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yīng)當(dāng)這樣度過,當(dāng)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jīng)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段激動人心,被千萬青年人作為座右銘的文字乃是出自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當(dāng)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已經(jīng)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他還是忍著劇痛,花了三年的時間,瀝盡心血制作而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保爾,他幼時當(dāng)過童工,從小就在社會的最底層飽受折磨,但他仍未退縮,最后在老水手朱赫來的影響下,他逐漸走向了革命的道路,期間他經(jīng)歷了許多挑戰(zhàn),但無論是戰(zhàn)場上的廝殺,感情上的波折還是工地上的磨難,都沒有使他倒下,他用他那鋼鐵般的意志堅持了下來。那次鐵路搶修工作,誰也沒想到條件會有那么艱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涼涼的;四周荒涼一片,幾百個人晚上只能睡在四間破房子里的水泥地板上,穿著淋濕了而又沾滿泥漿的衣服,緊緊地擠在一起,盡量對方的體溫取暖。早上,大家喝點茶就去干活,午飯?zhí)焯焓撬乇鉁鸵恢幻呵蛞粯拥暮诿姘?。但他們憑著對革命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和堅強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務(wù)。
我十分敬佩保爾的品質(zhì)。他的確是一個十分頑強的人,當(dāng)病魔無情地奪走他的健康時,他不得不一直臥病在床,但他都未曾放棄過,而是勇敢地向命運挑戰(zhàn),他以筆來抒寫著另一種人生,用另一種方式踐行著他生命的誓言。正如貝多芬所說:“人應(yīng)該扼住命運的咽喉。”
保爾,他才是在戰(zhàn)爭中磨煉出來的真正的鋼鐵,一個鐵錚錚的漢子。在讀完這本書后,我被他那多災(zāi)多難的命運以及驚人的毅力所震撼著。這不禁使我想到了作者的一句話:“鋼是在高溫加熱和急劇冷卻中鍛煉而成的,所以才能堅硬到什么也不怕。”原來這句話意思是這樣的。
我堅信,如果你讀了這本書,見識了保爾的英雄事跡,你也一定會同我一樣感慨道:“這就是鋼鐵!”
教師點評:本文作者在看完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后,心中有所感寫出了這篇讀后感,感情很真摯。保爾的精神一直鼓舞著我們。一個人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造就優(yōu)良的素質(zhì),并有執(zhí)著的追求,在正確的生活目標(biāo)下,他才不會被生活所拖累,不會被不幸所壓倒,他才會在苦難的熊熊烈焰中堅強起來,成熟起來,去熱愛生活,去充實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讓我們以保爾為榜樣,去煉就人生,樂觀地擁抱未來。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