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人們除了新年祈福,走親訪友,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逛廟會。北京地區(qū)有名的廟會不少,但早年間南城的蟠桃宮廟會如今已鮮為人知了。
最早的廟會源于古代的社祭,社祭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民俗和宗教文化活動,通過舉行固定的儀式向神靈祈禱,請求神靈賜福,后來逐漸演變?yōu)閺R會。北京的廟會據(jù)記載始于遼代,稱為“上巳春游”,但真正興起則是在明代。
現(xiàn)在的廟會多是每年春節(jié)舉辦一次,一般從正月初一開始,到正月初八左右結(jié)束,近年又逐漸興起了網(wǎng)上廟會。舊時京城的廟會與現(xiàn)在不同,不局限于春節(jié)才有,據(jù)《都門紀略》記載:每月逢三在土地廟,逢四在花兒市,逢七、八在護國寺,逢九、十在隆福寺;每月初一、十五、十六在東岳廟,每月逢初一、十五在藥王廟;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在火神廟、廠甸、曹老公觀,正月十五在黃寺、二十三在黑寺,正月十八、十九在白云觀;三月初一至十五在蟠桃宮,四月初一在西鼎,五月初一在南鼎,六月初一在中鼎,春秋二季在忠佑寺……如此算來,舊時京城幾乎是月月有廟會,天天有廟會了。
在如此眾多的廟會中,蟠桃宮廟會——“蟠桃盛會”算是極有特色的了。蟠桃宮位于東便門附近,護城河南河沿,現(xiàn)在的崇文門東大街東口,離崇文門幾里許。蟠桃宮始建于明代,是京城著名的道觀,正名稱“護國太平蟠桃宮”,當?shù)匕傩辗Q其為“蟠桃宮”。據(jù)史料記載,蟠桃宮坐南朝北,宮門向北開,門前有石獅和旗桿各一對。門洞上有石匾額,上書“護國太平蟠桃宮”,門左右墻壁上嵌有“蟠桃盛會”四個綠邊琉璃大字。蟠桃宮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明、清兩代直至民國年間,一直香火不斷。
蟠桃宮與京城內(nèi)其他的廟宇道觀建筑規(guī)制不同。老北京的建筑規(guī)制講究坐北朝南,而蟠桃宮卻是坐南朝北,似乎與規(guī)制不合,這還要從蟠桃宮供奉的神靈說起。
蟠桃宮中供奉的神靈是王母娘娘,宮內(nèi)正殿也因此稱為王母殿。王母殿內(nèi)壁墻上有鰲山,上面塑有眾多神仙的塑像,描繪了各路神仙從四面八方前來給王母娘娘祝壽的場景。蟠桃宮中供奉著王母娘娘,宮名又稱作“蟠桃宮”,再加上祝壽圖,不言而喻,蟠桃宮是為了給王母娘娘祝壽而建的。
老北京相傳,與蟠桃宮相對的是朝陽門外神路街的東岳廟。東岳廟內(nèi)供奉的是赫赫有名的東岳大帝。在道教神話中,東岳大帝乃“眾神之王”,而王母娘娘是女仙之首,是主宰生育萬物的創(chuàng)世女神。因此舊時蟠桃宮亦是作為東岳廟的下院,東岳廟坐北朝南,那蟠桃宮自然坐南朝北,與東岳廟遙相呼應。
蟠桃宮規(guī)模不大,連山門在內(nèi)也只有三層大殿,卻是京城中知名的道觀之一,出名的原因就是它每年舉辦的盛大廟會。
老北京人稱蟠桃宮廟會為“蟠桃盛會”或“娘娘宮廟會”。清人震鈞在其所著《天咫偶聞》中記載,蟠桃宮“廟極小,廟市最盛”。蟠桃宮廟會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一開辦,廟會會期不等,有說三月初一到初三,也有說從三月初一到十五。但是不論會期幾天,尤以三月初三這天最為熱鬧。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相傳這一天她會在天上舉辦蟠桃盛會,宴請各路神仙品蟠桃,慶祝她的壽誕??催^《西游記》的讀者一定記得,孫悟空做弼馬溫時在王母娘娘生日這一天大鬧蟠桃會的故事。而凡間也會在這一天為王母娘娘慶祝生日,其表現(xiàn)形式就是舉辦盛大的廟會。
整個蟠桃盛會期間,蟠桃宮里人山人海,香火極旺。有人來此為的是進觀燒香,拜求神仙;已婚的婦人來此求王母娘娘保佑,平安吉順,早生貴子;更多的人則是來逛廟會,游玩購物散心。那時,從崇文門至蟠桃宮前,沿護城河南岸設(shè)有一溜兒茶棚、貨攤。廟會上有打把式賣藝的、變戲法兒的、摔跤的,還有各色應時小吃、各種日用百貨,應有盡有。蟠桃宮廟會的盛況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才逐漸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蟠桃宮在東便門附近,地近通惠河,這一帶景色十分秀麗。昔日,宮前春波圍繞,兩岸桃柳爭艷,美不勝收?!短戾肱悸劇分行稳蒹刺覍m一帶風光:“地近河堧,了無市聒。春波瀉綠,軟土鋪紅。百戲競陳,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搖飏春風,凡三里余。”蟠桃宮廟會吸引了無數(shù)文人雅士來此附庸風雅。震鈞曾與友人同游蟠桃盛會,稱贊這里是“一幅活《清明上河圖》也”。清代詩人查昌業(yè)來此游覽,亦有詩描寫蟠桃宮及周邊的風光:“正是蘭亭修禊節(jié),好看曲水麗人行。金梁風景真如畫,不枉元宮號太平。”民國初年為趕時髦,蟠桃宮的后面修建了跑馬場,彼時車馬喧囂,好不熱鬧。
20世紀60年代,蟠桃宮附近河道由于年久失修,河床淤塞,已看不出昔日的模樣了。此后,東便門地區(qū)不斷進行改造,疏浚河道,修建沿河景觀。1987年,為改善東便門地區(qū)的交通問題,修筑了東便門立交橋。蟠桃宮因為正好位于主橋干道位置,廟房被全部拆除,只留下一座舊碑。這座舊碑現(xiàn)在移置于東便門立交橋西南路邊的綠地中,為路人講述著當年的繁華。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