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文脈深厚,被譽為北京的文明之源、歷史之根、文化之魂。
明代《長安客話》云:“西山,諸山總稱,神京右臂,太行山第八陘。”“西山春夏之交,晴云碧樹,花氣鳥聲,秋則亂葉飄丹,冬則積雪凝素,種種奇致,皆足賞心。”民國《西山名勝記》稱:“故都以西之山,皆名曰西山。亦太行山之支脈,岡陵起伏。峰巒重疊,本無邊涯。而與故都相近,交通便利,古跡可觀,風景宜人者,厥為八大處及香山。”
西山四季之景,尤以秋色為勝,歷來為文人墨客所青睞,借景抒情,吟詠詩賦數(shù)不勝數(shù)。
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劉因重陽之日尋游西山后,即興賦《九日攜諸生登西山》詩:“九日秋服成,童冠從我游。萬古清沂春,重結(jié)西山秋。白云歸青岑,狂瀾落滄洲。永嘯長風來,爽籟生巖幽。”
明代文學家李東陽秋游西山后,賦《西山(十六首)》,既寫西山之秋色,也述西山之秋雨,還有山澗的水聲,情景交融。“日日車塵馬足間,夢魂連夜到西山。近郊地在翻成遠,出郭身來始是閑。云里蕩胸看縹緲,溪邊洗耳聽潺湲。秋風忽散城頭雨,先為游人一解顏。”“日照西山紫翠生,雨余秋色更分明。蜃樓出霧東浮海,雉堞連云北繞城。”“千仞高風十丈臺,坐看秋色轉(zhuǎn)悠哉。水流澗石叢中響,云度山墻缺處來。”
明代文人郭文涓秋日與友人結(jié)伴到香山觀景,賦詩《秋日游西山》:“蒼茫紫翠分,參差金碧映。云際郁層甍,風中發(fā)孤磬。山光足怡愉,池色湛清瀅。”文辭華麗優(yōu)美,極富意境。
明代文學家黃汝亨登臨西山,為山中菊花所傾倒,詩曰:“秋林無日不黃花,駐綠森云爽有加。磴入寒空高翠巘,坐來秀色落晴霞。石泉淅淅將風葉,山徑蹌蹌冷歲華。獨向軒亭閑一望,群峰低處已塵沙。”
盧師山為西山東麓支脈,海拔331米,秋時景色甚美。清初詩人、學者王士禎秋日登臨山巔,賦《盧師山》詩:“盧師夙昔經(jīng)行地,惆悵蒼崖古木風。最憶深秋飛瀑下,四山寒葉亂流中。”山崖、飛瀑、秋葉,好一幅秋色佳景。
康熙皇帝在西山駐蹕后,題御制詩《西山駐蹕·夜聞秋聲》:“西風吹長林,木葉響如雨。起視山月高,浮云無一縷。”簡潔明快,朗朗上口。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之弟福存幾次到西山游覽,對石景山、香山、八大處的秋色格外青睞,多有詩作,其中《秋日過石景山》云:“孤峰高插碧云天,澗水無聲入小川。兩岸蘆花搖白雪,滿溪松子落寒煙。”石景山屬西山余脈,鄰近永定河,崖壁千仞,頗具陽剛之美,素有“燕都第一仙山”之稱。
西山秋色之美,美在層林盡染時。每至霜秋時節(jié),黃櫨、楓樹、槭樹、火炬樹、柿子樹等多種樹葉由綠逐漸變成金黃、嫣紅、淺絳。民國時期出版的《北京花事特刊》贊:“滿山紅葉如燒,返映于夕照間,光彩四射,如幻春紅;及視足下,又如立錦霞中。”金元以來到西山賞紅漸已成俗,尤以明清為盛,許多文人墨客慕名前往。
明宣宗朱瞻基甚好游歷,也好詩文,曾在金秋時節(jié)幸駕西山,并即興賦《紅葉》詩:“紅葉舞丹霜后落,青山如畫馬前看。朔雁南飛秋滿天,千林紅葉色相鮮。蕭條已是清霜后,爛漫偏宜落照前。”他將西山深秋時節(jié)滿山紅葉的絢麗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好不令人向往。
明代御史黃耳鼎筆下的西山紅葉是另一番意境:“塵里西山約,經(jīng)旬得共看。遠林紅漠漠,平楚綠漫漫。”
清初詩人宋琬格外喜歡西山的秋色,每至重陽時節(jié)必到西山小住幾日,以為賞景,曾賦詩曰:“黛色西山好,年年馬上看。茱萸逢九日,襆被宿層巒。柱杖松杉暝,吹笙殿閣寒。五陵回首處,霜葉萬楓丹。”
康熙年間進士戴亨久居京師,多次秋游西山,曾寫下《香山看紅葉》:“山寒經(jīng)宿雨,樹樹雜丹黃。名士耽幽勝,新詩寄草堂。偶依流水坐,翻嘆俗塵忙。嘉會還期再,秋風引興長。”
晚清大臣、學者陳寶琛深秋時節(jié)到西山八大處觀賞后,遂賦《十月二日獅子窩觀紅葉》:“霜葉如花易失時,凋疏猶勝但空枝。歸鞍揀作齋頭供,后夜風狂自下帷。”獅子窩為西山八大處一景,居高臨下,為賞秋勝地。
民國文史學家許同莘于重陽之日登臨西山,感嘆滿山紅葉之艷麗,即興吟道:“清時歲歲翠華臨,春水秋山取次吟。楓葉紅余猶帝醉,松枝禿盡已霜深。”
旅行家田樹藩多次尋游西山,著有《西山名勝記》,對西山一帶的八大處、香山、玉泉山等景色有所記述,其中有《獅子窩》一詩:“滿山紅葉勝春花,惹得游人意興賒。翠柏黃林相掩映,無邊好景夕陽斜。”
歷史上西山以寺院眾多著稱,有“西山三百寺”之說。秋日的古剎禪林別有一番景致,也為文人所贊譽。
元代學者、詩人王惲秋日尋游香山寺,有《題香山寺詩》:“一泓湛碧浮僧缽,幾葉秋黃打石闌,山色空濛金界濕。松聲清泛碧波寒。吟鞭回首都門道,斜日歸時翠滿鞍。”將秋葉、松聲、斜陽之景融入詩情畫意中。
明末戲曲家王應(yīng)遴于秋日夜宿八大處平坡寺,為禪林夜色之美而贊嘆:“山空徑葉深,來宿翠微嶺。蒼煙籠數(shù)星,澹月落孤境。”
康熙皇帝曾在中秋之夜駐蹕香山碧云寺,皓月當空時,舉頭而望,賞心悅目,即興賦《碧云寺臨泉望月》:“碧云夜望月初圓,星斗輝煌照九天。滴溜涓涓無止息,此心長使若清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