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會上,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一級巡視員侯振剛介紹,今年國慶節(jié)面臨了三個因素疊加,將會使游客人數(shù)增加。但同時,文化和旅游活動天然的具有人員聚集性強、流動性大的特點,將給文化和旅游行業(yè)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更大的壓力。
今年國慶七天的“黃金周小長假”,勢必迎來新一輪的旅游高峰季。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許多大眾旅游的需求未能得到釋放,“補償式”出游意愿強烈;另一方面部分地方和景區(qū)景點出臺政策,吸引力強。諸多因素都將使國慶期間公眾的出游人數(shù)增加。針對這一現(xiàn)象,無論是景區(qū)還是消費者個人都應當提前做好準備,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對于景區(qū)來說,應當依據“限量、預約、錯峰”原則,“因地制宜”做好規(guī)劃。各旅游景區(qū)要重點突出四個字:“未雨綢繆”。出于一種“補償心理”,大眾出游的愿望尤其強烈。再者國慶期間,秋高氣爽,天氣狀況良好,這對游客來說,更具吸引力。在各地旅游迎來高峰的同時,疫情防控的弦依然需要繃緊。近段時間以來,福建、黑龍江等地局部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國慶小長假,人員聚集等因素會增加疫情傳播風險。因此,防控工作絲毫不能放松。景區(qū)當嚴格落實國家和省市疫情防控部署及要求,貫徹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策略,限制客流量,落實好“提前預約制”,做好“掃碼入內”及“消毒消殺”工作,做好錯峰出行,避免人群聚集,打好國慶假期疫情防控戰(zhàn)。
對于個人來說,防控意識不容松懈。今年7月以來的南京、張家界、莆田等地疫情暴發(fā)。疫情可能隨時反彈,風險意識不容懈怠。在此復雜的形勢下,游客的假期安排也須有更多防疫的考量。國慶前夕,很多地區(qū)高校和企業(yè)提倡“就地過節(jié)”,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避免人員大范圍流動造成感染風險的“良方”。此外,做好個人旅行過程中的防護。乘坐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錯峰出行,盡量避免前往人員集中的密集場所。要佩戴好口罩,注重個人衛(wèi)生。入住賓館時,要注意通風換氣,嚴格遵守旅游地、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要求,一旦所在地出現(xiàn)疫情或被列為中高風險地區(qū),一定要服從地方政府的防疫安排。出游前,要密切關注疫情動態(tài),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區(qū)。盡量采取“自駕游”的方式出行,減少人員聚集風險。
對于相關政府部門來說,要加強督導檢查和制定假期期間的應急響應機制。各地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旅游景區(qū)、公共交通部門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導檢查,可采取下沉基層、明察暗訪等方式,旨在督促相關部門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國慶假期對于交通運載、景區(qū)接待能力與相關公共服務保障也是一次大考。當制定應急響應機制,執(zhí)行24小時值班值守,密切跟蹤疫情形勢,一旦發(fā)生疫情,迅速指導相關地區(qū)交通運輸部門,在當?shù)匾咔榉揽仡I導機構統(tǒng)一部署下,及時做好交通管控和應急運輸保障等相關工作。
一年一度的國慶小長假,是一次“國民大考”,休閑放松的同時,切莫忽略疫情防控。只有落實好科學有效的常態(tài)化防控措施,緊繃疫情防控之“弦”,才能過好“安心節(jié)”。(來源:宣講家網)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1/0930/1144188.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武漢江夏經濟開發(fā)區(qū)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