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在窗外下著,時而滴滴答答,時而淅淅瀝瀝,時而輕盈綿長,時而熱情猛烈,它在煙云中輕捻時光,它在波海里流淌多情。雨滴被風吹落在窗戶的玻璃上,輕輕地滑出一段優(yōu)美的曲線,那條條曲線像長了翅膀,飛出了五彩的音符。
我坐在窗沿前的一把椅子上,微閉著雙眼,仔細聆聽窗外飄雨的聲音。慢慢地,雨水飄落的每一個瞬間都落在了我的心里。那一個個瞬間就是一個個鏡頭,一個個鏡頭講述了一個個故事,一個個故事傾瀉了一段段江南的情懷。
我聽到了雨打黃梅的聲音,“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在這黃梅時節(jié)的雨天里,有屋檐的寂靜,有池塘的蛙叫,有友情的期盼,在燈花上點燃了清秀雋永。
我聽到了雨打油紙傘的聲音,一個身著淺綠色旗袍的姑娘在雨巷里緩緩離去,“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她的背影清瘦,身影落在了青石板上,那淺綠色的倒影暈染了走過的痕跡。
我聽到了雨打霖鈴的聲音,“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好一個“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是“離愁”的悲,這也是“離愁”的苦吧。人生最怕無知己,躁動時只有表面的浮華,靜安處也只有孤影的彷徨。然而,誰又不會如柳永一般,找不到酒醒何處,尋不到何人訴說。
我聽到了雨打斷橋的聲音,淋著雨的白娘子向路過斷橋邊的許仙借傘而行,一段曠世姻緣就此注定。這雨恰到好處地落在了斷橋邊,一把傘的“相扶”傾注了人情的冷暖,人間有多少因“借傘”而傳遞著愛,有的成了姻緣,有的成了摯友,有的成了一生的感動。
我聽到了雨打曇花的聲音,那種生長在極端氣候下的曇花若是有了雨水的澆灌,便不用再為保護母體而過早犧牲自我了,那樣她的花期是不是就能長一些,那樣她是不是就會熬過黑夜,從而見了天日。曇花的偉岸之處在于她不因急速的凋謝而深藏天香,她愿傾瀉一世的生命來綻放片刻的美艷,她極致的讓人驚嘆,這也許就是我敬佩她的理由吧,也是我心疼她的理由。
我聽到了雨打流水的聲音,雨水不斷,溪水不止,小時候的我赤著腳,披著雨衣,在水溝間忙乎著。我提著網(wǎng)兜,在流水處捉泥鰍和黃鱔。泥鰍和黃鱔迎著水流相反的方向竄來竄去,我不動聲色地將網(wǎng)兜放在水流的底部,然后快速地將網(wǎng)兜往上提,這一下子就網(wǎng)了不少的泥鰍和黃鱔。有時候,也會網(wǎng)到水蛇,然后一驚,把網(wǎng)兜扔到了老遠。這種打魚摸蝦的快樂在雨聲中顯得格外清脆。
雨滴還在窗外下著,一滴一滴,前呼后擁地在空中翻騰,奔向地面,然后濺起一簇水花,在大地上泛起波紋。雨滴落在了樹葉上,晶瑩的綠投進眼簾,我站了起來,仔細端詳著眼前的雨。邂逅了這么一場雨,我愿把所有的聆聽交付于她,聽她給我講講人間的溫暖故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