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本干部如同一座橋梁,架起了政策與百姓的溝通渠道。然而,當下基層干部隊伍建設還不夠給力:有的不善學習,能力短缺;有的畏手畏腳,逃避擔責;有的換湯不換藥,脫離實際。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效果。而根本的解決之道就在于強化基層干部隊伍,為百姓鋪就鄉(xiāng)村振興之路。
鄉(xiāng)村振興,需要班子帶頭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首要難題在于“往哪走和怎么走”。村集體領導班子往往是這個問題的決策者,其判斷力和膽略決定了發(fā)展的方向。有的集體大搞能源開發(fā),致富一時卻后患無窮。有的村鎮(zhèn)領導班子高瞻遠矚、把握時機,在發(fā)展中帶領百姓嶄露頭角。xx社區(qū)xxx臨危受命、帶頭改革、以身作責、以法治村。20余年的青春無悔,換來的是經濟的富強、百姓的幸福。正如xxx所言:我們需要的是保證在素質上,不讓一個人掉隊,在經濟上,不讓一戶返貧的優(yōu)秀基層干部。
鄉(xiāng)村振興,需要群眾貼心人。習近平總書記曾拉著貧困地區(qū)百姓的手關切地噓寒問暖:家里年收入怎么樣?孩子讀書難不難,看病貴不貴?總書記最關心的問題,恰恰也是人民生活最關心的問題。作為基層干部,將心比心,感同身受才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干在一起,共謀幸福。西鳳陽村黨支部書記xx沒有被村民積貧積弱、人心渙散、缺乏積極性的難題嚇倒。他帶領村干部在村集體經濟改革活動中,處處爭先又處處讓利,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魄力與包容心為村集體謀到了共同發(fā)展的大利。因此,奮戰(zhàn)在基層的千萬干部,也當有此魄力和氣度。甘當扶梯,致富萬千村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干部既要有老黃牛的品格,又要有千里馬的氣勢,既要有膽有識,又要腳踏實地。我們應當牢記總書記的殷切期盼,以激情和膽識,為百姓鋪就一條脫貧致富、振興鄉(xiāng)村的陽關大道。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