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yè)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這是習近平的清醒認識。
入黨44年來,習近平始終與時俱進,敢于擔當,做改革的實干家。在正定,他放開手腳大力發(fā)展“半城郊型經(jīng)濟”;在福建,他總結“晉江經(jīng)驗”推動經(jīng)濟改革;在浙江,他提出“八八戰(zhàn)略”開辟浙江改革發(fā)展的新境界;在上海,他推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國資國企改革……
擔任總書記后,習近平堅定不移地扛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旗。十八大后,履新中共中央總書記僅20余天的習近平,首次離京便來到深圳蓮花山,提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理解改革要實,謀劃改革要實,落實改革也要實,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
為了啃下改革硬骨頭,習近平身先士卒,親上火線主導改革,掛帥多個中國改革頂層設計機構。他縱橫跨越中國版圖考察調(diào)研,始終關注全面深化改革這個主題。他認真審閱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逐字逐句親筆修改。報送給他的請示,不管多晚,第二天早上都能收到他的批示。參加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的學者回憶說,沒有習近平下決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難以出來的。
在習近平的推動下,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后審議通過390多個重要改革文件,出臺1500多項改革舉措。國企國資、戶籍制度、財稅金融、農(nóng)村土地、公立醫(yī)院……一個個以前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頭”被逐一砸開。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如今的改革已進入水流湍急的河中央,如何在調(diào)整深層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頭?如何克服改革形式主義問題,避免改革空轉?時代已經(jīng)出卷,人民期盼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選擇。黨員習近平,正帶領全黨奮力答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