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袁久紅,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 夏 林
過去的40年,既是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歷史成就的40年,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發(fā)展并不斷走向成熟的40年。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這場革命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堅持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自此,黨領導人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社會革命。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xiàn)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我們黨領導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實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這場新的偉大革命不是要改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而是要在完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飛躍。改革開放的最初指向雖然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但它并不局限于生產力方面。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就要對生產關系、上層建筑進行適度的變革和調整,使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構建起良性的適應和互動關系,從而推動社會發(fā)展歷史性進步。因此,改革開放既包括經濟體制又包括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tài)體制,既涉及生產力又涉及生產關系,既涉及經濟基礎又涉及上層建筑,是一場更為深刻且全面的社會變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這場革命最主要的成果。一方面,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自黨的十二大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后,我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關鍵詞鐫刻在歷次黨代會政治報告中。以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1982年召開的黨的十二大為標志,我們黨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正式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全新命題,在實踐中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輪廓。以1992年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為標志,我們黨深化了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認識,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特色”更加鮮明突出。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們黨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改革全面發(fā)力、多點突破、向縱深推進,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仡欉@40年來的發(fā)展歷程,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事實:改革開放每一步突破,都對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步;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都圍繞著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結合,我們黨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革命性變革,成功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改革開放中成功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于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始終堅持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發(fā)展的基本經驗,也是新時代繼續(xù)在改革開放中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鄧小平同志從改革開放一開始就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口號,并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改革開放以來,正是由于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我們黨才能以全新的視野不斷深化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xiàn)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認識,開創(chuàng)科學社會主義新境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人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xiàn)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chuàng)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力量。”新時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迫切需要思想大解放。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在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chuàng)造性的改革舉措。”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1979年,鄧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并指出核心是堅持黨的領導。此后我們黨一直都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作為根本性的政治原則加以強調。即使面對東歐巨變、蘇聯(lián)解體這樣嚴重的危機,我們黨都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退讓,從而避免了像一些國家那樣改旗易幟。與此同時,我們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自我革命的勇氣和執(zhí)著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為黨的領導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頑強的意志、空前的力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實現(xiàn)了管黨治黨從“寬松軟”到“嚴緊硬”的深刻轉變,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更加牢固?;诟母镩_放40年的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qū)30周年大會上科學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和根本。”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以自我革命的勇氣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始終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中國具體實際的有機結合。改革開放的初心是尋求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的科學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面對傳統(tǒng)社會主義實踐模式陷入困境的條件下開辟的。從走上改革開放之路的第一天起,中國共產黨就不是為了改弦更張,不是為了拋開社會主義另起爐灶,而是為了擺脫過去的艱難局面,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新路來。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一再強調:“現(xiàn)在我們搞四個現(xiàn)代化,是搞社會主義的四個現(xiàn)代化,不是搞別的現(xiàn)代化。”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時不斷以中國實踐豐富科學社會主義內涵,賦予其中國特色,終于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之路。新時代在改革開放中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然要實現(xiàn)二者的有機結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同時,科學社會主義也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tǒng)、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yōu)槊篮矛F(xiàn)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