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論是在北京參加重要會議、到地方考察調研還是參加全國人大代表團審議都反復強調要重點學好黨史。習近平總書記的貴州考察調研之行和內蒙古代表團“下團組”,總書記發(fā)表的重要講話和講黨課活動,深刻闡述了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是旨在教育全黨重點學好黨史,以期奠定牢固樹立正確黨史觀之基,收到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之效。
(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期奠定牢固樹立正確黨史觀之基。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這古語大意是,過去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失敗的教訓可以吸取,這種做法就像人們平時照鏡子一樣。這一句話古語,為我們牢固樹立正確的黨史觀,提供了重要參考和借鑒。通曉“古事”之所以能夠“知今”,首先是因為人類在各種歷史活動中的確存在著許多共性,借鑒者如果對這些“古事”進行一定的截取與對比,自然可以得出可供參考的經驗或教訓。其次是因為可供借鑒的“古事”,總是基于“今”的需要而產生的,現(xiàn)實中“今”的需要,經常包含事物發(fā)展的多種可能性,而與之相似的“古事”又往往是其中一種可能性的實現(xiàn),是一種相對確定的已發(fā)生的事實。人們通過“古事”可以借鑒到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對是非善惡等方面的借鑒。人們如果具有了這些方面的相關認識,就會對歷史作出相對正確的判斷,并以實際行動服務于當下或未來。
中國共產黨人要始終恪守正確的黨史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反對唯心史觀;要堅持以發(fā)展的觀點看待歷史,反對以形而上學的觀點看待歷史。歷史觀正確與否,關系人心聚散、國家興亡、民族盛衰。毛澤東同志是嫻熟中國歷史素養(yǎng)極高的政治家,主張中國共產黨人都要研究我們民族的歷史,號召大家不但要懂得外國革命史,還要懂得中國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國的今天,還要懂得中國的昨天和前天,號召所有同志學會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真地研究中國的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集中和深刻地昭示了新形勢下我們的正確黨史觀: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以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明鏡”,映照“繼續(xù)前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古事”,明確“繼續(xù)前進”的今天和明天,這就是告訴人們:道路的選擇、歷史的前進、政黨的精神都是一以貫之的。
牢固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必須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要求“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非常錯誤的甚至十分有害的歷史觀。一段時間以來,歷史虛無主義甚囂塵上,常常披上學術外衣,打著還原真相、重新解讀的幌子,在脫離時代背景與歷史實際的情況下,為戰(zhàn)爭翻案,為侵略者正名等等。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強調,要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能改變。我們黨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設、改革征程中領導人民披荊斬棘、從勝利走向勝利,就在于始終堅持正確黨史觀,始終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處理問題。
(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期收到明理、增信、崇德和力行之效。
首先要收到明理之效。要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特別是要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入理解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真理性,系統(tǒng)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不懈用這一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其次要收到增信之效。增強歷史自覺,保持戰(zhàn)略定力,堅定理想之魂,筑牢信仰之基,把穩(wěn)思想之舵,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不斷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再次要收到崇德之效。大力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增強黨的意識、黨員意識,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賡續(xù)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最后要收到力行之效。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出發(fā),總結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豐富經驗,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努力把學到的知識、掌握的規(guī)律,切實轉化為解決發(fā)展問題、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轉化為銳意進取、擔當實干的精氣神,不斷增強斗爭意識、豐富斗爭經驗、提升斗爭本領,推動各項事業(yè)開拓前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