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今年4月15日是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為了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節(jié)日。今年的主題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tǒng)籌傳統(tǒng)安全和非傳統(tǒng)安全,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我們黨要鞏固執(zhí)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
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抓好全民國家安全教育,讓國家安全深入人心,構筑國家安全的“銅墻鐵壁”,非常重要和緊迫。
由于我國長期處于和平環(huán)境,社會對國家安全意識比較淡薄。許多人認為國家安全是國之大事,離個人非常遙遠,在日常生活中放松了警惕。從查處的案件來看,很多人都是由于最開始的麻痹,最后一步步滑向深淵。
除了意識淡薄外,社會對“總體國家安全觀”認識不夠全面。大家更多關注的是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等傳統(tǒng)安全,而對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物安全等非傳統(tǒng)安全關注和認識不足。殊不知,非傳統(tǒng)安全同樣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其影響甚至更直接、更深遠。
與國內“波瀾不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境外對我國的安全滲透始終“波濤洶涌”:幻想乘虛而入者有之,趁火打劫者有之;謀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者有之,“當面說好話,背后下毒手”者亦有之……尤其是,在一些非傳統(tǒng)安全領域,敵對勢力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滲透,不知不覺對國家安全形成了威脅。
“明者防禍于未萌,智者圖患于將來。”沒有安全和穩(wěn)定,一切都無從談起。對國家而言,要積極主動、未雨綢繆,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國家安全戰(zhàn)略和國家安全政策。對個人而言,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時刻提高警惕,牢固樹立防范意識,主動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與法律,堅決同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做斗爭。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不僅關乎國家的興亡,還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要不斷通過全民國家安全教育,讓國家安全深入人心,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