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強調,要切實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fā)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zhàn),扎實做好“六穩(wěn)”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深入實施東北振興戰(zhàn)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體現新擔當,在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yōu)、優(yōu)勢充分釋放的發(fā)展新路上實現新突破,在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征程上展現新作為。
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廣大黨員干部要主動融入扶貧“主戰(zhàn)場”,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當好扶貧攻堅“三大員”,爭做精準扶貧的主力軍,群眾小康路上的貼心人,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發(fā)出“好聲音”,當好政策法規(guī)的“傳播員”。宣傳做得到不到位、范圍廣不廣、效果明不明顯,會直接影響到脫貧攻堅工作的成效。通過宣傳來聽民聲、匯民智、解民憂,貧困群眾能更多地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政府能更好地了解貧困地區(qū)和貧困群眾的呼聲。廣大黨員干部要積極當好扶貧政策法規(guī)的“宣傳員”,將宣傳活動貫穿于脫貧攻堅工作的始終,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座談交流、“田間課堂”等多種形式使宣傳更接“地氣”,幫助和指導群眾學習扶貧政策、制定脫貧規(guī)劃、發(fā)展重要產業(yè)、增強致富技能,不斷提升貧困群眾自我脫貧能力。大力宣傳扶貧工作進展和實施效果,及時報道各地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凝聚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輿論氛圍。
奏響“和諧曲”,當好矛盾糾紛的“調解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脫貧攻堅的沖刺階段,一些矛盾糾紛讓人民群眾困擾,甚至影響著一家一戶、一村一寨脫貧致富。越是進入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越需要有安全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作保障。廣大黨員干部要多到村組走一走,多到田間地頭轉一轉,多到貧困家庭坐一坐,依法參與、指導、調解處理群眾生產生活的矛盾糾紛,為民解憂,變以往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村、難事不上交,為廣大貧困村、貧困家庭創(chuàng)造和諧的發(fā)展環(huán)境和干事氛圍,讓群眾真正把主要心思放在脫貧致富奔小康上。
拿出“好點子”,當好精準扶貧的“規(guī)劃員”。做好精準扶貧,關鍵在于準和實,必須針對貧困地區(qū)、貧困戶的不同情況,對癥下藥、精準施策,科學分析、實事求是,找準貧困點,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對于貧困對象,要區(qū)分因災、因病、因學,缺資金、缺勞力、缺技術等不同致貧原因,對貧困戶分類梳理甄別,因地制宜施策、因人因戶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每一項扶貧措施與政策都要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注重短期扶貧項目與長期扶貧項目相結合,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變“輸血式”救濟為“造血式”扶貧,著力在產業(yè)扶貧、就業(yè)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上聚焦發(fā)力,真正落實一戶一本賬、一戶一脫貧措施、一戶一幫扶計劃、一戶一名幫扶責任人,確保扶到點上、扶到根上。(來源:宣講家網)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0/0730/1095242.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武漢市蔡甸區(qū)侏儒山街辦事處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