隸。從前帝國時代,四萬萬人都是奴隸,現(xiàn)在民國時代,大家都是主人翁。這就是民國和帝國不同的地方,這就是中國從古沒有的大變動。”

早在1911年12月29日,為感謝各省代表選舉他為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在致各省都督電中申明,“今日代表選舉,乃認文為公仆”。1912年3月,在以大總統(tǒng)名義發(fā)布的《為民服務通令》中,孫中山要求所有政府官員“皆系為民服務,官規(guī)具在,莫不負應盡之責任,而無特別之利益”。有一位年逾80歲的鹽商來南京,想一睹孫中山的風采。孫中山對老者說:“總統(tǒng)在職一天,就是國民的公仆,是為全國人民服務的。”老者問:“總統(tǒng)離職以后呢?”孫中山答道:“總統(tǒng)離職以后,又回到人民的隊伍里去,和老百姓一樣。” 老者回到旅店逢人便說:“大總統(tǒng)一點也不像從前的皇帝,待人可親熱??!今天我可見到‘民主’了。”

辛亥革命提倡人民公仆的觀念,對中國進入階級社會以來的官場政治是一大革命,是孫中山留給后人的寶貴政治和精神遺產(chǎn)。

令人痛惜的是,辛亥革命后人民依然處在社會的底層。官員是人民公仆,在中國共產(chǎn)黨人這里才變?yōu)楝F(xiàn)實。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曾明確表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如果違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僅玷污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信仰、信念,也與孫中山先生百年前提出的人民公仆觀念格格不入。

毛澤東去安源

青年毛澤東左手握拳、右手挾著紙傘,身后山巒肅立,風雨欲來……油畫《毛主席去安源》描繪的就是1921年毛澤東去安源路礦的情景。

江西萍鄉(xiāng)安源煤礦和湖南株洲到萍鄉(xiāng)的株萍鐵路合稱安源路礦,共有工人約1.3萬人,屬于日、德資本控制的漢冶萍公司。萍鄉(xiāng)安源煤礦是20世紀初中國十大煤礦之一,被譽為“江南煤都”。但深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殘酷剝削的安源路礦工人,勞動和生活狀況非常艱苦。礦工每天勞動長達12個小時,工資微薄。礦局給礦工每人每日銀洋二角七八分,而工頭實際發(fā)給工人的,只有銅元二十六七枚(安源洋價每1元可換銅元210余枚),工頭剝削所得在工人工資一倍以上。礦井沒有安全設(shè)備,經(jīng)常發(fā)生冒頂、穿水和瓦斯爆炸等嚴重事故,致使工人不斷傷亡。

早在1920年11月下旬,毛澤東到醴陵、萍鄉(xiāng)游覽考察,就注意到這里工人所受的殘酷剝削。1921年12月,安源路礦一部分有覺悟的工人寫信給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請求派人到安源幫助并指導工作。書記部當即派毛澤東、李隆郅(李立三)、宋友生、張理全4人到安源。

一到安源,毛澤東以交朋友的方式與工人談心,下到又黑又臟的煤井,對工人們遭受的疾苦深表同情。有的工人邊嘆氣邊說,沒法子,只怪我們命苦哇!毛澤東說,這個說法不對。我們受苦不是什么命里注定的,而是帝國主義資本家壓迫剝削的結(jié)果!說到這兒,他順手撿起一個小石頭打著比方說,一個小石頭,一腳就踢開了;要是把小石頭堆在一起就不容易踢動了。我們工人只要團結(jié)起來,就是有座山壓在我們頭上也能推倒。

回到長沙后,毛澤東決定把安源作為發(fā)展工人運動的基本立足點。之后,李立三、劉少奇、蔣先云、黃靜源、毛澤民等到安源工作,創(chuàng)辦工人補習學校,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支部、中共安源支部和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組織工人開展斗爭。

“從前做牛馬,現(xiàn)在要做人”。1922年9月,安源路礦工人舉行大罷工,取得了全國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中絕無僅有的一次勝利,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作者簡介:劉岳,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辦二級巡視員)

責任編輯:王梓辰校對:劉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