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李桓英光榮入黨!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95歲李桓英光榮入黨!

8月18日12時,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95歲高齡的李桓英又戴上了那條大紅色的羊絨圍巾。第一次戴這條圍巾,還是上回去市委黨校上黨課的時候。

“我很少穿戴鮮艷的顏色。今天我要言行一致,因為黨旗是紅色的。”

李桓英仔細捋順兩鬢的頭發(fā),整理好頸間的紅圍巾,舉起右拳。她站在一群新黨員中間,蒼老的聲音飽含歲月打磨過的篤定:“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

攝影 鄧偉

我還不合格,只怕來不及

“敬愛的黨組織:1958年,我先后辭去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聘任的印度尼西亞、緬甸的亞司和梅毒兩種熱帶病專家的職務;告別了已遷居美國的父母,毅然回國。我對投報祖國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我真心熱愛中國共產黨,誠摯地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我雖已進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黨員的身份為救治麻風事業(yè)奮斗終身!請黨組織考驗我吧!”

2016年,李桓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為什么在耄耋之年申請入黨?“我還不合格,但恐怕來不及了。”李桓英言辭懇切,“科研追求真理,黨也追求真理。”搞了一輩子科研的她,對科研的態(tài)度極其嚴謹,對入黨的自我要求也同樣嚴苛。

所以聽到這個消息時,友誼醫(yī)院原黨委副書記鄭瑞芬激動莫名。“李教授幾十年前就該入黨了,沒想到她等了這么久。”

1998年,云南勐臘縣“麻風寨”。一條小船穿過河流,停在寨口。船上的李桓英和鄭瑞芬一眼就看見了岸邊等候的人。這曾經(jīng)是一群麻風病病人,他們正在等治愈他們的恩人李桓英。如今,這里不再是“麻風寨”,改叫“曼南醒”,意為“新生的山寨”,是李桓英親自取的名字。

77歲的李桓英搶先踏上了岸。

“我們的‘摩雅傣’(醫(yī)生)來啦!”……一路上,不斷有人奔走相告。北京友誼醫(yī)院、北京熱帶醫(yī)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桓英,在這里是家喻戶曉的“摩雅傣”。

李桓英拉過一直跟著她的一個小伙子說:“把鞋脫下來我看看。”小伙子依言脫下鞋,露出感染了麻風桿菌的腳。

此時,李桓英做出一個令鄭瑞芬震驚的舉動。她的手伸進小伙子的鞋里,摸摸有沒有沙子和釘子,再穿上。

這個動作,李桓英每年來回訪時都會做。麻風桿菌這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的是皮膚和周圍神經(jīng),病人的手腳是麻木的。她不厭其煩地教他們學會自我防護,是為了避免皮膚破損、潰爛。

在一處傣族竹樓前,主人用芭蕉葉裹了一個飯團遞給李桓英,她也不洗手,笑嘻嘻接過來就吃。

她不怕嗎?李桓英真的不怕。“戰(zhàn)士都知道子彈厲害,上了戰(zhàn)場不照樣往前沖?麻風桿菌可沒有子彈厲害。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傳染上——讓你們親眼看我現(xiàn)在就能治好它!”

臨睡前,鄭瑞芬忍不住問李桓英,“您為患者付出這么多,有沒有想過加入中國共產黨?”李桓英不假思索地搖搖頭,“鄭書記,我認為自己還不夠條件。我這人其實缺點挺多的,說話直,容易得罪人。但我會繼續(xù)努力!”

就在這一年,1998年,在北京召開的第15屆國際麻風大會上,中國向世界宣布已成功消除麻風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說:“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xiàn)場工作,李桓英是做得最好的。”

輾轉回祖國,全心為人民

如今,在中國,麻風病只有散發(fā)病例。“這些應該歸功于李桓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說的就是她。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楷模。”友誼醫(yī)院原黨委副書記張仲民說。

李桓英第一次見到麻風病人是在1970年。當時,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工作的她,隨單位下放到江蘇省的一個麻風村。由于缺乏有效治療方法,過去最人道的做法,就是將麻風病人趕到一個偏僻的地方,任其自生自滅。

這一幕刺激了李桓英。她想起自己1957年拒絕世界衛(wèi)生組織“續(xù)簽5年合同”的邀請,從美國輾轉回國的初衷:幫助祖國的同胞,遏制因貧窮導致的疾病蔓延。

1978年,被調到北京友誼醫(yī)院熱帶醫(yī)學研究所的李桓英,在57歲的年紀決心攻克麻風病。

1982年,李桓英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遞交了一份關于中國麻風病情況的詳細報告。次年初,她帶著申請來的免費藥品趕到云南省勐臘縣。

每天早上6點,62歲的李桓英要走十公里山路,渡過一條河進入麻風寨。挨家挨戶尋找麻風病人,到家中勸說他們服藥、為他們治療。

但世衛(wèi)組織提供的藥治愈患者需要六七年,太漫長了!李桓英經(jīng)過研究,決定開展服藥24個月就停藥的短程聯(lián)合化療。兩年后,作為試點的勐臘縣全部麻風病人被治愈。最終,這種療法使全國的麻風病人從原來的11萬人下降到不足萬人,年復發(fā)率僅為0.03%。

1994年,短程聯(lián)合化療法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全球推廣,用以治療麻風病。

2001年,李桓英主持的《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的策略、防治技術和措施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要活到百歲,余生跟黨走

在云南麻風寨工作的時候,李桓英非常關心一位共產黨員——勐臘縣原縣委副書記刀建新。

一天,李桓英找到時任友誼醫(yī)院黨委副書記的鄭瑞芬,神情嚴肅,“鄭書記,您得幫幫刀建新。”

1950年,年輕有為的刀建新突然從工作崗位消失。麻風病使他失去了跟家人團聚的機會,更讓他痛心的是,他已經(jīng)好多年“不交”黨費。

李桓英知道,“黨費”是刀建新幾十年的心結,不解決這個問題,就算治愈了麻風病他也不能釋懷。

鄭瑞芬和李桓英一起找到云南省衛(wèi)生廳,鄭重轉達了刀建新想回歸組織生活、交黨費的愿望。

回京后不久,鄭瑞芬就接到了李桓英的電話。電話那頭,平日自持的李桓英異常激動,“鄭書記,刀建新的事解決了,他現(xiàn)在可開心了。我也很開心,感謝你!”

鄭瑞芬聞言亦動容,“是您的功勞啊,李教授!我們黨員應該感謝您!”

如今,95歲的李桓英仍然是個“上班族”。她每天上午背著挎包從家出發(fā),前往工作室、實驗室。在今年舉行的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上,李桓英榮獲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

這位1921年出生于北京、中國共產黨的同齡人,上海同濟大學醫(yī)學院、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37歲只身回到祖國。時至今日,她仍孑然一身,摯愛惟有患者。

等過完春節(jié),李桓英又要出發(fā)去云南。她想看看那里治愈的麻風病人病情有沒有復發(fā)?他們的親屬有沒有潛在感染?“麻風病的發(fā)病機制我們還沒有弄清楚,未來還有很多事要做。我還有時間,我還可以奮斗。”

李桓英摸著胸前的黨徽,淺淺微笑:“如果我能活到100歲,還有5%的人生可以跟黨走,為醫(yī)學事業(yè)繼續(xù)奮斗。等到舉行葬禮的那一天,希望我的身上能蓋上中國共產黨的黨旗!”

責任編輯:劉佳星校對:吳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