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2019年年度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預計全年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34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基本完成,脫貧攻堅戰(zhàn)的勝利曙光已經清晰可見。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扶貧工作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部分產業(yè)扶貧項目缺乏獨立性,過度依賴政府和扶貧干部的人脈資源,容易出現產品滯銷、資金鏈斷裂等問題,脫貧可持續(xù)性難以保證;有的地方“輸入式”扶貧思想突出,扶貧干部熱情不高,被扶者內生動力不足,甚至認為扶貧就是“給錢送物”,出現“爭做貧困戶”和“不愿摘貧困帽”的不良現象,扶“志”目標難以實現。此外,扶貧檢查頻繁、標準變幻莫測,考核問責矯枉過正,導致重復工作、消耗時間,讓基層干部身心俱疲,限制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扶貧脫貧是一項系統性綜合工程,點多面廣,為進一步推動精準扶貧力度,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應“三管齊下”助推脫貧攻堅見真章、取實效。
堅持基層黨建引領,探索扶貧路徑創(chuàng)新。基層黨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中的戰(zhàn)斗堡壘。開展脫貧攻堅要充分發(fā)揮好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找準黨建與扶貧工作的結合點,堅持“開發(fā)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相結合,盤活既有資源,推動扶貧項目抗風險、有特色。要抓實“鄉(xiāng)村能人”隊伍建設,為優(yōu)秀農村鄉(xiāng)土人才確定結對幫扶指導對象,通過“傳、幫、帶”等方式,帶領困難群眾共同致富,探索精準扶貧和鄉(xiāng)村振興相結合的長效扶貧之路。同時,動員、鼓勵貧困戶以土地和幫扶金入股,加入龍頭企業(yè)、專合組織、種養(yǎng)大戶,增加抗風險能力,采取“保底分紅+產出分紅”的模式實現村集體及貧困戶增收。
堅持扶志扶智結合,推動扶貧質效提升。十九大報告指出,“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所謂“扶志”指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斗志和勇氣;而“扶智”是幫助和指導貧困群眾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只有把“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落實到位,扶貧工作才能提質增效。要激發(fā)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采取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機制,教育和引導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實現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要定期開展知識惠民活動,加強技能培訓,將脫貧致富的典型事例及先進經驗做成宣傳片、宣傳冊,提高困難群眾文化水平和專業(yè)技能,變“給錢送物”為“送智下鄉(xiāng)”“送知下鄉(xiāng)”。要提供就業(yè)機會,針對貧困戶實際狀況,為其提供公益性崗位,讓貧困戶通過自身勞動獲得收入,實現自身價值,從而獲得存在感和幸福感。
堅持嚴管厚愛并舉,強化扶貧干部建設。脫貧攻堅一線是磨礪和檢驗干部的“大熔爐”?;鶎臃鲐毟刹渴敲撠氁痪€的主力軍,應該堅持嚴管和厚愛并舉,激勵干部擔當作為。要使有為者有位,用好考核評價“指揮棒”,樹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真正把在脫貧攻堅一線作用發(fā)揮突出、工作實績明顯、群眾滿意度高的干部用起來,對存在“等”“靠”思想、不擔當不作為的干部,不換思想就換人,不擔當就挪位,不作為就撤職。要為擔當者擔當,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脫貧勇者保駕護航、為改革創(chuàng)新的干部撐腰、為受到誣陷誹謗的干部正名,賦予一線扶貧干部更多靈活度和自主權,在脫貧攻堅中留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空間,調動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加強關愛,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扶貧干部從繁文縟節(jié)、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真正以脫貧工作實績檢驗攻堅實效。(責編:于川;校對:劉媛)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9/1223/1071379.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 山東諸城市委組織部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