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構建決策科學、執(zhí)行堅決、監(jiān)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茖W的公共決策,有賴于現代化的決策咨詢體系。近年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縱深推進,諸多新問題日漸凸顯,破解改革進程中的眾多重點難點問題,應對難以預測的潛在風險及挑戰(zhàn),既應在理論研究上拓展新境界、作出新概括,也應在政策研究上切實推進決策咨詢體系建設,為改革攻堅克難提供強勁的智力支撐。在大變革的轉型期推進決策咨詢體系現代化建設,是提升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型政府的題中之義。
強化基本理念夯實決策咨詢認知基礎
決策咨詢體系現代化建設,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縱深發(fā)展的必要保障和制度支撐,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大多數地方成立了常態(tài)化、專門化的決策咨詢機構,也在積極探索適應轉型期發(fā)展要求的決策咨詢模式。然而,仍然有一些地方對決策咨詢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其中關鍵在于缺乏決策咨詢的基本理念。要完成決策咨詢體系現代化建設這項系統(tǒng)公共工程,首要的是樹立決策咨詢的重要理念,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堅持技術支撐的科學理念、堅持依法咨詢的法治理念。
首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這是構建決策咨詢體系的理念基礎。決策咨詢的目標在于直面新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大戰(zhàn)略需求,直面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背景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滿足公共決策對專業(yè)知識的需求,進而制定出科學有效的公共政策,從決策環(huán)節(jié)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時,決策咨詢應把服務決策和服務人民結合起來,通過對重大決策的深度專業(yè)認知和現實問題剖析,向廣大公眾科學闡釋決策內涵,做好公共決策話語的轉換工作。其次,信息技術的迅速更新,為公共決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諸如大數據、云計算、“互聯(lián)網+”、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已逐步被運用于社會發(fā)展的重要領域。倘若在公共決策環(huán)節(jié)仍固守傳統(tǒng)的決策咨詢模式,而忽視這些功能強大的信息科技手段,將嚴重制約公共決策的科學性,甚至阻滯其他事項的有序展開。對此,應加強數學仿真模型、數據可視化分析、網絡模擬決策在決策咨詢中的應用,積極發(fā)揮技術工具對決策咨詢運行機制的分析、評估和模擬功能。最后,當前的決策咨詢工作尚未納入法治規(guī)范范疇,在咨詢人員的選定、咨詢程序的設定、決策責任的界定上仍存在一定的主觀隨意性。如若不能及時彌補決策咨詢法治理念不足的弊端,將會有損公共決策的法治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亦會降低決策部門的公信力以及專家參與決策的積極性。鑒于此,應強化依法咨詢的法治理念,以透明公開的形式明晰咨詢人員的選拔程序,以合同協(xié)議甚至法律條文的形式規(guī)定決策者與咨詢者的責任。
完善制度體系補齊決策咨詢制度短板
當前,盡管我國決策咨詢系統(tǒng)已相對完善,各種決策咨詢方法及形式也已成型,但在決策咨詢制度建設上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這具體表現在沒有出臺以決策咨詢?yōu)橹黝}的實施意見、決策咨詢的主觀隨意性未能得到強有力地矯正、決策咨詢的效果未能得到科學有效地評估等。推進決策咨詢體系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在于提升決策咨詢的制度化水平。
其一,在立足我國國情的基礎上,盡快出臺國家戰(zhàn)略層面的關于實施科學決策咨詢的指導意見,為決策咨詢活動提供有力的制度依據、硬性規(guī)定。各地區(qū)、各部門可靈活出臺符合自身實際的決策咨詢制度方案。其二,修訂以往不適應新形勢、內容簡略的決策咨詢法律規(guī)定,系統(tǒng)整合內容重復交叉的制度條文,尤其是應及時更新陳舊的法律條文、廢止不合時宜的制度法規(guī)。其三,注重公共決策責任界定、決策咨詢效果評估的制度化建設。之所以提出將決策責任作為決策咨詢制度完善的重要內容,是因為決策責任的明晰化不僅關乎決策者與咨詢者的良性互動,而且與決策的質量有著更為緊密的相關性。決策咨詢效果評估機制建設既是督促咨詢專家提出切實可行、見識卓著的方案與意見,也是系統(tǒng)衡量決策咨詢工作情況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公共決策價值的必然要求。對此,既應在實際工作中厘清決策主體責任與咨詢主體責任,以責任落實推動決策咨詢的運行有序;也應做好咨詢效果跟蹤評估,實現定量評估與定性評估的有機結合,將評估結果與咨詢激勵體系掛鉤,切實提升決策咨詢的實效性、科學性。
健全運行機制優(yōu)化決策咨詢結構體系
決策咨詢的理念、制度最終要依靠主體行動落實,這涉及運行機制問題。主體、程序、內容、方式等要素及其內在機理,共同構成了龐大而復雜的決策咨詢系統(tǒng),對決策咨詢機制的有效運行發(fā)揮著不同程度的作用。然而,依目前情況來看,由決策咨詢的影響因素組成的運行機制尚不健全,零散化、碎片化等現象依然存在。如不致力于解決這類問題,縱然形成了較為科學的決策咨詢理念、較為完善的決策咨詢制度,也無助于決策咨詢體系的現代化建設??梢?,一個結構完善、運轉協(xié)調的決策咨詢運行機制,是推進決策咨詢體系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據此,首先應系統(tǒng)梳理影響決策咨詢工作的內外因素。當前,國家軟實力的比拼已成為國際關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思想、文化、技術、知識的重視程度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突出,決策咨詢正是對人才需求、知識需求、技術需求的重要體現。因此,應從社會公眾對決策系統(tǒng)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出發(fā),以滿足公眾的多樣化需求為著力點,合理配置決策咨詢要素結構,從體制機制層面優(yōu)化決策咨詢系統(tǒng),以配合決策中樞系統(tǒng)、決策信息系統(tǒng)的協(xié)調高效運轉。其次,厘清決策咨詢影響因素的運行路徑。公眾需求、專業(yè)人才、先進科技等影響因素,通過不同的行動主體而在不同的決策領域進行螺旋式循環(huán)流動。在流動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阻力,制約決策咨詢活動的有效展開。對此,不能實施跨步式治理,而應在找準決策咨詢機制阻滯癥結的基礎上,進行漸進式疏浚。最后,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決策咨詢機制的合力效應。決策咨詢不是決策者或咨詢人員的個體職責,而是多元社會主體均應關注的共同事業(yè)。因為,決策咨詢的效果關乎決策的質量,影響社會多元主體的共同利益??茖W的決策咨詢機制,需要集合多方主體的力量,形成強大的咨詢效應。就此而言,需在保證決策咨詢實效性的基礎上,擴大咨詢主體范圍內容,充分吸納多方主體意見建議,重點在于進行廣泛而有效的社會實踐調研,高度提煉現實存在的亟待解決的重大命題,多渠道多形式了解廣大民眾的切實利益需求,提升決策咨詢的民主參與度。
當前,決策咨詢理念、決策咨詢制度以及決策咨詢機制共同構成了決策咨詢體系。應當看到,三者之間并非截然獨立的關系,而是緊密相關的系統(tǒng)關系。因而,在推進決策咨詢體系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需同時奏響這三部曲,使理念、制度及機制能夠有機統(tǒng)一、整體推進,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