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見,是黨政機關在起草和制發(fā)公文時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保證文件質量的重要舉措。一份文件的質量如何、運行落實效果怎么樣?都與征求意見是否充分深入、細致扎實有著密切關系。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文稿起草者怕麻煩、圖省事,不重視征求意見的工作,有的只是象征性地走走過場,征求意見時不細致、不充分、不深入,對征求來的意見和建議也不作認真的分析研究,僅僅做到“征求了”。結果就是文件質量大打折扣,甚至導致文件在印發(fā)后又被責令撤銷,對文件制發(fā)工作的嚴肅性、規(guī)范性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在文稿起草過程中的“征求意見”工作,不僅不可小覷,而且應當高度重視。
“征求意見”工作的強制性
對于重要文件,在起草過程中,征求意見是必選項,是一項強制性要求。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中辦發(fā)〔2012〕14號)中,第四章第六條第四款明確規(guī)定:“涉及多個部門職權范圍內的事務,部門之間未協(xié)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第五章第十九條第六款明確規(guī)定:“公文涉及其他地區(qū)或者部門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起草單位必須征求相關地區(qū)或者部門的意見,力求達成一致”。從以上兩項規(guī)定可以看出,起草重要文稿不僅要充分征求意見,而且要“力求達成一致”。如若擅自行文,極有可能被上級機關責令其糾正或者撤銷。特別是部門代擬的文件稿,報由黨委、政府或黨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制發(fā)的文件,征求意見情況也是審核的必備要件。對于重要文件代擬稿,缺少征求意見情況或者征求意見不充分的,也會被退回進行征求意見或重新征求意見。因此,文稿起草者一定要按照“一次辦好”的要求,充分征求意見,認真研究論證,及時加強溝通,全面落實吸收并最終達成一致,堅決杜絕把矛盾上交,把“帶病文稿”提報印發(fā)機關。同時,印發(fā)機關也要嚴格把關,對應征求意見而未征求的,或未提交征求意見反饋及采納情況的,要堅決說“不”,避免文件出現(xiàn)紕漏,確保文件質量。
“征求意見”內容的重要性
一個部門對本職工作可能門兒清,但對其他行業(yè)領域內的業(yè)務不一定清晰知曉;剛剛從事文件起草工作的同志,對此前已有文件的規(guī)定在連續(xù)性上不一定了解全面;一個地區(qū)對其他地區(qū)的情況也不一定掌握精準……僅靠單一力量,很難保證文件所涉及的政策、業(yè)務、分工等情況客觀準確、合法合規(guī)、合情合理,因此征求意見就顯得極為重要。
實踐證明,在文稿中涉及以下重要內容的,必須充分征求意見。一是涉及重大項目、財政資金、機構編制、隊伍建設、評選表彰、考核獎勵、任務分工、國土規(guī)劃、環(huán)境資源等重要事項,起草部門要無遺漏地書面征求有關職能部門的意見。二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或社會關注度較高的事項,要深入征求群眾和利益相關方面的意見。三是屬于重大政策創(chuàng)新的,要主動征求對口上級部門的意見。四是涉及復雜法律法規(guī)問題的,要注重征求專家學者的意見。五是需要提報有關會議審議的,須在上會前將擬定的發(fā)文主體、發(fā)文規(guī)格、制發(fā)形式、發(fā)送范圍等要素,先行征求文件制發(fā)機關的意見,以免會議作出的決定與實際需求不符,導致會議紀要失效或修改重發(fā)等不良情形。
文稿起草者,在征求意見過程中,一定要自覺對照以上五個重要方面進行精準征求。以上五條,無論哪一條落實不到位,都會給文件的印發(fā)和執(zhí)行造成不良影響。
“征求意見”方式的多樣性
1.征求時間的多點性。就征求意見的時間節(jié)點來說,征求意見可以貫穿整個文稿起草、制發(fā)的全過程。既可以在起草前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有關方面的意見,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到“心中有數(shù)”;也可在起草中,就隨時遇到的問題征求有關方面的意見,以消除障礙“達成一致”;或在形成文件初稿后,就整個文本深入征求意見,真正做到“全面認同”。當然,最好能將需要征求意見的內容集中征求,以免頻繁打擾其他部門和地區(qū),給對方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干擾,讓對方不勝其煩,疲于應付,使征求意見的效果大打折扣。
2.征求形式的靈活性。根據(jù)不同需要,征求意見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一是書面征求意見。書面征求意見是最常用的形式,也是具有佐證性的制發(fā)文件的關鍵要件。對征求意見反饋情況需要留存?zhèn)洳榈?,起草部門必須無遺漏地書面征求有關職能部門的意見,不得以電話溝通等形式代替書面征求意見,更不能出現(xiàn)“不按規(guī)定時間反饋,視為無意見”等情況應付了事。
二是召開決策會議征求意見。凡涉及重大決策、重要事項的文件,必須經(jīng)黨委(黨組)、人大、政府等有關決策會議進行審議,并以紀要形式對議定事項和修改意見進行記錄和明確,作為后續(xù)發(fā)文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三是召開聽證會、座談會聽取意見。對涉及復雜法律問題、關乎群眾切身利益、重大政策創(chuàng)新等內容的文稿,應通過聽證會、座談會等方式征求有關專家和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如政府工作報告等文稿,還要深入征求“兩代表一委員”的意見建議。
四是通過媒體公開征求意見。對涉及廣大群眾和社會諸多領域利益的事項,要通過網(wǎng)站、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形式,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
五是溝通交流征求意見。起草者在文稿形成過程中,可隨時就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疑惑咨詢有關機構和人員,一個問題也不放過,一個細節(jié)也不馬虎,切實做到一絲不茍、嚴謹細致。
此外,有時為了起草好一份文件,要事先對相關領域進行深入調研,這個調研的過程也是征求意見的過程,關鍵是要對調研過程中征求到的相關意見做好消化吸收、轉化提升工作。
3.征求對象的多向性。在日常工作中,征求意見往往只注重征求平行部門的意見,這是對征求意見的窄化理解。實際上,征求意見的范圍不限于平行的相關部門,有時需要征求上級機關的意見,有時還需要征求下級部門和社會大眾的意見,特殊情況下,還需要征求相關專家和法律顧問的意見。比如,出臺具有創(chuàng)新性政策的文件,就要征求相關上級機關的意見,看是否符合有關規(guī)定要求,是否存在突破紅線和越權的情況。
磨刀不誤砍柴工。事實證明,征求意見工作做得越充分深入,文件研究審簽的過程就越順暢有序,執(zhí)行也會越規(guī)范高效。(責編:趙一頔;校對:張慕琪)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0/0107/1072879.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p>
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wǎng)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wǎng)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