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深刻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團結統一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和立世之本,而且越是在民族危亡、國家危險之時,越是迸發(fā)出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當前,我們正闊步行進在實現偉大奮斗目標的征程上,面臨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考驗。斗爭考驗團結力,比如美方挑起的中美貿易摩擦,實際上是中美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的全方位較量,更是兩國民族團結力的比拼。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沒有什么力量比團結更強大。中華民族歷來是有偉大團結精神的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中,盡管歷盡艱辛、飽受苦難,多次遭受外族入侵,但每個炎黃子孫都深諳“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的道理。正因如此,中華文明從來沒有斷過流,中華民族始終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特別是每當遭遇強敵、面臨生死存亡時,我們總會表現出和衷共濟、守望相助、奮勇前行的可貴品質。歷史反復證明,偉大團結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是我們薪火相傳、綿延不絕的民族之魂。今天,我們從未如此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也從未如此接近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就能凝聚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實現中國夢。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軍政軍民團結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獨有的政治優(yōu)勢和優(yōu)良傳統。從新中國三年自然災害到唐山大地震,再到1998年特大洪災、汶川特大地震等,牢不可破的軍民關系讓我們一次次克服艱難險阻、戰(zhàn)勝自然災害,彰顯了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的深厚偉力。從這些年發(fā)生的金融危機、釣魚島爭端、南海維權等重大事件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只要我們眾志成城、精誠團結,就能成功駕馭風浪、化險為夷,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戰(zhàn)爭偉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當前我們處在特殊時期,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發(fā)展勢必會帶來一定沖擊,還會造成一定損失,但有軍民團結這個“鎮(zhèn)山寶”“穩(wěn)定器”,就可以把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更好發(fā)揮出來,能夠把廣大軍民緊緊擰成一股繩、匯聚黨政軍民學各方面的力量,從容應對、共克時艱,做到“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現在有的官兵擔憂,中美貿易摩擦會影響經濟發(fā)展,影響國計民生,思想上存在一些顧慮。應該看到,面對中美貿易摩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態(tài)度鮮明、行動堅決,見招拆招、穩(wěn)妥應對,以強大的戰(zhàn)略定力和戰(zhàn)略耐力,向世人展示了我們捍衛(wèi)國家和人民利益堅定的信心、勇氣和智慧。人心齊、泰山移,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我們要深刻領會黨中央決心意圖,自覺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清西方勢力打壓我和平發(fā)展的險惡用心,充分認清中美貿易摩擦的復雜性和我們維護國家利益的正義性,充分認清我們應對復雜局面、經受風險挑戰(zhàn)的優(yōu)勢所在,進一步凝聚軍心士氣、堅定信心信念。尤其要堅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自覺穩(wěn)心定神,在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實踐中勠力同心、擔當任事,創(chuàng)造出新的業(yè)績。
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危。歷史教訓足夠沉痛:落后就會挨打,強大才有尊嚴;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和平發(fā)展就是空談。當前,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軍委管總、戰(zhàn)區(qū)主戰(zhàn)、軍種主建的格局和體系日趨完善,全軍部隊緊鑼密鼓強軍興訓、練兵備戰(zhàn)。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最關鍵的是具備比肩強敵、制衡強敵的過硬軍事能力。我們要牢固樹立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思想觀念,消除當“和平兵”“和平官”的思想,強化隨時準備打仗的意識。領導干部更應該帶頭堅決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帶頭履行主責主業(yè),時刻牢記肩負的打贏使命。比武有輸贏,戰(zhàn)場無亞軍。要牢固確立戰(zhàn)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著眼真難嚴實,苦練打贏本領,抓緊解決影響戰(zhàn)斗力生成的重點難點問題,不斷提高部隊實戰(zhàn)化水平。堅決克服和平積弊,樹立“打贏先打假、求勝必求實、治訓要治虛、為戰(zhàn)不為看”的練兵導向,杜絕訓不涉險、險不練兵。大力培養(yǎng)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血性膽氣,砥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zhàn)斗精神,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湖北省軍區(qū)政治工作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