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起率先垂范的崇高榜樣
習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國家主席。他鄭重而深沉地宣誓:“我深知,擔任國家主席這一崇高職務,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為民服務,為國盡力,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決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在五年之后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他又全票當選連任國家主席,在就職宣誓中,以更加深沉、更加堅定的語氣講到: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這一崇高職務,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將一如既往,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竭盡全力,勤勉工作,赤誠奉獻,做人民的勤務員,接受人民監(jiān)督,決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這次宣誓重新陳述了第一次就職講話中的基本內容,兩次都講到了崇高,不同的是在“崇高職務”之前增加了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后面增加了“我將一如既往”,在“恪盡職守”后面,把“夙夜在公,為民服務,為國盡力”三個句子改為“竭盡全力,勤勉工作,赤誠奉獻,做人民的勤務員”四個句子。這只是簡單的改動和增加嗎?不是,絕對不是!這是五年來習近平主席崗位上的實踐讓他深切地感受到要履行國家主席這一崇高職務,必須更用力即“竭盡全力”,更用心即“赤誠奉獻”,更精準定位“做人民的勤務員”,不單是“服務”而是“勤務”,更強調了主動性、全面性和徹底性。
五年輝煌征程的實踐已經證明,習近平主席的宣言更是他的實際行動。在治國理政上,他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共享幸福和榮光!他還多次強調“要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正因為這樣,五年來的五個春節(jié)他都是和老百姓一起度過的;五年來,哪里出現(xiàn)重大災情,他就出現(xiàn)在哪里;五年來,他最惦記、最關心的是處于貧困中的人民群眾,他多次探訪老、遠、邊、窮地區(qū)的貧困人家,堅定而響亮地提出要“精準扶貧”;五年多來,習近平主席親自主持制訂了多項富民強國的方針政策,在他連任國家主席后的第一次講話規(guī)范自身的同時,要求“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1825個日日夜夜的實踐證明,他是這三個“始終”的榜樣,他還是學習崇高的榜樣。
習近平同志精辟論述崇高中就有深切懷念李大釗、毛澤東、鄧小平、陳云、胡耀邦、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孫中山等重要講話,盛贊他們的崇高精神、崇高理想、崇高品格、崇高品德、崇高風范、崇高威望、崇高聲譽。他為周恩來總理總結出六條杰出楷模,當然是崇高楷模。這是在用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來規(guī)范、激勵自己,同時號召廣大人民群眾學習崇高的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注意內修崇高,外行崇高,倡導崇高,更實踐崇高!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率先垂范的崇高榜樣!
勇往直前走進崇高
習近平同志于2014年2月17日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強調:“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他稱贊:“勞動最崇高”,“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yè)”。他號召文藝工作者要“彰顯崇高之美”,他希望“廣大海外學子秉持崇高理想”,希望“廣大院士堅守學術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學問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既贏得崇高學術聲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風范”。他還特別強調“崇高信仰始終是我們黨的強大精神支柱”,“崇高理想信念是人民軍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是全軍將士心中熊熊燃燒的火炬”。他肯定“我們的事業(yè)崇高而神圣,我們的使命艱巨而光榮”;同樣他還多次表示:“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維護人類和平與發(fā)展的崇高事業(yè)”……由上述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中,不就看出領袖的愿望是在倡導做崇高之人、走崇高之路、興崇高之業(yè)、建崇高之黨、強崇高之軍,鑄造崇高之大國和創(chuàng)造崇高之國際關系嗎?怎樣才能實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這一愿望呢?“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矢志不渝堅持崇高理想信念,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敢于為崇高理想信念而奮不顧身奮斗。”僅僅是人民軍隊嗎?非也!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乃至所有的炎黃子孫、中華兒女,都必須這樣!這樣就是走進崇高。
走進崇高是北京走進崇高研究院學習、研究崇高文化,結合社會實際提煉出的一個哲學新理念。已被2010年6月召開的中國首次走進崇高理論研討會與會的120名專家、學者所認定,也已被本院近十年推廣走進崇高理念的實踐所證實:是正確的,是行之有效的,是為群眾所歡迎、社會所接受的。走進崇高就是通常所說的弘揚崇高精神,而弘揚崇高精神,在理論界,對弘揚崇高精神,有“崇尚崇高”、“走向崇高”、“走近崇高”、“重建崇高”等之說。自然各有各的道理,但我們還是認定“走進崇高”。
其理由:一是前文說到的崇高在我們心中、在我們身邊,崇高在我們正在進行的事業(yè)中,怎么還不是走進呢?“崇高就是真、善、美之境界”,誰心里沒有真、善、美的愿望和追求呢?追求的過程就是走進過程;“崇高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誰不能為人民服務呢?做到全心全意,也是走進崇高的過程;為國捐軀的英烈是崇高,“感動中國的人”和“最美的人”以及“時代先鋒”、“道德模范”也是崇高,前者雖然遠去,但精神永活我們心中,而后者不就在我們身邊嗎?二是有馬克思的名言明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構造。”馬克思在這里實際上指明了人是按照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尺度來追求和創(chuàng)造理想對象和自身的。這個過程,無疑也是崇高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進而不是退。三是老祖宗早有斷論:“逢善必進”、“進德修業(yè)”,施善與增德都可用“進”,弘揚崇高精神怎么不能用“進”呢?四是時代的需要,掃除社會的負面現(xiàn)象和貫徹落實黨中央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號召,都需要我們拿出挺進的姿態(tài)弘揚崇高。故此,我們認定無論是崇尚崇高、追求崇高,還是弘揚崇高精神,均堪稱為“走進崇高”。“走進崇高,就是趨步進入真善美之境界,即彰顯自身崇高,履行職責崇高,學習他人崇高,弘揚社會崇高,用崇高規(guī)范自身,研究崇高之道,鼓蕩崇高之風,以實現(xiàn)人格優(yōu)秀、社會和諧、祖國強盛、人類美好。”大家知道,中國夢的內容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走進崇高的目的是“人格優(yōu)秀、社會和諧、祖國強盛、人類美好”,這與中國夢的內容高度契合。
彰顯自身崇高,即挖掘、踐行自己心靈中的崇高。讓心靈里對真善美的追求占主導地位并變?yōu)閷嶋H行動,而且是自覺的行動、持續(xù)性的行動。
履行職責崇高,即忠實履行崗位職責,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
學習他人崇高,即學習別人的崇高精神及社會上的崇高行為。
弘揚社會崇高,就是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勇于投入弘揚正能量的工作。
用崇高規(guī)范自身。規(guī)范,通常是指對個人和組織行為的規(guī)定,以形成一定的模式和規(guī)律。用崇高規(guī)范,行為必定崇高;用卑下規(guī)范,行為自然卑下。心中沒有崇高之光源,就永遠難以彰顯崇高之美。
研究崇高之道,即探索、研究具有崇高特性對象的做人之道、成才之道、成功之道,即準確找到其崇高的淵源及途徑。這是學習和掌握崇高的有效途徑。
鼓蕩崇高之風,即采取各種方式宣傳崇高人物的精神、行為及其淵源、途徑和崇高之威力、魅力,使之成為沁人心脾、凈化社會的浩蕩之清風。
走進崇高無疑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倡崇高的思想精神,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行動,也是建設崇高大國的一項有效舉措,同時也是鍛造個人崇高形象的極佳途徑。而今,建設崇高大國的目標已明確,航道已開通,號角已吹響,萬眾正奮進!我們作為中國共產黨人,作為炎黃子孫,沒有任何理由不勇往直前、矢志不渝走進崇高。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作者單位:北京走進崇高研究院)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wǎng)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wǎng)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