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不論我們國家發(fā)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我們提倡艱苦奮斗并不是說要衣衫襤褸、吃糠咽菜過苦日子,新時代賦予艱苦奮斗精神以新的內涵,年輕干部應當志存高遠、砥礪前行,用自己的奮斗與韶華立下艱苦奮斗的時代新風尚。
艱苦奮斗就是要立“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的志向。我國文人自古就有“兼濟天下”的理念和志向,無論是孟子的“兼善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都在提醒年輕干部們要建立人生的大格局,心懷“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大胸襟,樹立高遠的大志向,才能有一番大作為。志向是行船之舵、飛行之翼、奮斗的支點。沒有大志向,視野局限一隅,難免為蠅頭微利而錙銖必較,為些許小事而患得患失,為挫折坎坷而半路折返,最終碌碌無能、迷茫無為。只有心中有大志向,把國家裝在心中,把人民裝在心中,以國家的利益為自己的利益,以人民的幸福為自己的幸福,才能奈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來做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問題;才能不受干擾地執(zhí)行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矢志不渝地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汗水與辛勤讓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艱苦奮斗就是要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堅韌。毛澤東同志說:“我們共產黨人是以不怕困難著名的”、“種種困難,遇到共產黨人,它們就只好退卻”。環(huán)境和條件越是艱苦,越需要秉持艱苦奮斗的決心和勇氣,練就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堅韌和毅力。進入新時代,我們來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在這個“入之愈深,其進愈難”的關頭,要繼續(xù)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年輕干部們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攻克一座座堡壘,碾過一道道難題,踏平一個個坎坷,經受一次次磨礪,在艱難困苦中增長闖關奪隘、撥云見日的本領,淬煉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意志,才能挑起為國為民的重擔、成就兼濟天下的大業(yè)。
艱苦奮斗就是要行“有垂大名于萬世者,必先行之于纖微之事”的實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干出來的,是由無數(shù)具體、細小、瑣碎的日常工作成就的。年輕干部要發(fā)揚“老黃牛”精神,任勞任怨,埋頭苦干,全身心地投入到為人民謀福利的事業(yè)中來。要突出問題導向,將艱苦奮斗的精神融入到具體問題的解決上來,列出時間表、畫出路線圖,有步驟、有計劃地扎實推進,一步步、一項項地把工作落到實處。要發(fā)揚“釘釘子”精神,把各項工作往實里做、往深里做、往準里做,靠作風做事、拿實績說話,一切難題才能迎刃而解,一切辦法才能落地見效,一切發(fā)展才能順利推進,一切機遇才能緊握手中。
艱苦奮斗就是要達“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境界。年輕干部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yǎng),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確對待名利,面對個人利益得失,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對誘惑物欲,做到堅守底線、嚴守黨紀,努力培養(yǎng)“君子如蘭”的品質。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做到政治過硬、思想過硬、道德過硬,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本領體現(xiàn)在干正事上,把目標鎖定在干成事上。
這是一個偉大的新時代,它來自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年輕干部應把自身的命運同國家民族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把愛家與愛國統(tǒng)一起來,將個人夢、家庭夢融入中國夢之中,以夢為馬奮力馳騁,艱苦奮斗永立潮頭,開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途。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19/0313/1037062.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委組織部)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