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關鍵在黨員干部。越是時間緊迫、任務繁重,黨員干部越要迎難而上,磨礪好“四心”,落實好“四干”,給脫貧攻堅“加把力“,堅決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
淬煉初心,真抓實干,凝聚脫貧攻堅“引領力”。“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脫貧攻堅,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是新時代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偉大實踐。黨員干部要樹牢“絕知此事要躬行”的信念,把主題教育中激發(fā)起來的熱情和干勁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強勁動力,放下架子、撲下身子、邁開步子,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氣魄,誓將脫貧攻堅進行到底。要時刻保持一絲不茍、始終如一的干事勁頭,聚力扶貧資金、扶持項目、扶貧政策等方面狠抓落實,做到頭腦有方向、心中有感情、手里有辦法、腳下有印跡,讓脫貧攻堅的力度強起來。
惟存公心,夕惕朝干,落實脫貧攻堅“執(zhí)行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鏗鏘有力的九個字,道出了堅定如鐵的承諾。正如古語所言:“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越是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越不能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思想,而要懷揣公正無私之心,“政如農工,日夜思之”,踐行共產黨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要堅持一鼓作氣,擼起袖子加油干,一舉攻克貧困這個“釘子”山頭。要“以百姓心為心”,腳底帶泥,深入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傾聽民心民聲,真正摸清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徹底解決好聯(lián)系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堅定信心,能思會干,增強脫貧攻堅“戰(zhàn)斗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脫貧攻堅已經(jīng)到了決戰(zhàn)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每名黨員干部都要堅定必勝信念,鼓足“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萬眾一心、群策群力,一定能徹底擊垮“貧困”這個全民公敵。要堅持“扶貧”和“扶志”相結合,引導群眾摒棄“等靠要”的錯誤思想,挺起自力更生的腰桿和脊梁,端正“越是困難越向前”的心態(tài),增強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讓脫貧攻堅這艘“巨輪”破浪前行。要一步一個腳印,真幫扶,實脫貧,在擦亮扶貧工作“面子”的同時,做實“里子”。
培育匠心,悉心巧干,厚植脫貧攻堅“服務力”。“任重而道遠者,不擇地而息”。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陜西時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脫貧應如同工匠打磨精致器具一樣,既要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致態(tài)度,也要有“作品長久造福于世”的匠心品質。要細致深入,用足“繡花”功夫,把每個扶貧項目、脫貧措施都“一針一線”地落到實處,讓脫貧成果經(jīng)得起檢驗。要保持脫貧成果長效持續(xù),不能有“只救一時之急”的想法,要建立“可解一生之需”的標準,注重“授人以漁”,讓群眾練就一技之長,開辟持續(xù)增收的新途徑,增強脫貧的“造血功能”,真正拔掉“窮根子”,走上致富路。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需要黨員干部的擔當之心,更需要實干之為,永葆“趕考心態(tài)”,用心書寫脫貧攻堅的時代“答卷”。(責編:張慕琪;校對:趙一頔)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委組織部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