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婉拒呵護弱者傾囊捐款的善意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以婉拒呵護弱者傾囊捐款的善意

幾天前,一名在杭州蕭山區(qū)務工的外地男子,向蕭山區(qū)瓜瀝鎮(zhèn)政府捐贈自己全部存款約13萬元。鎮(zhèn)政府調查得知,捐款者楊術強全家7口人,全靠收廢舊物資維持生計。最終,鎮(zhèn)政府與其達成折中意見:退回其中的12萬元,接受了9273.4元的捐贈。鎮(zhèn)領導表示:“心意領了,但就家庭情況來說,政府不能收這筆捐款。”

一面是老百姓主動要求傾囊捐款的善舉,一面是鎮(zhèn)領導考慮到其實際情況,退回大部分捐贈并好言撫慰的貼心,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在網(wǎng)上盛傳后,感動了很多人。這讓筆者聯(lián)想到,早些時候湖北省英山縣公示的那份捐贈明細——1斤茶葉、2箱方便面、2桶84消毒液、30元現(xiàn)金都羅列其中,被網(wǎng)友贊為“滿分作業(yè)”。無論是從實際出發(fā)給捐贈者退還捐款,還是把一斤茶葉、幾十元錢的捐贈都一一注明,體現(xiàn)的都是對一絲一縷捐贈的珍視,對社會愛心的尊重。

疫情發(fā)生以來,社會各界踴躍捐款。在湖北宜昌,一名退休工人捐出200萬元;在河南鄭州,數(shù)百位環(huán)衛(wèi)工人捐款1萬多元;在四川汶川,有菜農(nóng)把整車整車的蔬菜送到武漢……從老百姓的捐贈行為中,我們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善意,看到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真誠,看到了“眾志成城、決戰(zhàn)決勝”的精神,這些正是我們共克時艱的社會基礎。

在為人們主動捐款的積極性點贊的同時,也應重申一些基本常識:首先,民間捐款沒有強制性,不設“下限”,不論多寡都是一份心意,都是一種自發(fā)自愿的行為,一種令人暖心的純粹。其次,捐獻需要結合自身實際,量力而行。如果為了表達愛心,就不管不顧,乃至“傾家蕩產(chǎn)”,其意雖善,卻也有失理性。況且慈善本身也有一個邊界適度的問題。如果生活本就不寬裕,還因為捐獻行為導致自身陷入困境,就背離了慈善的本意。從這個意義上說,瓜瀝鎮(zhèn)政府婉拒楊術強的“裸捐”也是一種愛的糾偏。

“慈者愛,出于心,恩被于業(yè)。”一段時期以來,社會上對環(huán)衛(wèi)工人、拾荒老人、低保戶等弱勢群體的捐獻行為多有爭議,這實際上是一個“慈善倫理”問題。慈善的基本倫理精神既在于社會人之間的相互友愛、憐憫、同情和關懷,也在于“公平與效率”。危難時刻,有能力的人沒有施善的意愿,缺乏的是“道德的血液”;能力不濟者超出能力范圍行善,則是對慈善的實現(xiàn)方式理解不夠透徹。對社會治理者而言,弱勢群體要捐款是他們的權利,甄別對待,絕不來者不拒、照單全收,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一種對善的呵護。

(作者:李思輝,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劉宇同校對:劉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