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百年風雨,砥礪前行,中國共產黨始終挺立時代潮頭、永葆初心本色,廣泛推進深刻社會革命的同時,也進行著前所未有的自我革命??v覽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始終勇于進行自我革命,堅決同一切影響黨的純潔性、先進性的問題作斗爭,從不諱疾忌醫(yī),直面問題,修正錯誤。百年黨史就是一部黨的自我革命史。
中國共產黨在修正錯誤中實現(xiàn)指導思想的革新。古人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中國共產黨自創(chuàng)立至今,始終堅守自我革命的優(yōu)秀品質,從嘉興南湖播下中國革命的火種到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再到團結帶領人民實現(xiàn)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永葆青春的法寶。憑借著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在糾錯中前進,在摸索中成長。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深刻闡述了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指明了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表現(xiàn)、來源及糾正辦法。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在極端危機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1942年為了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開展了整風運動,整頓學風、黨風和文風,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為手段,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勇氣,是以自我革命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偉大創(chuàng)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下,沖破了長期禁錮人們思想的許多舊觀念,擺脫了許多思想上的枷鎖和禁錮,使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從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束縛中解放出來。進入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形成的,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智慧和精華,又根據(jù)新時代的發(fā)展特點、發(fā)展形勢,不斷深化完善和開拓創(chuàng)新,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中國共產黨在新聞實踐中實現(xiàn)黨報理論的革新。百年黨史,黨報作為黨的事業(yè)的一部分,從為生存而斗爭逐步走上興旺發(fā)達的道路,也是在持續(xù)的新聞實踐中實現(xiàn)黨報理論的不斷革新。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42年,毛澤東同志對《解放日報》進行改版,及時扭轉了博古“新聞紙”辦報思路,使報紙由國際視野轉向了延安視野,轉向中國共產黨的實踐,極大促進了無產階級新聞思想的傳播。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8年,毛澤東同志在接見《晉綏日報》工作人員時發(fā)表的《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系統(tǒng)分析了該報1947年以來在土地改革宣傳中的經驗與教訓,并結合該報的實踐,論述了新聞工作相關的基本問題及整改措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報工作方向才實現(xiàn)了根本性的轉變,黨報理論逐漸回歸新聞的本質屬性、走向科學化,單一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轉向了意識形態(tài)與商業(yè)屬性并重、“黨性原則”與“新聞本位”并重,可謂是全國范圍內一次最重要的傳媒轉型和價值轉向。新時代適應新的要求,“黨媒姓黨”的觀念不斷增強?;赝h的百年新聞史,黨的新聞事業(yè)在多變的新聞實踐中不斷實現(xiàn)黨報理論的革新。
中國共產黨在不斷完善中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理論的革新。為了解決中國多民族共存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借鑒國內外經驗,采取民族自治的理論,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為了解決臺灣、香港、澳門問題,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鄧小平同志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方針。面對香港交接談判中英國的拖延戰(zhàn)術,鄧小平同志在1982年會見撒切爾夫人時擲地有聲地指出:“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1997年6月30日深夜,中英兩國軍隊進行了防務交接儀式,駐港英軍在《友誼地久天長》樂曲聲中乘船離開了香港。近年來相繼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維護國家安全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選舉制度的決定》,更是確保了“一國兩制”行穩(wěn)致遠。
正如《商君書·畫策》所言:“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回望歷史,百年崢嶸歲月,百年初心如磐。如今,在深化改革和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形勢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百年大黨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方位推進深化改革,聚焦共產黨本身,直擊積弊,清掃頑疾。如今,治黨管黨形勢依然嚴峻,腐敗貪污仍須提防,自我革命精神仍需持之以恒、貫徹到底,時刻從億萬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指向頑瘴痼疾,自我革命中堅守初心,自我革新中砥礪奮進,方能立于不敗之地!(來源:宣講家網)
【本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2019 年度項目“基于國家影響力提升的新時代中國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研究”(19LLXCA022)的階段性成果。】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1/0419/1125269.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