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大學大門及禮堂
如果您從地鐵二號線東直門站上來,往西南一溜達,穿過來福士廣場就能看到一面斑駁陸離滿是滄桑的高墻,這高墻里面就是有名的北新倉。
明英宗正統(tǒng)十年(1445年)建立海運倉,儲存漕糧。后來,為了政權(quán)穩(wěn)定,決定加強北京貯糧能力,又在海運倉北面建北新倉,兩倉緊緊相連,實為一倉。南門為海運倉,北門稱作北新倉。
在古代中國,有倉廩府庫的說法,這四個字代表著不同的意思。倉主要存放谷物,廩主要存放米,府主要存放文書,庫那是放刀槍劍戟的地方。北新倉倉廒在清初有49座,由于社會穩(wěn)定,人口膨脹,康熙年間倉廒發(fā)展到85座,現(xiàn)在僅存?zhèn)}廒7座,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北新倉是明清兩代官倉,所儲倉糧除用于政府各項開支外,還用于賑濟。遇上個災(zāi)年,大量災(zāi)民涌入北京的時候,賑災(zāi)就是主要工作。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進京后,強占糧倉,明清兩代官倉貯糧的歷史就此結(jié)束,北新倉步入衰敗時期。后北洋政府將北新倉改成陸軍被服廠,制作軍服和軍被??箲?zhàn)時期這里又成了日本人的軍工廠,曾當作日軍的槍炮庫用了很多年??箲?zhàn)勝利后,國民黨軍隊把北新倉變成了陸軍醫(yī)院、陸軍醫(yī)學院、陸軍獸醫(yī)醫(yī)院、陸軍衛(wèi)生材料廠所在地。
說到這里,還要提提北新倉里的朝陽大學。朝陽大學創(chuàng)辦于1912年,由法學界著名人士汪有齡、江翎云、黃群、蹇念益等先生創(chuàng)辦,是一所以法律、政治、經(jīng)濟等系為主的法科大學。1930年高等學校體制變革中,因為只有一個法科而改稱朝陽學院,但是一直沿用朝陽大學名號,人們也一直稱其為朝陽大學??谷諔?zhàn)爭時期,朝陽大學先后遷至湖北沙市、四川成都和重慶,抗戰(zhàn)勝利后遷回北平,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在原址建立了中國政法大學。次年2月,中國政法大學與華北大學、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合并成立中國人民大學。
朝陽大學雖是一所私立的法科大學,但享有盛譽,世稱“南有東吳,北有朝陽”,“東吳”指東吳大學,崇尚海洋法系,即英美法系;“朝陽”指朝陽大學,崇尚大陸法系。“無朝(陽)不成(法)院”??梢哉f,傳播近現(xiàn)代法學、經(jīng)濟學、政治學和司法制度的朝陽大學是我國的法學搖籃之一?,F(xiàn)在我們還能在北新倉里看到朝陽大學的舊址紀念牌。
北新倉倉墻的東北角有一座炮樓,我小的時候常常跑到里面去玩。長長馬道的最高點就是炮樓,向東向北有六七個射擊孔。我媽說,盧溝橋事變后,日本人穿著滿是鐵釘?shù)拇笃ば?,咔咔地走進了北新倉,蓋起了炮樓,架起了機關(guān)槍,虎視眈眈看著過往的行人,女人和孩子都不敢出門。這座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倉廒,經(jīng)歷了最恥辱的年代,日本兵就住在倉廒里,里面的空地也成了他們練兵的地方。日本投降那年,四面八方的人涌進北新倉,在里面唱歌跳舞放鞭炮,飽受欺辱的北新倉又回到了中國人民手中。
我小的時候,北新倉的大倉墻和里面的大院子是孩子們的樂園,里面人不多,操場大。幾個小伙伴,找一個漏氣的皮球,就能踢上半天,也沒人管。秋高氣爽的時節(jié),我們就從夏天用的竹簾子上抽出幾根竹皮子,偷出媽媽縫被子的粗線,糊一個“屁簾兒”,能把“屁簾兒”放得倉廒頂那么高。
有一年秋天,胡同里響起了救火車的鳴叫聲,我跑出門一看 ,五輛紅色的救火車停在倉墻外。壞了,一座倉廒著起了大火,噼噼啪啪地燒了三個多小時,火被撲滅時,只剩下一堵堵墻了。后來因為蓋樓,又陸續(xù)拆了一些倉廒,大卡車一車一車地往外拉倉廒的大磚,大家看著都心痛。我媽媽向司機要了一塊車上的磚頭,留作紀念。我哥拿它雕刻了一個健身用的磚鎖,每天早上舉上幾十下,后來我們家拆遷,那把磚鎖也不知去向了。現(xiàn)在想起來也怪可惜的,每一塊墻磚都有幾百年的歷史,都是文物。
大倉墻現(xiàn)在也是文物了,那時候,倉墻外面有幾個磚垛子,我們就比賽誰能從上面爬到里面去,到里面撿一樣東西,拿出來,小伙伴們就可以把你看成英雄。直到有一天,一個孩子爬墻時候掉了下來,摔傷了大腿,家長們嚴禁我們再爬倉墻,這項活動才終止了。
大倉墻靠近北新倉胡同東面的地方,開了幾個小門,這里住過幾位開國將軍,都是長征過來的老干部。我記得有一位姓潘的將軍,常常到我們住的地方來聊天,一點兒架子都沒有。我哥問他,潘大爺,您像我這個歲數(shù)當什么官了?潘大爺說,我二十歲就當師長了,整天打仗。我還看過他胳膊上的傷疤。潘大爺?shù)膼廴耸莻€大夫,每天上班都和我們一樣擠公共汽車,從來不坐潘大爺?shù)钠?。有一次,我和潘大爺?shù)膼廴送艘惠v公共汽車,一個女人拼命往上擠,潘大爺愛人說了一句別擠了,這個女人扯著嗓子喊道,怕擠你坐小臥車去呀。潘大爺?shù)膼廴藳]理她。我知道,潘家真的有小臥車,但是她從來不坐。
如今的北新倉里已經(jīng)蓋滿了樓房,東直門醫(yī)院等單位在里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也在里面,那里出了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的屠呦呦,夠厲害的吧。
北新倉的變化見證了社會發(fā)展。
我懷念小時候的北新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