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離不開文化的底色鋪陳,更離不開教育的沉淀熏陶。西華師范大學作為一所辦學歷史73年的老牌師范院校,在深入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過程中,以培養(yǎng)學生黨員的使命擔當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創(chuàng)特色,求實效。
聚焦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研習
一堂堂優(yōu)質(zhì)的黨課,點亮理想的燈塔,高揚信念的風帆。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將來是要做老師的,在他們的成長成才過程中,更需要夯實理想信念之基。西華師大各個學生黨支部認真組織學生黨員開展多樣的理論學習活動,讓他們堅持向老師學、向書本學、向?qū)嵺`學。在原汁原味學理論,集體學習與個人自學之余,不少學院為增強學習效果,通過組織學生黨員觀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先進事跡影片等多種形式,大家一起暢談體會,接受精神洗禮。在觀看周永開同志先進事跡專題片后,學生黨員隆超談到:“周老的故事讓我更加深刻感受到共產(chǎn)黨員‘一切為人民’的情懷。感謝這次學習帶給我的感動,希望我以后也能成為他人的那個‘他’。”
扎根歷史,激發(fā)面向未來的情懷
“年輕人沒有國家觀念和社會責任感,也不會有大的成就。愛國從愛校做起。”校黨委書記王安平說,“每個西華師大人都應該有愛校榮校的情感,興校強校的使命,學校也需要一批對學校有情感、對未來有貢獻的人。”
近日,校史陳列館迎來了一批批重溫砥礪奮進的校史校情的學生黨員。在講解員的講述中,在一件件實物、圖畫的訴說中,在尋找先賢艱苦奮斗的足跡中,大家感受著那份矢志不渝的教育報國初心,凝聚著自身奮發(fā)拼搏的動力。愛國報國之志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歷史情感,提升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在主題教育的開展中,學校尤其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各學院以文化活動為引擎,以學生體悟為主體,在讓他們充分感受祖國繁榮昌盛的同時,加強對中華民族精神血脈的追尋與傳承。例如歷史文化學院開展的拜師禮、祭農(nóng)等一系列傳統(tǒng)文化特色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接觸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美。只有深切觸碰歷史的脈搏,才能守正出新,更好的面向未來。
知行合一,增長服務社會的才干
“書本知識和實踐得來的知識不同,如何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如何用實踐升華書本知識,我們需要找到切入點。”西華師大黨委組織部部長曾慶亮說。各個學院發(fā)揮專業(yè)特色,在服務活動的開展中,讓學生一展所長。近期,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開展了學生黨支部志愿者電腦維修活動。活動現(xiàn)場人氣高漲,同學們拼技能,練手藝,磨專業(yè),充分發(fā)揚服務精神,激發(fā)奉獻熱情。
在師大參加“志愿服務”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法學院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展開了“與法同行講初心”主題黨日活動,在南充市順慶區(qū)舞鳳山社區(qū)進行宣講,主要分為“婚姻法”篇,“反家暴”篇及“一帶一路建設(shè)”篇三部分內(nèi)容。每個宣講者都是那么自信大方,聲情并茂,將對愛護“小家”的照顧,對了解“大家”的關(guān)切娓娓道來。不少學院也多次開展關(guān)愛弱勢群體獻愛心活動。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學生黨員到南充市陽光兒童康復中心,給小朋友們捐贈文體學習用品,和他們一起表演節(jié)目做游戲,現(xiàn)場氣氛溫馨活躍。學生黨員陳雨田在活動結(jié)束后說:“現(xiàn)在我們還是學生,但以后我們終會成長,未來的某天這些我們都將面對,我們能做些什么?我們是否記得要去做什么?當以后能做到的時候,我希望我還能記得今天的思索,記住心中想去做些什么的沖動。這,大概就是參加‘志愿服務’帶給我的最大影響。”
這珍貴的思考,這火熱的青春故事,是師大學子書寫的愛國答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