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阿拉伯國家政黨對話會特別會議22日以視頻會議方式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賀信。習近平指出,中阿友誼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中阿兩大民族在古絲綢之路上出入相友,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攜手相伴,共同致力于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夢想。
中阿友誼,歷久彌堅。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友好交往歷史久遠,雙方傳統(tǒng)友誼歷久彌新。歷史和實踐證明,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無論面臨怎樣的艱難險阻,中阿始終是互惠互利的好伙伴、同甘共苦的好兄弟。習近平主席的賀信深刻闡明了中阿傳統(tǒng)深厚友誼,表明了中阿深化團結合作,共同構建新時代中阿命運共同體,為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中阿關系長遠發(fā)展指明了正確方向。
相互支持,彰顯中阿“患難與共”的深厚友誼。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阿守望相助、共克時艱,譜寫了共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在中國抗擊疫情最關鍵的時刻,阿拉伯各國領導人和阿盟、海合會等地區(qū)組織負責人紛紛向中方表達慰問聲援,各國政府和人民以不同形式給予中方支持和幫助。在阿拉伯國家受到疫情沖擊時,中國人民也感同身受,給予了真誠幫助和支持。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迄今為止,中國已經向阿拉伯國家提供了約840萬個各類口罩、超過110萬人份檢測試劑盒和近30萬件防護服,為17個國家和阿盟、海合會舉辦了衛(wèi)生專家視頻會議,向8個有緊急需求的阿拉伯國家派遣了醫(yī)療專家組,毫無保留地分享成熟的診療經驗和防控方案。經過攜手抗疫的洗禮,中阿戰(zhàn)略伙伴關系基礎更加牢固,人民友誼更加深厚,合作前景更加光明。
并肩前行,奏響中阿“團結合作”的澎湃之聲。此次疫情再次表明,各國人民的生命健康、發(fā)展進步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休戚與共、緊密相連;我們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認識到,各國人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人類實際上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疫情面前,需要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新的形勢下,中阿雙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攜起手來,打造中阿命運共同體,團結應對當前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zhàn)。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中方愿同包括廣大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加強團結合作,支持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揮領導作用,共同推動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如此,將為推動國際社會合作抗擊疫情,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zhàn)注入強大正能量、作出“中阿貢獻”。
攜手共進,釋放中阿“互學互鑒”的鏗鏘旋律。疫情也是對執(zhí)政黨的大考。世界各國政黨應志存高遠、敢于擔當,著眼本國和世界,著眼全局和長遠,自覺擔負起時代使命,加強國際抗擊疫情合作,維護人類共同家園,這是必須用實際行動向人民作答的問題。面對疫情帶來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中阿政黨對話會作為中國共產黨與阿拉伯國家政黨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通過相互學習,繼續(xù)加強戰(zhàn)略溝通,深入防控常態(tài)化形勢下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相互尊重,互學互鑒,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zhàn)作出重要貢獻,為構建新時代中阿命運共同體、實現中阿兩大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勁動力。
疾風知勁草,歲寒見松柏。中阿合作抗疫的成功經驗,再次印證了雙方風雨同舟的伙伴關系,也拉近了雙方距離,夯實了雙方互信,加深了雙方情誼,為雙方更多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完全有理由相信,通過此會,凝聚共識,齊心協(xié)力,精誠合作,努力打造中阿命運共同體,經過合作抗疫考驗的中阿友好關系定將更加深厚牢固,前景更加廣闊,中阿友誼的碩果也必將更好地惠及雙方人民。(來源:宣講家網)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0/0623/1090797.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單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