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的著名精辟論述,“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這是共和國歷史上一件值得永遠銘記的大事喜事: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作出決定,習近平主席簽署主席令,首次授予42名為新中國建設和發(fā)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這是強化國家意識,形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強勁合力的現實需要,是全力踐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新時代精神的現實需要,是全面實施憲法、落實國家勛章榮譽制度的重要舉措,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取得偉大成就最集中最深厚的體現!
(一)
70年砥礪奮進,70年艱苦奮斗,70載英雄輩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發(fā)展奇跡和政治穩(wěn)定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一波瀾壯闊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無數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的發(fā)展進步,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舍身忘我、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留下了感人至深的事跡,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共同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嶄新局面。這次被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42人,都是各方面最具代表性、標志性、作出過杰出貢獻的優(yōu)秀人物,無不鮮明體現著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信念,為美好未來奉獻犧牲一切的崇高精神;不信邪、不怕“鬼”,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崇高志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鍥而不舍,甘愿為人民的利益勇于拼搏的崇高勇氣。他們是新中國英模群體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光榮、國家的財富,為中國經濟社會樹立起的最亮麗的精神旗幟。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煥發(fā)出耀眼奪目的光芒。
——蘊含著偉大志向的光芒。就是要讓一個曾經飽受西方列強欺侮、目前尚是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發(fā)展、政治昌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tài)良好,到本世紀中葉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強調,小到一個人、一個集體,大到一個政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會愈挫愈奮、愈戰(zhàn)愈勇,否則就會不戰(zhàn)自敗、不打自垮。在42位功勛模范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正是這樣的力量。始終激勵他們的,是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始終支撐他們的,是“用畢生所學為黨和國家作貢獻”的錚錚誓言。無論是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張富清;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研究,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杰出貢獻的袁隆平院士;還是堅定捍衛(wèi)國家利益、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的李道豫……若他們沒有這份志向與信念,是不能將胸中的信仰之火長久地燃燒下去的。
——蘊含著不變追求的光芒。就是不斷滿足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富裕、更加有尊嚴的生活,讓14億中國人民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在42位功勛模范當中,舍其一生,只為鑄就一樣國之重器的核潛艇之父黃旭華;60多年致力于中醫(yī)藥研究實踐,帶領團隊攻堅克難,解決抗瘧治療失效難題的屠呦呦;與共和國共同成長,見證中國當代文學發(fā)展之路,老而彌堅的文學創(chuàng)作者王蒙;長期扎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的敦煌女兒樊錦詩……他們的經歷為不變的執(zhí)著做下精彩注腳。
——蘊含著遠大抱負的光芒。就是要讓一個能彰顯五千年燦爛文化、能傳承五千年悠久文明、能把自己的價值觀與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軟實力促進世界共榮共進的中華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文明的百花園增添一朵絢麗多彩之花。在爆炸瞬間將戰(zhàn)友推離,用自己的生命換回部隊其他人員平安的申亮亮;用退伍撫恤金建圖書室、辦夜校,25年帶領群眾治山治水、脫貧致富的殘疾軍人朱彥夫;主動承擔28名上海孤兒的養(yǎng)育任務,用半個世紀的真情付出詮釋大愛無疆的都貴瑪……在42位功勛模范身上,我們見證了崇德與向善的力量。
——蘊含著寬廣胸懷的光芒。就是要把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同各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讓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普照世界。這次被授予“友誼勛章”的6名外國政要、國際友人,滿腔熱忱支持和參與我國現代化建設,積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貢獻,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好伙伴。他們值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永遠銘記,值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永遠銘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