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落
微視頻二: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fā)揚。
主持人康輝:
我們剛剛聽到的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3月1號那一天,他在參加中共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的時候,面對在黨校學習的黨員領導干部講的一段話。總書記號召全黨堅定理想信念、樹立理想信念,他尤其重視黨員領導干部樹立理想信念。而在這段講話當中,當談到應該樹立什么樣的理想信念的時候,他旁征博引,多次用典,這其中有不少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名句。
現(xiàn)在我們就請蒙曼老師給大家講解其中的一句,南宋詩人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
經(jīng)典釋義人蒙曼:
“位卑未敢忘憂國”,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一句名言,出自于他的一首詩,叫作《病起書懷》。這首詩本身并不特別流行,但是,“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一句卻是當之無愧的詩眼,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受感動。
眾所周知,陸游是一個愛國者,他生在宋金對峙之際,一生就渴望收復失地,還我河山。但是,我們也知道,當時的南宋政權(quán)并沒有勇氣和實力去北伐,所以陸游一直請纓,在宋朝的朝廷并不討好,因此他也一直被貶官。這首《病起書懷》,其實也是一次貶官之后的作品。
既是貶官,又生了一場大病,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會不會感傷呢?一定會感傷的,陸游也很感傷。但是,他感傷的不是個人的前途命運,而是“京華父老望和鑾”,或者說“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那時候陸游還活著,但是他也非常悲憤,九州何時才能一統(tǒng)???這個就不是一般的傷春悲秋,而是一種對國家,對民族前途命運的大關懷。陸游這樣憂心忡忡,他是皇帝嗎?當然不是。他是宰相嗎?他也不是。他就是一個罪臣,是一個無能為力、無權(quán)無勢的人。但是,他仍然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個就是“位卑未敢忘憂國”,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
到了明末清初,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叫作顧炎武,說過一句話:“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句話后來被梁啟超精煉成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無論是“位卑未敢忘憂國”也罷,還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也罷,正是這種普通人默默無聞的責任與擔當,才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值得我們永遠發(fā)揚光大。
主持人康輝:
謝謝蒙曼老師的講解。
“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想這樣的報國心、報國志,這樣的理想信念是可以穿越時空的,一直到今天,一直到未來,都會有強大的感人的這種精神力量。其實今天我們都可以不用說“位卑”,在新時代里,每一個人的崗位都有自己的價值,每一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價值,每一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所以,你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國。所以今天我們說樹立什么樣的理想信念,簡單一句話講,做最好的自己。
我很想聽聽徐川老師,在你心目當中,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樣子?
思想解讀人徐川:
在我們航空航天領域,我們大家比較流行兩句話,一句叫仰望星空,還有一句叫腳踏實地。其實就是這樣的,大志向和小目標的統(tǒng)一。其實在我們的工作當中如何去踐行這個呢?我認為就是在我們的平凡的崗位上,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其實就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對我來講,可能就是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回答每一個學生的問題,寫好每一篇文章,認真地陪伴每一個青春。這就是我的答案。
主持人康輝:
蒙曼老師心中最好的自己,是不是就做好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薪傳者?
經(jīng)典釋義人蒙曼:
您說得特別對。因為當年我就覺得,歷史知識一定要變成老百姓的常識,我們這個歷史知識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效用,人們才能夠以古為鑒、以史為鑒,所以后來《百家講壇》找我講課的時候,人家就說一句話,說我們要搭建起一座“學者和大眾之間的橋梁”,我說我干!這事我同意!所以我現(xiàn)在也一直在做這份工作。
主持人康輝:
謝謝。
其實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獨特的方式,在樹立理想信念,在報國,在樹立這樣的志向。有什么樣的理想信念,決定著一個人人生的高度、深度、廣度。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來說,有什么樣的理想信念,也決定著為人民服務的高度、深度和廣度。所以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對廣大黨員的理想信念的教育。
那下面我們繼續(xù)請徐川老師來為我們講解,關于理想信念的這“第二根釘子”。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